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4例胎膜早破对母儿影响的分析

朱红凤;黄秀娟

关键词: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难产
摘要: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ROM)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5%~10%,是造成孕妇感染和难产及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孕周越小,破膜时间越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更大[1].为探讨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以加强对胎膜早破的认识,降低其发生率,减少对母儿的危害,现对我院134例胎膜早破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18例气管异物流行病学分析

    气管异物是指异物因各种原因进入气管内,由于异物机械性阻塞呼吸道或化学刺激而导致的以呼吸系统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各种临床病症.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的急症,常常以分秒来计算病人的生命与抢救效果.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死亡.因此研究气管异物有重要意义.现将安徽省立医院2005年1~12月收治的118例气管异物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许秀文;鲍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肇庆市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监测

    近年来,因食用有机磷农药污染的蔬菜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为了解肇庆市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污染状况,我们对城区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何小芬;陈丽娟;梁敏妮;沈津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ACCP体系在反渗透法纯净水生产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在纯净水生产中引入HACCP管理体系的实践,探讨提高纯净水卫生质量的方法.方法 利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对纯净水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措施并实施.结果 瓶(桶)盖消毒、料液(水)杀菌、水的反渗透为关键控制点.结论 实施HACCP管理体系对提高纯净水卫生质量可行、有效.

    作者:杨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DPC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Cr(Ⅵ)的不确定度分析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1].由于检验方法的不同,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不同,化学分析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也不同.通过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了解了测量过程中哪些步骤是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它能很好地指导我们在分析过程中解决主要矛盾,控制关键点,使检验水平和分析质量得到同步提高.本文分析了DPC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的不确定度来源,计算方法和步骤,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作者:吴文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饮用水中痕量挥发性卤代烃的分析方法,为饮用水中卤代烃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溴仿五种挥发性卤代烃.结果 在所建立的佳实验条件下5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回收率在98.0%~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5%~4.84%.结论 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同时测定多种挥发性卤代烃.

    作者:陈俊波;张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SARS危机与中国公共卫生的进步

    2003年初,中国突然发生了SARS暴发流行.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经过可歌可泣的战斗,一举扭转了初对SARS作战被动的局面,化解了危机,保障了人民的健康.

    作者:曾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观测指标与基础资料建设研究报告

    为了保证和提高我国AIDS的诊治和研究水平,有必要完善诊断规范,健全HIV感染的各种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并为HIV感染者建立基础资料档案和随访记录,通过各种观察和基础检测指标的变化,全面了解AIDS的病程进展规律,各种治疗措施对病程的影响和治疗效果;找出我国AIDS相关的疾病谱系,为临床预防和控制AIDS相关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提供依据.

    作者:刘德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柴胡白芍甘草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8例疗效观察

    消化性溃疡(Peptic telcer PU)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周期性上腹疼痛、嗳气、吐酸为主.笔者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以柴胡白芍甘草汤治疗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研究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为今后开展人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及RT-PCR、Read-PCR法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 此例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实验室确诊病例,经抢救治疗无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患者有明确病死禽接触史、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和实验室病原学依据.经采用隔离治疗、个人防护、医学观察、家禽捕杀和消毒等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加强禽流感疫情监测,禁止宰杀、食用病死家禽,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是预防疫情发生的关键.

    作者:刘心勇;吴家兵;李群;贺光国;方日升;徐基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空调出风口对紫外线灯管消毒效果影响调查

    我科于2006年6月份对全院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常规测试.其间我们发现空调出风口对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具有一定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仙明;汤敬言;丁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 000MW发电机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目的 研讨发电机组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可行性.方法 采用类比法对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 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选址、总平面布置、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基本符合卫生学要求.应急救援措施不够完善,缺乏卫生辅助设施、职业卫生专项经费的相关内容.经类比分析,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煤尘和毒物的浓度、高温作业场所的气象条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经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后,可以减轻矽尘(粉煤灰)、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危害.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是可行的.

    作者:孟云;胡恩航;甄学华;余明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生儿惊厥病因分析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疾病常见的症状,病因复杂,病死率高[1].我院新生儿病房于2002年4月~2004年4月共收住新生儿1 726例,其中发生惊厥者113例,现将该组病例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尹晓光;万燕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5年合肥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合肥市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合肥市麻疹监测系统确诊的841例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年合肥市麻疹发病率为18.46/10万(841/4 556 978),较2004年上升了720.44%,全年共发生学校暴发5起,其他以高度散发形式存在,呈流行态势.发病高峰集中在3、5两月;发病年龄呈双相移位现象.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29.1%,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25.6%和45.3%;流动人口发病占总病例数的40%左右.结论 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积累及流动人口比例增多是造成发病上升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质量并针对薄弱地区、重点人群进行麻疹疫苗(MV)的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蓓;王晓萍;靳玉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对健康人群脂肪肝的诊断意义

    在每年众多的体检人群中,脂肪肝患者占相当大的比例.利用超声体检来发现脂肪肝可谓是佳办法.现将我院近期超声检查中脂肪肝诊断报告如下.

    作者:马红英;陈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笑气镇痛对产程影响的观察

    近年来,笑气(一氧化氮、氧气各50%的混合气体)已广泛运用于产科分娩镇痛中,因其安全、方便、镇痛效果好,无创伤、无痛苦、产妇容易接受,已成为产科中首选镇痛方法之一.为了解笑气镇痛对产程的影响,我们进行了相关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顺萍;浦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致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患儿陆某,男,14岁,2004年10月20日下午4时在天长市桥湾乡卫生院接种A+C群脑膜炎多糖疫苗0.5ml(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41074,有效期2006-09-17).注射1h后,双下肢出现红点、皮疹,伴有心慌、关节疼痛等症状,到村卫生室给予抗过敏治疗无效,第2天皮疹发展到双上肢,随后分别到乡卫生院、天长市人民医院、

    作者:袁学平;袁学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肥西县消灭脊髓灰质炎防治措施及效果

    历史上肥西县脊髓灰质炎发病较高,并有暴发疫情出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处于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现将我县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分析如下.

    作者:吴守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0~3岁儿童单纯性肥胖干预措施探讨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正成为全国及全世界范围的公共问题.虽然中国儿童肥胖症的患病率比一些发达国家要低,但增长的速度比发达国家快.如何控制儿童肥胖发生率,提高治愈率,预防再发生率已是儿保医师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

    作者:俞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农村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灵璧县乡镇农村学生,采取匿名自填式答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26.41%~87.48%,愿意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愿意参与预防艾滋病活动的在2/3以上,但只有不到1/3的人愿意与感染了艾滋病的同学在同一教室上课.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阅读书报、看电视和听广播,学生们希望今后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看电视、听广播和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结论 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不高,存在不利于艾滋病防治的态度,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高.应加强农村学校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知识、意识和技能.

    作者:杨武步;李瑞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合肥市在校学生免疫接种状况调查分析

    为了解在校学生疫苗接种率,确保每名儿童都能享受到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服务,预防相应传染病在学校、幼儿园的传播、流行.2005年3月,合肥市对在校学生进行免疫接种状况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钱冰;王晓萍;靳玉惠;申树林;王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