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种消毒剂杀菌效果及能量试验研究

杨雪峰

关键词:消毒剂, 杀菌效果, 能量试验
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品种消毒剂杀菌效果及连续加入细菌菌悬液对消毒剂杀菌作用的影响,为合理使用消毒剂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悬液定量杀菌和能量试验.结果 含有效氯300mg/L的丹凤牌84消毒液作用10.0分钟,科保牌二氯异氰尿酸钠作用15.0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分别为5.37(5.28~5.46)和>5.00;含有效氯600mg/L的白雪牌消毒液作用10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对数值5.13(5.07~5.18);科保牌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丹凤牌84消毒液两种消毒剂,在相同作用浓度情况下,前者作用5.0min、后者作用10.0min,对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白雪牌消毒液作用浓度为600mg/L,作用时间为10min时,对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为5.11(5.07~5.16);能量试验低合格浓度依次为科保牌二氯异氰尿酸钠500mg/L,白雪牌消毒液600mg/L,丹凤84消毒液2400mg/L.结论 不同品种消毒剂杀菌效果差异明显;对多次消毒污秽物品的能力各不相同,以丹风牌84消毒液弱,科保牌二氯异氰尿酸钠能力强.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休宁县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调查

    我县作为全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的安徽省南方片抽样调查点,开展了土源性寄生虫病调查工作.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第一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点2个乡村作为抽样点,每点调查500人.各调查点的本地常住人口均为本次调查对象.蛲虫调查对象为12岁以下儿童.

    作者:朱介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必须终生抗凝治疗,抗凝不足或过量致血栓形成或出血,成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1],也是导致患者远期死亡主要原因.正确的抗凝治疗,及时准确的监测与护理,是瓣膜置换术后疗效的保证.现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154例抗凝治疗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方修娥;王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 12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相关知识行为调查

    了解安徽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艾滋病知识和行为状况,为评估项目前期执行效果和制订后期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8个县(市、区)1 126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2.01%,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82.42%和86.59%;与配偶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和近3次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达91.42%和81.83%,明显高于基线调查结果;在婚外性行为中,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和近3次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77.78%和55.56%;VCT服务的利用率达到94.05%,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为57.02%.结论 我省项目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配偶间安全套使用率有所上升,但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和婚外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因此今后应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增强安全套使用的干预力度,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的安全套使用率和知识知晓率.

    作者:王华东;计国平;凤翀;苏俊;徐乐峰;冷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005~2006年巢湖市新诊断尘肺病例分析

    目的 了解巢湖市近年来尘肺病的发展动态,为制定尘肺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6年新诊断尘肺病例的尘肺病例报告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全市(2003年前)尘肺发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比较.结果 两年内,新发病例37例,矽肺和煤工尘肺是尘肺主要病种,占新发病例的86.49%,发病水平发生新的变化.在区域分布上,无为、和县两县成为重点区域,两县的新发病例数占全市的89.19%.从暴露原因和危害程度分析,无为县的非公有经济性质的小煤窑企业成为危险行业,其采煤工种成为危险工种.Ⅰ期尘肺中,矽肺发病年龄较大,平均64.14岁,平均发病工龄43.99年,平均接尘工龄3.86年;煤工尘肺平均发病年龄较为年轻,平均39.65岁,平均发病工龄14.93年;平均接尘肺工龄13.28年,尘肺并发结核率2.70%.结论 无为、和县两县成为巢湖市尘肺发病重点区域,非公有经济性质的小煤窑企业应作为治理尘肺的重点.

    作者:杨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的关系研究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的关系,我们对2004年1月~2006年11月在我科住院确诊的62例脑梗塞患者和62例非脑梗塞患者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作者:朱长琪;张颖;张晓红;王静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人血、人尿中的铅

    尿铅和血铅均是国家职业卫生标准OBZ7-2002职业性慢性错中毒的实验室指标,亦是铅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必查项目.目前血铅的测定方法包括示波极谱测定法、无火焰原子吸收法,尿铅的测定方法为双硫晚比色法,无火焰原子吸收法,微分电位溶出法.

    作者:张学;朱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淮北市2004~2005年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麻疹实验室监测的状况,分析其监测结果,为控制麻疹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5年从淮北市3区1县收集到的458份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并结合其各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为274例,有如下特点:75.55%的病例发生在4~6月,82.12%的病例年龄<15岁,70.80%的病例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充血这3种症状同时出现或只出现1种的,实验室确诊病例高于非确诊病例.发病4~7d后采血麻疹IgM抗体检出率高于≤3d.结论 麻疹发病有年龄高移现象,但仍以儿童为主.根据麻疹现阶段流行特点,应加强实验室诊断工作.

    作者:王敏;周锦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安徽省阜南县中学生HIV/AIDS知识、态度调查

    加强青少年HIV/AIDS知识的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HIV/AIDS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关于城市中学生HIV/AIDS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较多[1,2],涉及农村中学生的较少.为了解安徽省农村中学生对AIDS有关知识的掌握隋况,为进一步为制定适宜农村学生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5年3月在安徽省阜南县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谷永彬;陈曦;金莲梅;庄菱;汪方华;王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办公室工作思考

    安徽省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主要任务是承担全省血吸虫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人才培养、健康教育和信息交流等工作,并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兄弟省所、医学院校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所领导班子成员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出差在外,这给办公室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作者:罗俊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规范门诊日志登记浅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对传染病按照逢诊必登门诊日志的原则,做好门诊日志登记工作.但是为什么要建立门诊日志以及怎样建立门诊日志,《管理办法》并未作出具体说明.现就规范门诊日志登记及其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意义浅析如下.

    作者:王叶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艾滋病临终关怀调查

    为艾滋病临终关怀提供依据,我们于2006年对艾滋病人及已故病人知情者进行了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病人较多,专业人员力量较强的阜南县作为调查点.对已故艾滋病病人知情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现患病人进行调查与随访.

    作者:许明德;宣圣义;徐伏牛;叶勋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合肥市1997~2005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合肥市1997~2005年乙型肝炎流行概况,为今后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997~2005年合肥市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5年合肥市共报告乙型肝炎16 35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1.93/10万,总体呈稳中略降的趋势.20~44岁组为高发年龄组,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48.65%.1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下降明显.职业分布以农民为高.结论 合肥市1997~2005年乙型肝炎发病比较平稳,略成下降趋势,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仍应重视和加强.

    作者:吴金菊;刘怀珠;刘旭祥;张俊青;管恒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固镇县居民饮水含氟量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固镇县居民饮水含氟分布情况和改水降氟工程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改水降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筛查,采集5份手压井水样做氟化物含量测定.结果 共调查自然村1 155个,其中水氟超标自然村486个,占42.08%;有6个乡镇一半以上的自然村水氟超标;改水降氟工程水氟超标率为3.96%;结论饮水含氟量超标现象在全县境内广泛流行;超高水氟所占比例低;改水降氟工程使用效果不理想.

    作者:张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致过敏性皮疹1例报告

    患儿,男,2004年9月22日出生,于2006年7月25日下午来我院计免门诊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疫苗),批号Y 5895-1,效期2007,07,严格按照说明书程序接种.

    作者:董双凤;朱迎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该重视循证公共卫生决策

    为什么要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重视循证公共卫生?因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事关国家健康安全大局,涉及到每个人的健康安全利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各种项目的设立和决策的正确与否,后果可以影响到几万人,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几千万人乃至全球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事实上有两种东西:科学和看法.

    作者:黄建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湖南省2006年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的漏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省范围内抽取181家医疗机构开展大规模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门(急)诊、住院部和化验室传染病病例24 105例.全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总漏报率为10.50%,报告卡合格率为91.10%.其中甲、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0、9.99%和13.82%.漏报率高的前5种传染病依次为风疹(27.81%)、钩体病(22.73%)、百日咳(17.24%)、流行性腮腺炎(16.09%)、伤寒+副伤寒(15.91%).医疗机构中急诊、住院部、化验室和门诊部传染病漏报率依次增高,分别为3.93%、4.11%、14.15%和17.99%.县及以上级别医疗机构与乡镇卫生院传染病漏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省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12.96%、地市级12.58%、县区级4.54%、乡镇级21.52%.结论 我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仍然存在差距,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乡镇级应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强化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胡其明;陈碧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微生物鉴定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目的 了解目前微生物鉴定状况,发现存在问题,为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考核的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经目前基层常用的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学、血清学等常规微生物学鉴定,确定未知菌的菌群、菌型.结果 通过对未知菌全面的微生物学鉴定,确定为B群沙门菌(04:Hb:-)、阴沟肠杆菌和产硷普罗威登斯菌.结论 应该对市场上用于疾病诊断、检测用的常规培养基、微量生化培养基,血清学诊断用品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整顿.生产厂家在资质认定基础上统一生产模式、生产程序、生产标准,提高质量,提高效价,大限度减少由于试剂存在的问题造成微生物检验(测)工作中出现误差,以进一步提高微生物学检验(测)工作水平.

    作者:李朝阳;时全;张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514名儿童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卡介苗接种后儿童结核免疫状况,为改善卡介苗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对514名儿童进行卡介苗接种3个月后阳性率调查.结果 县疾控中心接种门诊,乡镇卫生院,外来流动儿童卡介苗接种阳性率分别为89.4%,60.82%,54.55%,不同年龄阳性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卡疤大小与阳性率成正比,男女比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接种人员的卡介苗接种技术培训和流动儿童管理,可提高接种质量.

    作者:胡红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加强保洁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与管理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院后勤服务逐步推向社会化,院内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均由保洁公司负责完成.由于保洁员的工作性质、内容及自身的特殊性等,其工作质量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院加强了医院保洁员队伍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并对培训前后清洁手的效果进行采样细菌培养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子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一起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报告

    2005年9月9日,马鞍山市某茶艺馆发生1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28人出现中毒症状.现将此起中毒事件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刘琪;盛淑英;夏清云;刘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