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明;陶领知;吴兰兰
目的 对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含量测量不确定度进行系统研究,为有效氯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有效氯含量测定方法 以及标准偏差、方和根等统计学方法 .结果 经过计算有效氯含量测量不确定度各分量值,得到m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22,Vst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25,V1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13,V2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15;终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039. 结论 影响有效氯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m和Vst,即基准重铬酸钾质量和样品测量滴定消耗标准滴定液的体积.
作者:杨雪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溶藻弧菌是海水中常见的一类弧菌,在食品中特别是海产品中的数量远比副溶血弧菌为多,它的检出以前被认为与食物中毒无关[1].溶藻弧菌可经创面感染人体引起蜂窝组织炎,游泳者中耳炎,甚至引起败血症等肠道外感染.
作者:华玲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铁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具卫生,直接关系着广大铁路旅客、职工和家属的身体健康,对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及防控食物中毒与其他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铁路餐(饮)具消毒情况,加强餐(饮)具的监督监测与管理,我所于2001年至2005年对辖区内安徽片的公寓、职工食堂、酒店及个体餐饮业的餐(饮)具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火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近年来,我县被动物咬伤就诊者不断增多.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给人群提供防范措施,本文对2001年4~8月份406例被动物咬伤就诊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红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为加强铁路辖区餐饮业食品安全工作,确定其食品卫生风险度、信誉度水平及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监督重点和监督频次,从2004年3月开始,安徽铁路卫生监督所初步在本辖区的大中型餐饮业中推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现将实施情况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孟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被可疑疯动物咬伤、抓伤后,伤口的首次处理是预防狂犬病重要的一个环节.临床上常用20%肥皂水清洗伤口.但有些儿童忍受不了疼痛,拒绝清洗或清洗不彻底而引发危险.现对两种消毒液处理235例儿童Ⅲ度狗咬伤口引起的疼痛进行分析.
作者:毕凤桂;黄兴琼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近三年安徽省精神疾病司法复核鉴定案例.方法 选取2003年以来在我中心进行精神疾病司法复核鉴定的大部分病例,共94例.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检验方法 主要采用配对设计下多组资料频数分布的λ2检验.结果 在复核鉴定案例中,以男性、青壮年、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和无业者为多,涉及案件类型以杀人、伤害、强奸和民事纠纷等社会危害较大的案件为主,公安机关提交的复核鉴定案例较多;在鉴定结论 中,精神分裂症占绝大多数,与首次鉴定结论 比较,表现为首次鉴定以人格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较多,在责任能力评定时,限定责任能力评判较少.结论 对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各级鉴定机构应当特别慎重,如果存在疑异,提请复核鉴定是有必要的.
作者:王克明;陶领知;吴兰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网吧上网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提供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方法 以合肥市10所大学附近30家网吧的1145网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 应用SASl2.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上网的青年学生中总发病率49.34%;发病的易感因素主要有电脑硬件上有致病微生物,上网后不立即洗手、勤换衣,网吧长时间不清洁、消毒;长时间上网对青年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社会、学校和和青年学生需共同努力,以预防为主,重视网吧流行病传播的途径,减少青年学生因上网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徐国胜;潘利华;夏富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马鞍山市市区男性胃癌、肺癌死亡20多年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变化规律、可能的发展趋势,为胃癌、肺癌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马鞍山市市区居民1983年-2004年胃癌和肺癌死因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9和ICD-10进行分类编码汇总,应用《全国病伤死因汇总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983~2004年马鞍山市市区男性恶性肿瘤、胃癌、肺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66.61/10万、45.83/10万、40.77/10万.胃癌死亡居恶性肿瘤总死亡的第一位;肺癌居第二位.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肺癌已成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在男性当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詹圣伟;卞正平;蔡华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剖宫产术中出血渐成为产科常见并发症.出血原因主要为顽固性宫缩乏力[1].我院自2003年开始采用子宫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子宫收缩乏力性大出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文晖;张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灭菌制剂是临床用于调整人体内水、电解质、糖、蛋白质代谢和扩充血容量的一类供静脉用的大容量注射剂,用量大,质量要求严.输液中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已被人们所共识.现将我们生产大容量注射剂中,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原因和解决办法简述如下.
作者:黄福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导致肢端缺血和周围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并发生感染的足.它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致残致死性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科2003年8月~2005年5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5例,对其发病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素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蚌埠市腹泻病人、动物宿主携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HEC O157:H7)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我市市区和怀远县部分乡镇的现症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牛、羊、猪等)的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富集法进行EHEC O157:H7检测,血清凝集和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5年间共采集各种标本2 955份,检出10株EHEC O157:H7,检出率为0.34%.结论 蚌埠市部分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中存在着EHEC O157:H7感染,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
作者:李杭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尽可能减少院内感染,是构建安全医疗环境的全球性重要课题之一.但长期以来,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不稳定,高学历人才少,开展工作难,解决问题少且不被多数医务人员所认同和理解,与临床、医技科室协作少,科研项目少,没有独立实验室及专业人员,凭手工方式处理监测,统计资料,工作效率质量不高.
作者:邵宜波;马红秋;魏雪芳;张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近年来,结核病在学生中暴发流行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和威胁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1、2].为了了解结核菌在农村小学学生中的感染情况,我们于2005年11月在霍邱县曹庙镇老郢小学学生中开展了结核菌素(PPD)试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朝阳;宣圣义;常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安徽省麻风病基本消灭后的疫情情况及当前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宜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安徽省近年来麻风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当前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展开现状分析.结果 近年来全省每年均有20~40例新发麻风病人,少数县(市)发病率又超出1/10万;麻风防治出现队伍不稳、病人发现困难等诸多问题.结论 应当加强防治人员专业培训,正确宣传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内涵,完善麻风病监测网络,巩固麻风病防治成果.
作者:孟庆联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安徽省全省网络直报疫情,研究网络疫情直报的质量,为提高网络直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EXCEL对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甲乙类传染病网络直报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共报甲乙类传染病150619例.其中2005年1月1日前发病的病人7787例,占报告总数的5.17%.直报疫情卡中未注明填卡医生姓名的占27.61%,而14岁以下未填家长姓名的占16.01%.从医生填直报卡片到审核卡片,平均只需0.33d.结论 网络直报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应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不断完善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尽快出台新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作者:赵佐兰;倪守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一些罕见病原体引起的突发传染病疫情,已经为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域必须要应对的重大问题,成为检验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技术能力的重要指标,如2005年四川等地发生的人感染猪链球菌事件.
作者:徐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怀远县农村饮用水中高氟水的分布情况,地氟病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性,从而给以后的降氟改水工程提供有效的支持.方法 根据《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调查研究,并整理资料.结果 641个行政村中有227个为高水氟村,比例为35.41%,调查的32050名儿童中,患氟斑牙极轻度以上的为3825名,患病率为11.93%,两者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7150,P<0.01.对3 174个水井中小于等于50m的水井的调查中,发现水井深度与水氟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r=-0.9496,t=5.264,P<0.05.男、女氟斑牙的发病差异无显著性χ2=0.2795,P<0.05.沿涡河、淮河的乡镇对高氟村的分布影响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99.86,P<0.01.结论 水氟的高低与氟斑牙的发病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别的不同对氟斑牙的发病没有影响,涡河、淮河两大水系对高氟水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该县的高氟水属富集型浅层高氟地下水.
作者:阙香宝;陈文化;褚永光;张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为了解肥东县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现状,促进医疗机构规范开展消毒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提高消毒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2005年我们组织对全县420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斌;张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