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芜湖市3~6岁儿童血铅含量的研究

俞义平;朱敏

关键词:儿童, 铅中毒, 研究
摘要:目的 了解芜湖市市区3~6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血铅水平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为控制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577名儿童,采左手无名指末梢血,用电极溶出法进行测定,同时家长和老师填写儿童家庭情况及铅中毒相关调查表.结果 577名儿童中,血铅大值为194.44ug/l,小值为0.2 ug/l,平均值为53.94ug/l±34.96,以铅中毒基点100 ug/l为标准,儿童铅中毒患病率为13.34%,男女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年龄组儿童铅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儿童铅中毒与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攻击性、挑食、情绪不稳等有相关性.结论 铅中毒危害儿童健康,损伤儿童智力,引发行为改变.降低铅危害,应从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改善环境,注意平衡营养.各保健部门应定期组织筛查,及早发现,早期干预.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淮南市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调查

    为了掌握淮南市农村居民饮水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地方性砷中毒,我们于2005年4~7月在全市开展了农村饮用水高砷水源筛查工作及病情抽样调查.

    作者:朱盛兰;朱延福;许田凤;朱西;周菊娥;刘枫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安徽省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

    目的 分析安徽省全省网络直报疫情,研究网络疫情直报的质量,为提高网络直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EXCEL对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甲乙类传染病网络直报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共报甲乙类传染病150619例.其中2005年1月1日前发病的病人7787例,占报告总数的5.17%.直报疫情卡中未注明填卡医生姓名的占27.61%,而14岁以下未填家长姓名的占16.01%.从医生填直报卡片到审核卡片,平均只需0.33d.结论 网络直报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应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不断完善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尽快出台新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作者:赵佐兰;倪守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铁路餐(饮)具卫生消毒效果调查分析

    铁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具卫生,直接关系着广大铁路旅客、职工和家属的身体健康,对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及防控食物中毒与其他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铁路餐(饮)具消毒情况,加强餐(饮)具的监督监测与管理,我所于2001年至2005年对辖区内安徽片的公寓、职工食堂、酒店及个体餐饮业的餐(饮)具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火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5例糖尿病足发生原因调查及预防措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导致肢端缺血和周围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并发生感染的足.它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致残致死性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科2003年8月~2005年5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5例,对其发病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素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和查阅相关档案文件等方式对2005年底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铜陵市、县疾病控制中心本科以上学历分别为11.4%和24.0%,高级职称专业人员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的13.0%和4.3%,具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人员分别占编制人数的11.4%和24.0%,科室设置和业务人员配置不太合理.结论 铜陵市疾病控制机构应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引进并培养高素质人才,把人力资源建设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

    作者:王勇;何益新;韩从明;唐雪红;汪道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新建幼儿园施工图纸的卫生学评价

    目的 了解新建幼儿园施工图纸中存在的设计卫生问题,为修订《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或制定《托儿所、幼儿园设计卫生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6~2005年问报送审核、评价的新建幼儿园施工图纸进行卫生学分析.结果 48份图纸中以6~9个班的中型幼儿园为主.在选址上,48所幼儿园都没征询过卫生部门意见.用房设计合格率高的为生活用房,达到62.50%;其他项目合格率均不足50%.仅15份图纸设计了室外游戏场地,占31.25%;已设室外游戏场地的15份图纸中,仅2份面积符合设计要求,占已设图纸的13.33%.结论 新建幼儿园施工图纸的卫生符合率较低.应尽快修订或制定新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卫生规范》.

    作者:李俊;沈华瑾;卢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思考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尽可能减少院内感染,是构建安全医疗环境的全球性重要课题之一.但长期以来,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不稳定,高学历人才少,开展工作难,解决问题少且不被多数医务人员所认同和理解,与临床、医技科室协作少,科研项目少,没有独立实验室及专业人员,凭手工方式处理监测,统计资料,工作效率质量不高.

    作者:邵宜波;马红秋;魏雪芳;张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目的 对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含量测量不确定度进行系统研究,为有效氯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有效氯含量测定方法 以及标准偏差、方和根等统计学方法 .结果 经过计算有效氯含量测量不确定度各分量值,得到m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22,Vst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25,V1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13,V2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15;终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039. 结论 影响有效氯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m和Vst,即基准重铬酸钾质量和样品测量滴定消耗标准滴定液的体积.

    作者:杨雪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旅店业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旅店业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安全套分发使用情况,为指导旅店业有效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AIDS流行率及高危因素各具不同特点的皖北、皖中、皖南的各1个市,随机抽取各档次宾馆、旅社、招待所共36个调查单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旅店业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情况,安全套、宣传材料来源、分发使用及其需求的调查,同时调查612名服务员和206旅客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结果 36家单位中,1/3的宾旅馆没有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有安全套供应/销售的旅店占47.2%.旅店业服务人员核心信息完全知晓率只有10.95%;人住旅客艾滋病核心信息完全知晓率为10.19%;多数旅店服务人员持有艾滋病防治积极态度;48.50%的旅客对旅店放置安全套持积极态度.结论 旅店业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建立由政府多部门合作的旅店业艾滋病防治工作保障机制,动员旅店业服务人员参与预防艾滋病活动,有利于艾滋病防治政策和措施的落实.

    作者:刘志荣;祖光怀;徐剑锋;叶丽新;冷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983~2004年马鞍山市男性胃癌、肺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研究马鞍山市市区男性胃癌、肺癌死亡20多年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变化规律、可能的发展趋势,为胃癌、肺癌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马鞍山市市区居民1983年-2004年胃癌和肺癌死因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9和ICD-10进行分类编码汇总,应用《全国病伤死因汇总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983~2004年马鞍山市市区男性恶性肿瘤、胃癌、肺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66.61/10万、45.83/10万、40.77/10万.胃癌死亡居恶性肿瘤总死亡的第一位;肺癌居第二位.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肺癌已成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在男性当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詹圣伟;卞正平;蔡华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合肥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为解合肥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判定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年合肥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对城乡男女学生形态、机能及运动素质指标、性发育和视力、龋齿、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并与2000年同期资料比较.结果 2005年合肥地区7~18岁城乡男女生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四项指标均有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趋势,且均较2000年有所不同程度增长.男女生身高增长曲线出现两次交叉,体重、胸围两项指标无交叉现象.视力健康状况较2000年下降,而低血红蛋白和龋齿的检出率均较2000年降低.男女生各素质指标较2000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合肥地区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健康指标城乡差异仍然存在,形态指标及性发育提示存在有了生长仅长期变化趋势.学生视力健康和运动素质状况急需改善.

    作者:吴英;张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肥西县急诊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肥西县急诊伤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开展伤害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肥西县县级综合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和乡镇普通卫生院各1所.研究2005年在3所医院急诊室就诊的所有初诊伤害患者.结果 共调查3 009名伤害患者,其中男性1949名(64.77%),女性1060名(35.23%),性别比1.84:1;平均年龄为(34.8±18)岁;职业以农民(48.16%)、学生(20. 97%)和工人(12.33%)为主;伤害多发生于公路/街道、家中和工作场所;时间多集中在上午9~10时和下午2~3时;导致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为跌落(28.05%)、交通事故(26.79%)、钝器伤(21.07%);以意外伤害为主(81.79%).结论 交通伤害、儿童伤害和农民职业伤害已成为肥西县伤害预防控制的重点领域.

    作者:倪良柱;贾尚春;吴守文;傅守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霍邱县老郢小学学生结核菌感染情况调查

    近年来,结核病在学生中暴发流行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和威胁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1、2].为了了解结核菌在农村小学学生中的感染情况,我们于2005年11月在霍邱县曹庙镇老郢小学学生中开展了结核菌素(PPD)试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朝阳;宣圣义;常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64例隧道工矽肺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隧道工矽肺的死亡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尘肺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铁路工程施工企业1963-2004年间确诊的489例隧道矽肺(死亡164例,现患325例)按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建立尘肺病例卡,使用Access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89例隧道工矽肺死亡164例,全死因病死率33.54%,平均死亡年龄63.26岁,随死亡年代的延长而延长(P<0.01);合并结核矽肺病死率(55.24%)明显高于单纯矽肺病死率(27.60%)(P<0.01);肺心病、肺癌、尘肺、肺结核、肺炎构成隧道工矽肺前五位死因.结论 应加强隧道工呼吸系统疾病的职业健康监护.

    作者:赵贤青;王君峰;黄秀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子宫捆绑术处理剖宫产术中出血临床观察

    剖宫产术中出血渐成为产科常见并发症.出血原因主要为顽固性宫缩乏力[1].我院自2003年开始采用子宫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子宫收缩乏力性大出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文晖;张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阜阳市餐饮业餐具消毒状况调查

    餐具消毒是餐饮业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控制肠道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全面了解我市餐饮业餐具消毒状况,2005年12月阜阳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对全市79家等级餐饮单位进行了餐具消毒效果监测.本文对监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提高餐具消毒合格率的有效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丽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406例狂犬病暴露者流行病学监测分析

    近年来,我县被动物咬伤就诊者不断增多.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给人群提供防范措施,本文对2001年4~8月份406例被动物咬伤就诊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红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两种消毒液处理儿童Ⅲ度狗咬伤引起疼痛分析

    被可疑疯动物咬伤、抓伤后,伤口的首次处理是预防狂犬病重要的一个环节.临床上常用20%肥皂水清洗伤口.但有些儿童忍受不了疼痛,拒绝清洗或清洗不彻底而引发危险.现对两种消毒液处理235例儿童Ⅲ度狗咬伤口引起的疼痛进行分析.

    作者:毕凤桂;黄兴琼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起由溶藻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溶藻弧菌是海水中常见的一类弧菌,在食品中特别是海产品中的数量远比副溶血弧菌为多,它的检出以前被认为与食物中毒无关[1].溶藻弧菌可经创面感染人体引起蜂窝组织炎,游泳者中耳炎,甚至引起败血症等肠道外感染.

    作者:华玲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芜湖市3~6岁儿童血铅含量的研究

    目的 了解芜湖市市区3~6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血铅水平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为控制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577名儿童,采左手无名指末梢血,用电极溶出法进行测定,同时家长和老师填写儿童家庭情况及铅中毒相关调查表.结果 577名儿童中,血铅大值为194.44ug/l,小值为0.2 ug/l,平均值为53.94ug/l±34.96,以铅中毒基点100 ug/l为标准,儿童铅中毒患病率为13.34%,男女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年龄组儿童铅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儿童铅中毒与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攻击性、挑食、情绪不稳等有相关性.结论 铅中毒危害儿童健康,损伤儿童智力,引发行为改变.降低铅危害,应从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改善环境,注意平衡营养.各保健部门应定期组织筛查,及早发现,早期干预.

    作者:俞义平;朱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