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配制灭菌制剂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

黄福新

关键词:灭菌制剂, 配制, 影响因素
摘要:灭菌制剂是临床用于调整人体内水、电解质、糖、蛋白质代谢和扩充血容量的一类供静脉用的大容量注射剂,用量大,质量要求严.输液中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已被人们所共识.现将我们生产大容量注射剂中,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原因和解决办法简述如下.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捆绑术处理剖宫产术中出血临床观察

    剖宫产术中出血渐成为产科常见并发症.出血原因主要为顽固性宫缩乏力[1].我院自2003年开始采用子宫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子宫收缩乏力性大出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文晖;张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安徽省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

    目的 分析安徽省全省网络直报疫情,研究网络疫情直报的质量,为提高网络直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EXCEL对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甲乙类传染病网络直报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共报甲乙类传染病150619例.其中2005年1月1日前发病的病人7787例,占报告总数的5.17%.直报疫情卡中未注明填卡医生姓名的占27.61%,而14岁以下未填家长姓名的占16.01%.从医生填直报卡片到审核卡片,平均只需0.33d.结论 网络直报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应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不断完善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尽快出台新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作者:赵佐兰;倪守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阜阳市餐饮业餐具消毒状况调查

    餐具消毒是餐饮业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控制肠道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全面了解我市餐饮业餐具消毒状况,2005年12月阜阳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对全市79家等级餐饮单位进行了餐具消毒效果监测.本文对监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提高餐具消毒合格率的有效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丽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起由溶藻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溶藻弧菌是海水中常见的一类弧菌,在食品中特别是海产品中的数量远比副溶血弧菌为多,它的检出以前被认为与食物中毒无关[1].溶藻弧菌可经创面感染人体引起蜂窝组织炎,游泳者中耳炎,甚至引起败血症等肠道外感染.

    作者:华玲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5例糖尿病足发生原因调查及预防措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导致肢端缺血和周围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并发生感染的足.它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致残致死性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科2003年8月~2005年5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5例,对其发病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素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基本消灭麻风病后麻风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分析安徽省麻风病基本消灭后的疫情情况及当前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宜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安徽省近年来麻风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当前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展开现状分析.结果 近年来全省每年均有20~40例新发麻风病人,少数县(市)发病率又超出1/10万;麻风防治出现队伍不稳、病人发现困难等诸多问题.结论 应当加强防治人员专业培训,正确宣传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内涵,完善麻风病监测网络,巩固麻风病防治成果.

    作者:孟庆联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蚌埠市2000~2005年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蚌埠市腹泻病人、动物宿主携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HEC O157:H7)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我市市区和怀远县部分乡镇的现症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牛、羊、猪等)的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富集法进行EHEC O157:H7检测,血清凝集和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5年间共采集各种标本2 955份,检出10株EHEC O157:H7,检出率为0.34%.结论 蚌埠市部分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中存在着EHEC O157:H7感染,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

    作者:李杭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94例精神疾病司法复核鉴定案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近三年安徽省精神疾病司法复核鉴定案例.方法 选取2003年以来在我中心进行精神疾病司法复核鉴定的大部分病例,共94例.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检验方法 主要采用配对设计下多组资料频数分布的λ2检验.结果 在复核鉴定案例中,以男性、青壮年、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和无业者为多,涉及案件类型以杀人、伤害、强奸和民事纠纷等社会危害较大的案件为主,公安机关提交的复核鉴定案例较多;在鉴定结论 中,精神分裂症占绝大多数,与首次鉴定结论 比较,表现为首次鉴定以人格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较多,在责任能力评定时,限定责任能力评判较少.结论 对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各级鉴定机构应当特别慎重,如果存在疑异,提请复核鉴定是有必要的.

    作者:王克明;陶领知;吴兰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肥西县急诊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肥西县急诊伤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开展伤害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肥西县县级综合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和乡镇普通卫生院各1所.研究2005年在3所医院急诊室就诊的所有初诊伤害患者.结果 共调查3 009名伤害患者,其中男性1949名(64.77%),女性1060名(35.23%),性别比1.84:1;平均年龄为(34.8±18)岁;职业以农民(48.16%)、学生(20. 97%)和工人(12.33%)为主;伤害多发生于公路/街道、家中和工作场所;时间多集中在上午9~10时和下午2~3时;导致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为跌落(28.05%)、交通事故(26.79%)、钝器伤(21.07%);以意外伤害为主(81.79%).结论 交通伤害、儿童伤害和农民职业伤害已成为肥西县伤害预防控制的重点领域.

    作者:倪良柱;贾尚春;吴守文;傅守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合肥市学生网吧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探讨网吧上网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提供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方法 以合肥市10所大学附近30家网吧的1145网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 应用SASl2.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上网的青年学生中总发病率49.34%;发病的易感因素主要有电脑硬件上有致病微生物,上网后不立即洗手、勤换衣,网吧长时间不清洁、消毒;长时间上网对青年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社会、学校和和青年学生需共同努力,以预防为主,重视网吧流行病传播的途径,减少青年学生因上网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徐国胜;潘利华;夏富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影响配制灭菌制剂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

    灭菌制剂是临床用于调整人体内水、电解质、糖、蛋白质代谢和扩充血容量的一类供静脉用的大容量注射剂,用量大,质量要求严.输液中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已被人们所共识.现将我们生产大容量注射剂中,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原因和解决办法简述如下.

    作者:黄福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合肥市1983~2005年食物中毒发病情况分析

    探索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特征,总结分析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可以为预防食物中毒,制定安全有效的食物中毒监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1983-2005年合肥市食物中毒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修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泾县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应急系统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应急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及缺陷.为此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将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应急系统的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之一.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就我县公共卫生安全现状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应急系统的建设谈如下看法.

    作者:程丽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合肥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为解合肥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判定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年合肥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对城乡男女学生形态、机能及运动素质指标、性发育和视力、龋齿、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并与2000年同期资料比较.结果 2005年合肥地区7~18岁城乡男女生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四项指标均有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趋势,且均较2000年有所不同程度增长.男女生身高增长曲线出现两次交叉,体重、胸围两项指标无交叉现象.视力健康状况较2000年下降,而低血红蛋白和龋齿的检出率均较2000年降低.男女生各素质指标较2000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合肥地区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健康指标城乡差异仍然存在,形态指标及性发育提示存在有了生长仅长期变化趋势.学生视力健康和运动素质状况急需改善.

    作者:吴英;张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芜湖市3~6岁儿童血铅含量的研究

    目的 了解芜湖市市区3~6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血铅水平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为控制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577名儿童,采左手无名指末梢血,用电极溶出法进行测定,同时家长和老师填写儿童家庭情况及铅中毒相关调查表.结果 577名儿童中,血铅大值为194.44ug/l,小值为0.2 ug/l,平均值为53.94ug/l±34.96,以铅中毒基点100 ug/l为标准,儿童铅中毒患病率为13.34%,男女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年龄组儿童铅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儿童铅中毒与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攻击性、挑食、情绪不稳等有相关性.结论 铅中毒危害儿童健康,损伤儿童智力,引发行为改变.降低铅危害,应从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改善环境,注意平衡营养.各保健部门应定期组织筛查,及早发现,早期干预.

    作者:俞义平;朱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406例狂犬病暴露者流行病学监测分析

    近年来,我县被动物咬伤就诊者不断增多.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给人群提供防范措施,本文对2001年4~8月份406例被动物咬伤就诊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红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防范罕见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疫情

    一些罕见病原体引起的突发传染病疫情,已经为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域必须要应对的重大问题,成为检验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技术能力的重要指标,如2005年四川等地发生的人感染猪链球菌事件.

    作者:徐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肥东县医疗机构2005年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肥东县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现状,促进医疗机构规范开展消毒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提高消毒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2005年我们组织对全县420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斌;张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目的 对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含量测量不确定度进行系统研究,为有效氯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有效氯含量测定方法 以及标准偏差、方和根等统计学方法 .结果 经过计算有效氯含量测量不确定度各分量值,得到m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22,Vst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25,V1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13,V2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15;终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039. 结论 影响有效氯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m和Vst,即基准重铬酸钾质量和样品测量滴定消耗标准滴定液的体积.

    作者:杨雪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合肥市食堂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研究合肥市食堂卫生现状,为进一步做好监督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制定统一的调查方案,对3县4区范围内分布的集体食堂,包括学校食堂、工地食堂和单位职工食堂,采取现场检查、查阅资料和现场采样等多种方法 对食堂卫生状况进行监督监测.结果 共检查食堂581家.498家集体食堂中87.75%设置有专职或者兼职卫生管理员.学校食堂和单位职工食堂整体卫生状况明显好于工地食堂.学校食堂中以中小学食堂检查的各项卫生指标达标率低.结论 应将经营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员的资质审查作为卫生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工地食堂的卫生监督重点应放在对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证和食品采购索证方面.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将餐饮业卫生监督的重心放在广大的农村学校.

    作者:童英;李玉芝;石艳;王梓君;丁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