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肥西县消灭脊髓灰质炎防治措施及效果

吴守文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免疫, 消灭
摘要:历史上肥西县脊髓灰质炎发病较高,并有暴发疫情出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处于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现将我县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分析如下.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与病变程度逐渐增高[1].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可能与粥样硬化的病理特点相关[2],本研究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旨在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病理改变特征与老年脑梗死之间的关系.

    作者:李图苓;张颖;汪效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农村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灵璧县乡镇农村学生,采取匿名自填式答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26.41%~87.48%,愿意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愿意参与预防艾滋病活动的在2/3以上,但只有不到1/3的人愿意与感染了艾滋病的同学在同一教室上课.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阅读书报、看电视和听广播,学生们希望今后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看电视、听广播和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结论 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不高,存在不利于艾滋病防治的态度,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高.应加强农村学校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知识、意识和技能.

    作者:杨武步;李瑞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DPC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Cr(Ⅵ)的不确定度分析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1].由于检验方法的不同,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不同,化学分析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也不同.通过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了解了测量过程中哪些步骤是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它能很好地指导我们在分析过程中解决主要矛盾,控制关键点,使检验水平和分析质量得到同步提高.本文分析了DPC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的不确定度来源,计算方法和步骤,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作者:吴文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ACCP系统在我国食品卫生领域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认识并逐渐将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entral point)系统引入到国内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领域.我国食品卫生工作者在经过了引入、培训、推广、应用的具体运作过程,使HACCP在国内的应用研究已初露端倪,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陆续将其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对于改善我国食品企业生产卫生状况,贯彻食品企业卫生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GMP),推动食品卫生管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消除和控制食品卫生潜在危害因素,保证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近年来HACCP体系在我国食品卫生安全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概况,并就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缪永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庆大霉素保留灌肠在小儿阑尾炎术后盆腔残余感染中的应用

    盆腔残余感染为小儿阑尾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手术疗法需要二次手术,创伤大,患儿及家属不宜接受;传统的非手术疗法用药剂量大,疗程长,效果差.我科自2004年11月~2006年7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326例,其中术后并发盆腔残余感染60例,经过保守治疗同时采用温生理盐水+庆大霉素保留灌肠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红;李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致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患儿陆某,男,14岁,2004年10月20日下午4时在天长市桥湾乡卫生院接种A+C群脑膜炎多糖疫苗0.5ml(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41074,有效期2006-09-17).注射1h后,双下肢出现红点、皮疹,伴有心慌、关节疼痛等症状,到村卫生室给予抗过敏治疗无效,第2天皮疹发展到双上肢,随后分别到乡卫生院、天长市人民医院、

    作者:袁学平;袁学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观测指标与基础资料建设研究报告

    为了保证和提高我国AIDS的诊治和研究水平,有必要完善诊断规范,健全HIV感染的各种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并为HIV感染者建立基础资料档案和随访记录,通过各种观察和基础检测指标的变化,全面了解AIDS的病程进展规律,各种治疗措施对病程的影响和治疗效果;找出我国AIDS相关的疾病谱系,为临床预防和控制AIDS相关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提供依据.

    作者:刘德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艾滋病知晓率及HIV、梅毒感染调查

    目的 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HIV和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HIV、梅毒、检测.结果 在431名调查的对象中,69.3%(299人)年龄集中在18~30岁,73.5%(317人)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艾滋病防治知晓率为75.5%.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超过85%,非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梅毒感染率为3.4%(13/377),HI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需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行为干预,推广使用安全套.

    作者:王勇;何益新;马琳;韩从明;齐青山;何春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阜阳市2002~2006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为全面掌握阜阳市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流行特点,以便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现将阜阳市2002~2006年食物中毒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

    作者:徐丽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3岁儿童单纯性肥胖干预措施探讨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正成为全国及全世界范围的公共问题.虽然中国儿童肥胖症的患病率比一些发达国家要低,但增长的速度比发达国家快.如何控制儿童肥胖发生率,提高治愈率,预防再发生率已是儿保医师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

    作者:俞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5年合肥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合肥市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合肥市麻疹监测系统确诊的841例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年合肥市麻疹发病率为18.46/10万(841/4 556 978),较2004年上升了720.44%,全年共发生学校暴发5起,其他以高度散发形式存在,呈流行态势.发病高峰集中在3、5两月;发病年龄呈双相移位现象.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29.1%,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25.6%和45.3%;流动人口发病占总病例数的40%左右.结论 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积累及流动人口比例增多是造成发病上升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质量并针对薄弱地区、重点人群进行麻疹疫苗(MV)的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蓓;王晓萍;靳玉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18例气管异物流行病学分析

    气管异物是指异物因各种原因进入气管内,由于异物机械性阻塞呼吸道或化学刺激而导致的以呼吸系统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各种临床病症.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的急症,常常以分秒来计算病人的生命与抢救效果.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死亡.因此研究气管异物有重要意义.现将安徽省立医院2005年1~12月收治的118例气管异物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许秀文;鲍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冰水含漱预防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护理观察

    氟脲嘧啶、氨甲喋呤、大剂量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等药物化疗后常引发口腔粘膜炎,既给患者带来痛苦,又影响患者正常进食,严重者还可以引起感染,加重化疗后骨髓抑制.我们尝试在化疗期间予以冰水含漱来预防口腔黏膜炎发生,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朱国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研究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为今后开展人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及RT-PCR、Read-PCR法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 此例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实验室确诊病例,经抢救治疗无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患者有明确病死禽接触史、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和实验室病原学依据.经采用隔离治疗、个人防护、医学观察、家禽捕杀和消毒等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加强禽流感疫情监测,禁止宰杀、食用病死家禽,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是预防疫情发生的关键.

    作者:刘心勇;吴家兵;李群;贺光国;方日升;徐基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34例胎膜早破对母儿影响的分析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ROM)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5%~10%,是造成孕妇感染和难产及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孕周越小,破膜时间越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更大[1].为探讨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以加强对胎膜早破的认识,降低其发生率,减少对母儿的危害,现对我院134例胎膜早破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朱红凤;黄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ACCP体系在反渗透法纯净水生产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在纯净水生产中引入HACCP管理体系的实践,探讨提高纯净水卫生质量的方法.方法 利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对纯净水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措施并实施.结果 瓶(桶)盖消毒、料液(水)杀菌、水的反渗透为关键控制点.结论 实施HACCP管理体系对提高纯净水卫生质量可行、有效.

    作者:杨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桐城市人民医院2004~2005年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报告

    医院的环境质量与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质量的好坏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指标.为评价我院的消毒灭菌质量,提高感染控制的能力,特对2004~2005年期间全院各科室的环境及设备、器械、物品进行全面消毒灭菌质量监测.

    作者:江兰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被动吸烟对婴儿健康影响的横断面调查

    目的 研究婴儿父母家庭控烟知识、行为和吸烟对婴儿的危害,为家庭控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婴儿父母家庭控烟知识、行为;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婴儿尿液中可替宁含量.结果 婴儿父母家庭控烟知识知晓率为79.93%,行为符合率为76.06%.实行严格措施(即家庭内禁烟)与非严格措施或不采取措施相比,婴儿尿液中可替宁/肌酐的比值明显降低,非严格措施与不采取措施相比,可替宁/肌酐的比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家庭控烟有待加强.室内禁烟可明显减少婴儿尿液中可替宁/肌酐的比值.

    作者:程少贵;庞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饮用水中痕量挥发性卤代烃的分析方法,为饮用水中卤代烃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溴仿五种挥发性卤代烃.结果 在所建立的佳实验条件下5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回收率在98.0%~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5%~4.84%.结论 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同时测定多种挥发性卤代烃.

    作者:陈俊波;张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 513例老年结核病人门诊就诊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在结核病门诊就诊的老年结核病人的来源及发病等情况,为结核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长丰县2002~2006年结核病门诊1 513例老年结核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长丰县在结核病门诊发现的老年结核病例占结核病例总数的43.55%,呈逐年递升趋势.以继发性肺结核为主,占98.55%.病人来源以转诊多,占57.89%.57.77%的病人无既往结核病史.病人的发病症状以咳嗽、咳痰≥3周为多,痰涂片阳性者52.61%.病灶分布范围广,平均2.52个肺野发现有活动性病灶,两上肺野病灶占64.97%~83.74%,伴有空洞病灶者占9.83%.结论 长丰县老年结核病发病率高,病灶范围广,传染性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的宣传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治老年结核病,以提高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水平.

    作者:李广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