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庆大霉素保留灌肠在小儿阑尾炎术后盆腔残余感染中的应用

程红;李惠

关键词:盆腔残余感染, 保留灌肠, 庆大霉素
摘要:盆腔残余感染为小儿阑尾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手术疗法需要二次手术,创伤大,患儿及家属不宜接受;传统的非手术疗法用药剂量大,疗程长,效果差.我科自2004年11月~2006年7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326例,其中术后并发盆腔残余感染60例,经过保守治疗同时采用温生理盐水+庆大霉素保留灌肠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探讨

    产后出血发病常常突然且出乎意料,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危及产妇的生命.目前,产后出血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且近年来逐渐升级为产妇死亡的第1位原因.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在我院住院的30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的新对策、做法和体会,供护理工作者共同研究探讨.

    作者:王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艾滋病知晓率及HIV、梅毒感染调查

    目的 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HIV和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HIV、梅毒、检测.结果 在431名调查的对象中,69.3%(299人)年龄集中在18~30岁,73.5%(317人)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艾滋病防治知晓率为75.5%.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超过85%,非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梅毒感染率为3.4%(13/377),HI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需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行为干预,推广使用安全套.

    作者:王勇;何益新;马琳;韩从明;齐青山;何春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霍乱弧菌TCP研究新进展综述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是弧菌属常见的病原菌之一,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根据其O抗原特异性的不同分为O1群和非O1群霍乱弧菌.霍乱是由O1群霍乱弧菌包括古典生物型(CVC)和ELTor(EVC)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积广,危害十分严重,是我国法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和国际检疫传染病中为严重的一种.100多年来发生过7次世界霍乱大流行,前6次大流行都是CVC菌株[1];1961年从印度尼西亚西里伯岛开始的第7次霍乱大流行由EVC菌株引起,迄今已波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从印度开始的由非O1群O-139血清群引起的霍乱大流行已波及我国在内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2],世界卫生组织(WHO)考虑将O139菌株引起的病例按《国际卫生条例》中有关霍乱的规定做报告和处理.

    作者:胡守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全程陪护分娩护理体会

    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疼痛有着密切关系,疼痛程度往往随着心理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如果产妇情绪镇定,精神放松,分娩则无痛或疼痛轻微,如果情绪紧张、恐惧不安,则疼痛较重.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时的心理护理,对产妇减轻疼痛,顺利分娩,保证母婴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分娩过程由3个过程组成,即: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为第一产程,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为第二产程,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为第三产程.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做好产妇的陪护分娩及心理护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屯此过程,谈谈全程陪护分娩的护理及心理护理.

    作者:王卫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5年合肥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合肥市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合肥市麻疹监测系统确诊的841例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年合肥市麻疹发病率为18.46/10万(841/4 556 978),较2004年上升了720.44%,全年共发生学校暴发5起,其他以高度散发形式存在,呈流行态势.发病高峰集中在3、5两月;发病年龄呈双相移位现象.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29.1%,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25.6%和45.3%;流动人口发病占总病例数的40%左右.结论 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积累及流动人口比例增多是造成发病上升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质量并针对薄弱地区、重点人群进行麻疹疫苗(MV)的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蓓;王晓萍;靳玉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防腐剂对化妆品微生物学检验影响的观察

    在化妆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一些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粪大肠菌群检出率很低,以至于在对几千份样品的检测中,均未检出过这两种细菌.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化妆品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严格,确实未受微生物的污染;二是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影响和现有检验方法的缺陷,以致未能检出已污染的微生物.就这一问题我们做了一系列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冬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桐城市人民医院2004~2005年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报告

    医院的环境质量与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质量的好坏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指标.为评价我院的消毒灭菌质量,提高感染控制的能力,特对2004~2005年期间全院各科室的环境及设备、器械、物品进行全面消毒灭菌质量监测.

    作者:江兰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 000MW发电机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目的 研讨发电机组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可行性.方法 采用类比法对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 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选址、总平面布置、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基本符合卫生学要求.应急救援措施不够完善,缺乏卫生辅助设施、职业卫生专项经费的相关内容.经类比分析,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煤尘和毒物的浓度、高温作业场所的气象条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经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后,可以减轻矽尘(粉煤灰)、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危害.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是可行的.

    作者:孟云;胡恩航;甄学华;余明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生儿惊厥病因分析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疾病常见的症状,病因复杂,病死率高[1].我院新生儿病房于2002年4月~2004年4月共收住新生儿1 726例,其中发生惊厥者113例,现将该组病例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尹晓光;万燕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SARS危机与中国公共卫生的进步

    2003年初,中国突然发生了SARS暴发流行.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经过可歌可泣的战斗,一举扭转了初对SARS作战被动的局面,化解了危机,保障了人民的健康.

    作者:曾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致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患儿陆某,男,14岁,2004年10月20日下午4时在天长市桥湾乡卫生院接种A+C群脑膜炎多糖疫苗0.5ml(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41074,有效期2006-09-17).注射1h后,双下肢出现红点、皮疹,伴有心慌、关节疼痛等症状,到村卫生室给予抗过敏治疗无效,第2天皮疹发展到双上肢,随后分别到乡卫生院、天长市人民医院、

    作者:袁学平;袁学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18例气管异物流行病学分析

    气管异物是指异物因各种原因进入气管内,由于异物机械性阻塞呼吸道或化学刺激而导致的以呼吸系统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各种临床病症.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的急症,常常以分秒来计算病人的生命与抢救效果.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死亡.因此研究气管异物有重要意义.现将安徽省立医院2005年1~12月收治的118例气管异物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许秀文;鲍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ACCP系统在我国食品卫生领域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认识并逐渐将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entral point)系统引入到国内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领域.我国食品卫生工作者在经过了引入、培训、推广、应用的具体运作过程,使HACCP在国内的应用研究已初露端倪,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陆续将其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对于改善我国食品企业生产卫生状况,贯彻食品企业卫生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GMP),推动食品卫生管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消除和控制食品卫生潜在危害因素,保证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近年来HACCP体系在我国食品卫生安全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概况,并就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缪永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研究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为今后开展人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及RT-PCR、Read-PCR法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 此例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实验室确诊病例,经抢救治疗无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患者有明确病死禽接触史、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和实验室病原学依据.经采用隔离治疗、个人防护、医学观察、家禽捕杀和消毒等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加强禽流感疫情监测,禁止宰杀、食用病死家禽,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是预防疫情发生的关键.

    作者:刘心勇;吴家兵;李群;贺光国;方日升;徐基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空调出风口对紫外线灯管消毒效果影响调查

    我科于2006年6月份对全院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常规测试.其间我们发现空调出风口对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具有一定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仙明;汤敬言;丁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饮用水中痕量挥发性卤代烃的分析方法,为饮用水中卤代烃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溴仿五种挥发性卤代烃.结果 在所建立的佳实验条件下5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回收率在98.0%~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5%~4.84%.结论 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同时测定多种挥发性卤代烃.

    作者:陈俊波;张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肇庆市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监测

    近年来,因食用有机磷农药污染的蔬菜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为了解肇庆市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污染状况,我们对城区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何小芬;陈丽娟;梁敏妮;沈津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对健康人群脂肪肝的诊断意义

    在每年众多的体检人群中,脂肪肝患者占相当大的比例.利用超声体检来发现脂肪肝可谓是佳办法.现将我院近期超声检查中脂肪肝诊断报告如下.

    作者:马红英;陈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ACCP体系在反渗透法纯净水生产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在纯净水生产中引入HACCP管理体系的实践,探讨提高纯净水卫生质量的方法.方法 利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对纯净水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措施并实施.结果 瓶(桶)盖消毒、料液(水)杀菌、水的反渗透为关键控制点.结论 实施HACCP管理体系对提高纯净水卫生质量可行、有效.

    作者:杨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庆大霉素保留灌肠在小儿阑尾炎术后盆腔残余感染中的应用

    盆腔残余感染为小儿阑尾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手术疗法需要二次手术,创伤大,患儿及家属不宜接受;传统的非手术疗法用药剂量大,疗程长,效果差.我科自2004年11月~2006年7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326例,其中术后并发盆腔残余感染60例,经过保守治疗同时采用温生理盐水+庆大霉素保留灌肠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红;李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