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怀远县高氟水分布与地氟病相关性研究

阙香宝;陈文化;褚永光;张宁

关键词:高氟水, 氟斑牙, 氟离子, 富集
摘要:目的 了解怀远县农村饮用水中高氟水的分布情况,地氟病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性,从而给以后的降氟改水工程提供有效的支持.方法 根据《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调查研究,并整理资料.结果 641个行政村中有227个为高水氟村,比例为35.41%,调查的32050名儿童中,患氟斑牙极轻度以上的为3825名,患病率为11.93%,两者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7150,P<0.01.对3 174个水井中小于等于50m的水井的调查中,发现水井深度与水氟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r=-0.9496,t=5.264,P<0.05.男、女氟斑牙的发病差异无显著性χ2=0.2795,P<0.05.沿涡河、淮河的乡镇对高氟村的分布影响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99.86,P<0.01.结论 水氟的高低与氟斑牙的发病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别的不同对氟斑牙的发病没有影响,涡河、淮河两大水系对高氟水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该县的高氟水属富集型浅层高氟地下水.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思考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尽可能减少院内感染,是构建安全医疗环境的全球性重要课题之一.但长期以来,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不稳定,高学历人才少,开展工作难,解决问题少且不被多数医务人员所认同和理解,与临床、医技科室协作少,科研项目少,没有独立实验室及专业人员,凭手工方式处理监测,统计资料,工作效率质量不高.

    作者:邵宜波;马红秋;魏雪芳;张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02~2005年霍山县肺结核病人发现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霍山县肺结核病人发现现状,评价霍山县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效果.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2~2005年霍山县结核病季报表、年报表及相关资料.结果 4年来全县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926例,涂阳病人477例,其中新发涂阳病人315例.可疑肺结核病人就诊率从2002年0.95‰上升到2005年的2.46‰,涂阳登记率从2002年的17.22/10万上升到2005年的51.95/10万.结论 2002~2005年霍山县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逐年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是成功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结果 .

    作者:唐恒发;易成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蚌埠市2000~2005年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蚌埠市腹泻病人、动物宿主携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HEC O157:H7)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我市市区和怀远县部分乡镇的现症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牛、羊、猪等)的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富集法进行EHEC O157:H7检测,血清凝集和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5年间共采集各种标本2 955份,检出10株EHEC O157:H7,检出率为0.34%.结论 蚌埠市部分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中存在着EHEC O157:H7感染,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

    作者:李杭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94例精神疾病司法复核鉴定案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近三年安徽省精神疾病司法复核鉴定案例.方法 选取2003年以来在我中心进行精神疾病司法复核鉴定的大部分病例,共94例.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检验方法 主要采用配对设计下多组资料频数分布的λ2检验.结果 在复核鉴定案例中,以男性、青壮年、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和无业者为多,涉及案件类型以杀人、伤害、强奸和民事纠纷等社会危害较大的案件为主,公安机关提交的复核鉴定案例较多;在鉴定结论 中,精神分裂症占绝大多数,与首次鉴定结论 比较,表现为首次鉴定以人格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较多,在责任能力评定时,限定责任能力评判较少.结论 对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各级鉴定机构应当特别慎重,如果存在疑异,提请复核鉴定是有必要的.

    作者:王克明;陶领知;吴兰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983~2004年马鞍山市男性胃癌、肺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研究马鞍山市市区男性胃癌、肺癌死亡20多年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变化规律、可能的发展趋势,为胃癌、肺癌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马鞍山市市区居民1983年-2004年胃癌和肺癌死因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9和ICD-10进行分类编码汇总,应用《全国病伤死因汇总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983~2004年马鞍山市市区男性恶性肿瘤、胃癌、肺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66.61/10万、45.83/10万、40.77/10万.胃癌死亡居恶性肿瘤总死亡的第一位;肺癌居第二位.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肺癌已成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在男性当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詹圣伟;卞正平;蔡华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两种消毒液处理儿童Ⅲ度狗咬伤引起疼痛分析

    被可疑疯动物咬伤、抓伤后,伤口的首次处理是预防狂犬病重要的一个环节.临床上常用20%肥皂水清洗伤口.但有些儿童忍受不了疼痛,拒绝清洗或清洗不彻底而引发危险.现对两种消毒液处理235例儿童Ⅲ度狗咬伤口引起的疼痛进行分析.

    作者:毕凤桂;黄兴琼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安徽省1996~2005年恶性肿瘤死亡率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为制订本地区肿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死亡率作为分析指标,比较全部恶性肿瘤和主要肿瘤的分地区和性别的年龄别死亡率;计算恶性肿瘤的死亡构成,比较不同部位肿瘤的构成比.结果 1996~2005年安徽省恶性肿瘤平均粗死亡率为127.69/10万(标化率为113.35/lO万).城市地区死亡率前三位分别为肺癌、胃癌和肝癌,农村地区为胃癌、肝癌和食管癌.无论城市和农村,肺癌死亡率上升明显,且女性上升幅度超过男性.45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死亡占全部肿瘤死亡的90.32%.结论 肺癌、胃癌、肝癌是安徽省恶性肿瘤的主要死亡原因.肺癌应成为我省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女性肺癌快速上升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保障中老年人健康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作者:谢文琴;金少华;贾尚春;谢建嵘;徐粒子;李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和查阅相关档案文件等方式对2005年底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铜陵市、县疾病控制中心本科以上学历分别为11.4%和24.0%,高级职称专业人员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的13.0%和4.3%,具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人员分别占编制人数的11.4%和24.0%,科室设置和业务人员配置不太合理.结论 铜陵市疾病控制机构应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引进并培养高素质人才,把人力资源建设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

    作者:王勇;何益新;韩从明;唐雪红;汪道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合肥市1983~2005年食物中毒发病情况分析

    探索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特征,总结分析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可以为预防食物中毒,制定安全有效的食物中毒监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1983-2005年合肥市食物中毒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修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合肥市学生网吧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探讨网吧上网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提供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方法 以合肥市10所大学附近30家网吧的1145网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 应用SASl2.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上网的青年学生中总发病率49.34%;发病的易感因素主要有电脑硬件上有致病微生物,上网后不立即洗手、勤换衣,网吧长时间不清洁、消毒;长时间上网对青年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社会、学校和和青年学生需共同努力,以预防为主,重视网吧流行病传播的途径,减少青年学生因上网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徐国胜;潘利华;夏富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64例隧道工矽肺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隧道工矽肺的死亡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尘肺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铁路工程施工企业1963-2004年间确诊的489例隧道矽肺(死亡164例,现患325例)按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建立尘肺病例卡,使用Access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89例隧道工矽肺死亡164例,全死因病死率33.54%,平均死亡年龄63.26岁,随死亡年代的延长而延长(P<0.01);合并结核矽肺病死率(55.24%)明显高于单纯矽肺病死率(27.60%)(P<0.01);肺心病、肺癌、尘肺、肺结核、肺炎构成隧道工矽肺前五位死因.结论 应加强隧道工呼吸系统疾病的职业健康监护.

    作者:赵贤青;王君峰;黄秀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淮南市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调查

    为了掌握淮南市农村居民饮水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地方性砷中毒,我们于2005年4~7月在全市开展了农村饮用水高砷水源筛查工作及病情抽样调查.

    作者:朱盛兰;朱延福;许田凤;朱西;周菊娥;刘枫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铁路辖区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初评结果分析

    为加强铁路辖区餐饮业食品安全工作,确定其食品卫生风险度、信誉度水平及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监督重点和监督频次,从2004年3月开始,安徽铁路卫生监督所初步在本辖区的大中型餐饮业中推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现将实施情况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孟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目的 对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含量测量不确定度进行系统研究,为有效氯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有效氯含量测定方法 以及标准偏差、方和根等统计学方法 .结果 经过计算有效氯含量测量不确定度各分量值,得到m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22,Vst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25,V1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13,V2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15;终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039. 结论 影响有效氯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m和Vst,即基准重铬酸钾质量和样品测量滴定消耗标准滴定液的体积.

    作者:杨雪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泾县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应急系统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应急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及缺陷.为此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将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应急系统的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之一.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就我县公共卫生安全现状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应急系统的建设谈如下看法.

    作者:程丽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基本消灭麻风病后麻风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分析安徽省麻风病基本消灭后的疫情情况及当前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宜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安徽省近年来麻风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当前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展开现状分析.结果 近年来全省每年均有20~40例新发麻风病人,少数县(市)发病率又超出1/10万;麻风防治出现队伍不稳、病人发现困难等诸多问题.结论 应当加强防治人员专业培训,正确宣传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内涵,完善麻风病监测网络,巩固麻风病防治成果.

    作者:孟庆联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防范罕见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疫情

    一些罕见病原体引起的突发传染病疫情,已经为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域必须要应对的重大问题,成为检验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技术能力的重要指标,如2005年四川等地发生的人感染猪链球菌事件.

    作者:徐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旅店业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旅店业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安全套分发使用情况,为指导旅店业有效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AIDS流行率及高危因素各具不同特点的皖北、皖中、皖南的各1个市,随机抽取各档次宾馆、旅社、招待所共36个调查单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旅店业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情况,安全套、宣传材料来源、分发使用及其需求的调查,同时调查612名服务员和206旅客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结果 36家单位中,1/3的宾旅馆没有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有安全套供应/销售的旅店占47.2%.旅店业服务人员核心信息完全知晓率只有10.95%;人住旅客艾滋病核心信息完全知晓率为10.19%;多数旅店服务人员持有艾滋病防治积极态度;48.50%的旅客对旅店放置安全套持积极态度.结论 旅店业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建立由政府多部门合作的旅店业艾滋病防治工作保障机制,动员旅店业服务人员参与预防艾滋病活动,有利于艾滋病防治政策和措施的落实.

    作者:刘志荣;祖光怀;徐剑锋;叶丽新;冷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怀远县高氟水分布与地氟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怀远县农村饮用水中高氟水的分布情况,地氟病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性,从而给以后的降氟改水工程提供有效的支持.方法 根据《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调查研究,并整理资料.结果 641个行政村中有227个为高水氟村,比例为35.41%,调查的32050名儿童中,患氟斑牙极轻度以上的为3825名,患病率为11.93%,两者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7150,P<0.01.对3 174个水井中小于等于50m的水井的调查中,发现水井深度与水氟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r=-0.9496,t=5.264,P<0.05.男、女氟斑牙的发病差异无显著性χ2=0.2795,P<0.05.沿涡河、淮河的乡镇对高氟村的分布影响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99.86,P<0.01.结论 水氟的高低与氟斑牙的发病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别的不同对氟斑牙的发病没有影响,涡河、淮河两大水系对高氟水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该县的高氟水属富集型浅层高氟地下水.

    作者:阙香宝;陈文化;褚永光;张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肥西县急诊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肥西县急诊伤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开展伤害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肥西县县级综合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和乡镇普通卫生院各1所.研究2005年在3所医院急诊室就诊的所有初诊伤害患者.结果 共调查3 009名伤害患者,其中男性1949名(64.77%),女性1060名(35.23%),性别比1.84:1;平均年龄为(34.8±18)岁;职业以农民(48.16%)、学生(20. 97%)和工人(12.33%)为主;伤害多发生于公路/街道、家中和工作场所;时间多集中在上午9~10时和下午2~3时;导致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为跌落(28.05%)、交通事故(26.79%)、钝器伤(21.07%);以意外伤害为主(81.79%).结论 交通伤害、儿童伤害和农民职业伤害已成为肥西县伤害预防控制的重点领域.

    作者:倪良柱;贾尚春;吴守文;傅守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