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陪护分娩护理体会

王卫华

关键词:全程陪护分娩, 体会
摘要: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疼痛有着密切关系,疼痛程度往往随着心理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如果产妇情绪镇定,精神放松,分娩则无痛或疼痛轻微,如果情绪紧张、恐惧不安,则疼痛较重.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时的心理护理,对产妇减轻疼痛,顺利分娩,保证母婴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分娩过程由3个过程组成,即: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为第一产程,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为第二产程,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为第三产程.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做好产妇的陪护分娩及心理护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屯此过程,谈谈全程陪护分娩的护理及心理护理.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特征分析及抢救措施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常见的中毒之一.本文对2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中毒发生规律和特征进行整理和探索,总结归纳出有机磷中毒防治对策,为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发生以及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生后及时抢救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肥西县消灭脊髓灰质炎防治措施及效果

    历史上肥西县脊髓灰质炎发病较高,并有暴发疫情出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处于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现将我县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分析如下.

    作者:吴守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艾滋病知晓率及HIV、梅毒感染调查

    目的 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HIV和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HIV、梅毒、检测.结果 在431名调查的对象中,69.3%(299人)年龄集中在18~30岁,73.5%(317人)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艾滋病防治知晓率为75.5%.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超过85%,非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梅毒感染率为3.4%(13/377),HI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需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行为干预,推广使用安全套.

    作者:王勇;何益新;马琳;韩从明;齐青山;何春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防腐剂对化妆品微生物学检验影响的观察

    在化妆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一些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粪大肠菌群检出率很低,以至于在对几千份样品的检测中,均未检出过这两种细菌.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化妆品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严格,确实未受微生物的污染;二是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影响和现有检验方法的缺陷,以致未能检出已污染的微生物.就这一问题我们做了一系列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冬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冰水含漱预防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护理观察

    氟脲嘧啶、氨甲喋呤、大剂量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等药物化疗后常引发口腔粘膜炎,既给患者带来痛苦,又影响患者正常进食,严重者还可以引起感染,加重化疗后骨髓抑制.我们尝试在化疗期间予以冰水含漱来预防口腔黏膜炎发生,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朱国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庆大霉素保留灌肠在小儿阑尾炎术后盆腔残余感染中的应用

    盆腔残余感染为小儿阑尾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手术疗法需要二次手术,创伤大,患儿及家属不宜接受;传统的非手术疗法用药剂量大,疗程长,效果差.我科自2004年11月~2006年7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326例,其中术后并发盆腔残余感染60例,经过保守治疗同时采用温生理盐水+庆大霉素保留灌肠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红;李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研究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为今后开展人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及RT-PCR、Read-PCR法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 此例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实验室确诊病例,经抢救治疗无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患者有明确病死禽接触史、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和实验室病原学依据.经采用隔离治疗、个人防护、医学观察、家禽捕杀和消毒等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加强禽流感疫情监测,禁止宰杀、食用病死家禽,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是预防疫情发生的关键.

    作者:刘心勇;吴家兵;李群;贺光国;方日升;徐基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肇庆市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监测

    近年来,因食用有机磷农药污染的蔬菜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为了解肇庆市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污染状况,我们对城区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何小芬;陈丽娟;梁敏妮;沈津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合肥市在校学生免疫接种状况调查分析

    为了解在校学生疫苗接种率,确保每名儿童都能享受到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服务,预防相应传染病在学校、幼儿园的传播、流行.2005年3月,合肥市对在校学生进行免疫接种状况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钱冰;王晓萍;靳玉惠;申树林;王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旅客列车餐具消毒柜应用情况分析

    研究证明,以臭氧与紫外线为杀菌因子的餐具消毒设备对细菌和病毒均有比较好的杀灭效果[1,2].近年来,随着列车车型的更新,不少新型餐车配备了以臭氧与紫外线为杀菌因子的海尔ZQD90-B系列餐具消毒柜.鉴于餐车特殊的加工环境,我们对餐具消毒柜在餐车餐具消毒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征龙;刘啸天;程乃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探讨

    产后出血发病常常突然且出乎意料,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危及产妇的生命.目前,产后出血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且近年来逐渐升级为产妇死亡的第1位原因.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在我院住院的30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的新对策、做法和体会,供护理工作者共同研究探讨.

    作者:王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管理策略浅析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医院感染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但直接影响医疗、护理的质量,而且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人类的疾病谱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新的医疗技术和药品在临床广泛应用,使得医院感染的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很大改变.

    作者:马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农村妇女健康相关知识行为现状分析与健康教育策略探讨

    目的 了解农村妇女健康相关知识、行为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原因,探寻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农村妇女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农村妇女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较低.结论 应当加强农村健康教育工作,向农村妇女普及基本健康知识.

    作者:李涛;汪和平;崔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ACCP体系在反渗透法纯净水生产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在纯净水生产中引入HACCP管理体系的实践,探讨提高纯净水卫生质量的方法.方法 利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对纯净水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措施并实施.结果 瓶(桶)盖消毒、料液(水)杀菌、水的反渗透为关键控制点.结论 实施HACCP管理体系对提高纯净水卫生质量可行、有效.

    作者:杨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3岁儿童单纯性肥胖干预措施探讨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正成为全国及全世界范围的公共问题.虽然中国儿童肥胖症的患病率比一些发达国家要低,但增长的速度比发达国家快.如何控制儿童肥胖发生率,提高治愈率,预防再发生率已是儿保医师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

    作者:俞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被动吸烟对婴儿健康影响的横断面调查

    目的 研究婴儿父母家庭控烟知识、行为和吸烟对婴儿的危害,为家庭控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婴儿父母家庭控烟知识、行为;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婴儿尿液中可替宁含量.结果 婴儿父母家庭控烟知识知晓率为79.93%,行为符合率为76.06%.实行严格措施(即家庭内禁烟)与非严格措施或不采取措施相比,婴儿尿液中可替宁/肌酐的比值明显降低,非严格措施与不采取措施相比,可替宁/肌酐的比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家庭控烟有待加强.室内禁烟可明显减少婴儿尿液中可替宁/肌酐的比值.

    作者:程少贵;庞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桐城市人民医院2004~2005年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报告

    医院的环境质量与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质量的好坏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指标.为评价我院的消毒灭菌质量,提高感染控制的能力,特对2004~2005年期间全院各科室的环境及设备、器械、物品进行全面消毒灭菌质量监测.

    作者:江兰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1~2005年阜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目的 研究阜阳市肾综合征出(HFRS)血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1~2005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5年全市各县(市、区)均有发病,发病率高的为颍州区(1.35/10万),发病率低的为颍上县(0.54/10万);年发病率平均为0.93/10万,2001年发病率高为1.48/10万,2005年发病率低为0.67/10万.冬季为发病高峰,高峰月份由12月份提前到11月份,11月份发病数占总数的17.33%;春季发病构成增加.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大年龄76岁,小年龄3岁,26~60岁年龄组占69.80%,以农民为主,但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男多于女,为2.66∶1.室内鼠密度年平均为4.70%,鼠种构成以小家鼠为主,占63.13%;野外鼠密度为3.96%,以黑线姬鼠为主,占72.86%;室内外鼠肺带毒率年平均分别为2.33%、5.81%,2005年室内外鼠肺带毒率分别为7.41%、7.41%.结论 阜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5年室内外鼠肺带毒率及野外鼠密度明显上升,需进一步加强人、鼠间疫情监测.

    作者:朱理业;万俊峰;刘奇泉;周华涛;丁振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皖北地区囊虫病调查结果及分析

    绦囊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皖北地区是安徽省绦囊虫病流行重点地区.历史上因绦囊虫病(脑囊虫病)的流行曾给人民身心健康造成巨大损害,也是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因素.近些年,通过宣传教育、生猪管理、市场治理和积极治疗病人以消除传染源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的落实,绦囊虫病的流行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根据《安徽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要求,2003~2004年间皖北片开展了人体绦囊虫、华枝睾吸虫等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庆伟;张勇;韦伟;薛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对健康人群脂肪肝的诊断意义

    在每年众多的体检人群中,脂肪肝患者占相当大的比例.利用超声体检来发现脂肪肝可谓是佳办法.现将我院近期超声检查中脂肪肝诊断报告如下.

    作者:马红英;陈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