学术投稿

5家实验室对含氯消毒剂含量及杀菌效果室间比对探讨

杨广岚;魏兰芬;徐燕;林玲;陈贵秋

关键词:含氯消毒剂, 有效氯, 杀菌效果, 中和剂, 室间比对
摘要:目的 为了解同一含氯消毒剂在不同实验室间有效成分含量及杀菌效果测试值有无差别.方法 5家不同实验室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实验方法对有效氯含量及杀菌效果进行了室间比对.结果 5家实验室的有效氯含量测试结果平均值为47.1%,标准差为0.71,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菌效果,高剂量组杀灭对数值较接近,低剂量组则偏差较大.结论 不同实验室采用相同方法测试同一含氯消毒剂,有效含量结果较一致,杀菌效果偏差相对较大,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控制检测质量.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合肥市1991~2005年15岁以下儿童乙型病毒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市自实行儿童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以来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及占乙型肝炎总发病的构成情况,科学评价儿童乙肝免疫规划在控制乙肝发病方面的作用,为制定乙型肝炎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1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合肥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免疫预防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1~2005年间,全市共报告15岁以下乙肝发病3156例,年均发病率为20.37/10万.1994年为发病率高年份,报告病例数579例,发病率为56.21/10万;2005年为发病率低年份,报告病例数32例,发病率为3.31/10万.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占乙肝总发病的构成比例逐年下降,从1991年的18.23%降到2005年的2.18%.结论 1991~2005年合肥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总体流行强度呈现下降趋势,15岁以内人群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降低了乙肝的总发病率,乙肝免疫规划是控制乙肝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刘振武;王晓萍;钱冰;周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57例初治肺结核患者PPD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初治结核病患者PPD试验结果与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探讨PPD试验意义所在.方法 对357例确诊初治肺结核患者行PPD试验,将实验结果与患者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程度、是否有合并症、疾病转归等资料分析对照,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本组患者PPD试验结果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有合并症、病情轻重和疾病预后明显相关.结论 PPD试验不但是结核病的常用诊断方法,而且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间接体现,对病情分析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贡秀云;叶敏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加强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传染病一直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是阻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危害之一.将传染病的危害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程度,是一个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传染病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它的不可预见性,这给整个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其中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更是如此.

    作者:李德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广州大学城高校学生食堂现况调查

    为加快广东省高校的食堂建设和规范管理,进一步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效地防范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2005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后勤产业办组织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12家学生食堂进行了调查和评估验收.

    作者:王燕;陆惠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谈健康教育在肺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目前,控制结核病的策略主要是以化疗控制传染源.对化疗中的病人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规律治疗、减少产生耐药菌、提高治愈率和发现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李玉珍;杨传群;李志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患者因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影响透析质量,通过护理干预可提高透析质量,减少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余海燕;杨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固原市4所小学7~12岁学龄儿童视力监测与分析

    为了保护和增强少年儿童健康,了解和掌握我区小学生视力低下分布状况,为今后控制与降低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6年4月,对固原市一小、二小、四小、五小1~6年级学生进行视力监测.

    作者:王虎;马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二氧化氯含量测定中不确定度的评定

    为研究二氧化氯含量测定中不确定度的测定,本研究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二氧化氯的测定结果进行评定.

    作者:方义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合肥市某小学水痘暴发调查报告

    2006年4~5月,合肥市蜀山区某小学发生了1起水痘暴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学生家长反映后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时照华;杨信杰;蒋薇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理发美容业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评估

    目的 研究量化分级管理在理发美容业中的应用结果,探索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新方法.方法 采用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进行实施前和实施后量化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理发店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后与实施前相比较,平均得分提高了15.65分,B、C级分别上升了23.65、29.84个百分点,D级下降了53.86个百分点.美容店量化前后相比较,平均得分提高了15.40分,A、B级分别上升了13.02、29.70个百分点,C、D级下降了9.01、33.75个百分点.理发美容业各项卫生指标符合率等均有所提高.结论 在理发美容店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值得推广.

    作者:潘春生;陈健;范亚平;夏清云;朱佩云;刘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安徽省酱腌菜生产企业食品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 研究安徽省酱腌菜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学状况,为安徽省酱腌菜食品生产企业和产品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在安徽省的8个市的30家酱腌菜生产企业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酱腌菜食品生产企业存在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原辅料的索证率低等卫生问题.结论 建议尽快国家出台《酱腌菜生产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同时加大对酱腌菜食品生产企业的行政执法力度.

    作者:叶玲霞;李军;胡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氯仿、四氯化碳

    自来水中一般都经过加氯消毒处理,这过程中使得水中有机卤化物的种类和含量增加,其中以氯化代烷(氯仿、四氯化碳)较高.这些都具有致癌性,因此对其含量的测定和限值的研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方法采用了毛细管柱、电子捕获检测器对水中的氯仿、四氯化碳进行测定,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作者:谢启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5家实验室对含氯消毒剂含量及杀菌效果室间比对探讨

    目的 为了解同一含氯消毒剂在不同实验室间有效成分含量及杀菌效果测试值有无差别.方法 5家不同实验室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实验方法对有效氯含量及杀菌效果进行了室间比对.结果 5家实验室的有效氯含量测试结果平均值为47.1%,标准差为0.71,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菌效果,高剂量组杀灭对数值较接近,低剂量组则偏差较大.结论 不同实验室采用相同方法测试同一含氯消毒剂,有效含量结果较一致,杀菌效果偏差相对较大,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控制检测质量.

    作者:杨广岚;魏兰芬;徐燕;林玲;陈贵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泗阳县高氟区儿童氟斑牙调查情况分析

    江苏省泗阳县是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区.为了解当地饮水高氟区儿童氟斑牙的发病情况,给当地的降氟改水工作提供依据,2006年7月,在江苏省爱卫办、疾控中心的支持下,我们对我县部分高氟区进行了氟斑牙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怀建;朱环;张卫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麻风病基本消灭后的防治策略及其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评价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防治策略,为巩固防治成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麻风线索调查、病人复查、接触者检查、疫点调查等方法发现麻风病人,对病人规范实施MDT,对基本消灭麻风后的新发病人进行分析,评价MDT实施与监测的效果.结果 发现新发麻风病人18例、复发病人3例,年患病率均在1‰以下,近5年年平均发病率在0.5/10万以下.MDT实施覆盖率100%,规则率90.5%,治愈率100%,MDT愈后监测率100%;新发病例发病年龄升高,病期缩短,儿童发病率降低,畸残率降低.结论 继续规则实施MDT与监测,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与线索调查,主动发现,早期治疗病人,认真做好麻风神经炎监测等工作,是巩固防治成果,促进麻风病控制与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蔡传毓;杨茂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与新农村建设

    1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农村环境是与城市环境相对而言的,是以农民聚居地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及社会条件的总和.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获得了迅速发展,然而,这种发展却伴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过度干预、大量人工环境的出现,使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特别是在现代工业化的过程中,有的地方由于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期利益,掠夺性开发资源,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作者:秦文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双插管洗胃的方法及体会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常因意识不清无法配合洗胃,本文介绍1例对患者采取双插管洗胃的方法.这一方法,既可缩短洗胃时间,避免因胃液返流引起的呛咳或窒息而导致的并发症,又可以对伴有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及时有效地机械通气.

    作者:张敦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安徽省基本消除淋巴丝虫病后的流行病学监测研究

    目的 通过监测,发现、清除残存传染源,为消除丝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各流行县(市、区)按照《安徽省丝虫病监测技术方案》的要求开展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横向、纵向的人群与蚊媒的病原监测.结果 至2006年,安徽省丝虫病微丝蚴率已由基本消除丝虫病考核验收时的平均0.13%下降至零;82个县(市、区)开展消除丝虫病监测的持续时间都达到了基本消除丝虫病后10年以上;无微丝蚴血症后病原学监测范围,以县为单位都达到了覆盖流行乡镇30%以上和流行区人口3%以上.结论 安徽省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达到消除丝虫病国家标准.

    作者:陈广信;范厚菊;姜静静;李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视频作业对女性职工健康影响研究

    目的 了解金融系统视频作业对女性职工健康的影响,为保障女性视频作业职工的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随机对芜湖市金融系统女性视频作业职工273名和非视频作业女性职工20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性视频作业职工与对照组相比,感冒次数、皮肤异常、经量减少、痛经、经期行为异常、工作紧张、疲倦、视力不适等症状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视频作业对女性职工健康有一定损害,应对女性视频作业职工加强健康教育,定期进行健康监护.

    作者:邢朝阳;李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嘉善县2003~2006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碘盐监测是普及食用碘盐消除碘缺乏危害的主要措施,也是消除碘缺乏病可持续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全国加强碘缺乏病控制的要求,我中心于2003~2006年对嘉善县食盐加碘情况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平;曾纳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