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晖;张曦
铁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具卫生,直接关系着广大铁路旅客、职工和家属的身体健康,对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及防控食物中毒与其他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铁路餐(饮)具消毒情况,加强餐(饮)具的监督监测与管理,我所于2001年至2005年对辖区内安徽片的公寓、职工食堂、酒店及个体餐饮业的餐(饮)具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火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溶藻弧菌是海水中常见的一类弧菌,在食品中特别是海产品中的数量远比副溶血弧菌为多,它的检出以前被认为与食物中毒无关[1].溶藻弧菌可经创面感染人体引起蜂窝组织炎,游泳者中耳炎,甚至引起败血症等肠道外感染.
作者:华玲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导致肢端缺血和周围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并发生感染的足.它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致残致死性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科2003年8月~2005年5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5例,对其发病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素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为加强铁路辖区餐饮业食品安全工作,确定其食品卫生风险度、信誉度水平及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监督重点和监督频次,从2004年3月开始,安徽铁路卫生监督所初步在本辖区的大中型餐饮业中推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现将实施情况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孟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和查阅相关档案文件等方式对2005年底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铜陵市、县疾病控制中心本科以上学历分别为11.4%和24.0%,高级职称专业人员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的13.0%和4.3%,具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人员分别占编制人数的11.4%和24.0%,科室设置和业务人员配置不太合理.结论 铜陵市疾病控制机构应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引进并培养高素质人才,把人力资源建设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
作者:王勇;何益新;韩从明;唐雪红;汪道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肥西县急诊伤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开展伤害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肥西县县级综合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和乡镇普通卫生院各1所.研究2005年在3所医院急诊室就诊的所有初诊伤害患者.结果 共调查3 009名伤害患者,其中男性1949名(64.77%),女性1060名(35.23%),性别比1.84:1;平均年龄为(34.8±18)岁;职业以农民(48.16%)、学生(20. 97%)和工人(12.33%)为主;伤害多发生于公路/街道、家中和工作场所;时间多集中在上午9~10时和下午2~3时;导致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为跌落(28.05%)、交通事故(26.79%)、钝器伤(21.07%);以意外伤害为主(81.79%).结论 交通伤害、儿童伤害和农民职业伤害已成为肥西县伤害预防控制的重点领域.
作者:倪良柱;贾尚春;吴守文;傅守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为了解肥东县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现状,促进医疗机构规范开展消毒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提高消毒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2005年我们组织对全县420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斌;张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为解合肥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判定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年合肥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对城乡男女学生形态、机能及运动素质指标、性发育和视力、龋齿、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并与2000年同期资料比较.结果 2005年合肥地区7~18岁城乡男女生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四项指标均有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趋势,且均较2000年有所不同程度增长.男女生身高增长曲线出现两次交叉,体重、胸围两项指标无交叉现象.视力健康状况较2000年下降,而低血红蛋白和龋齿的检出率均较2000年降低.男女生各素质指标较2000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合肥地区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健康指标城乡差异仍然存在,形态指标及性发育提示存在有了生长仅长期变化趋势.学生视力健康和运动素质状况急需改善.
作者:吴英;张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新建幼儿园施工图纸中存在的设计卫生问题,为修订《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或制定《托儿所、幼儿园设计卫生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6~2005年问报送审核、评价的新建幼儿园施工图纸进行卫生学分析.结果 48份图纸中以6~9个班的中型幼儿园为主.在选址上,48所幼儿园都没征询过卫生部门意见.用房设计合格率高的为生活用房,达到62.50%;其他项目合格率均不足50%.仅15份图纸设计了室外游戏场地,占31.25%;已设室外游戏场地的15份图纸中,仅2份面积符合设计要求,占已设图纸的13.33%.结论 新建幼儿园施工图纸的卫生符合率较低.应尽快修订或制定新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卫生规范》.
作者:李俊;沈华瑾;卢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为了掌握淮南市农村居民饮水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地方性砷中毒,我们于2005年4~7月在全市开展了农村饮用水高砷水源筛查工作及病情抽样调查.
作者:朱盛兰;朱延福;许田凤;朱西;周菊娥;刘枫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为了及时掌握市区管网末梢水的水质卫生状况,消除卫生隐患,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我们每个月都对市区设立的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现将2004年4月至2005年12月黄山市自来水管网末梢水监测的结果予以分析,为更好地加强水质卫生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
作者:程韶光;许珺;程鹏;冯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一些罕见病原体引起的突发传染病疫情,已经为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域必须要应对的重大问题,成为检验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技术能力的重要指标,如2005年四川等地发生的人感染猪链球菌事件.
作者:徐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近年来,我县被动物咬伤就诊者不断增多.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给人群提供防范措施,本文对2001年4~8月份406例被动物咬伤就诊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红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对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含量测量不确定度进行系统研究,为有效氯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有效氯含量测定方法 以及标准偏差、方和根等统计学方法 .结果 经过计算有效氯含量测量不确定度各分量值,得到m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22,Vst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25,V1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13,V2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015;终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039. 结论 影响有效氯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m和Vst,即基准重铬酸钾质量和样品测量滴定消耗标准滴定液的体积.
作者:杨雪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应急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及缺陷.为此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将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应急系统的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之一.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就我县公共卫生安全现状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应急系统的建设谈如下看法.
作者:程丽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摇头丸的主要成分是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MA),在结构上类似甲基苯丙胺(冰毒)和致幻剂麦司卡林(mescaline),具有中枢神经兴奋,致幻作用和共鸣(不能自控地易受外界诱导的过激行为),能诱导快感,提高自信,增加爆发力[1].其和甲基苯丙胺是其中常被滥用的物质.
作者:郑爱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网吧上网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提供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方法 以合肥市10所大学附近30家网吧的1145网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 应用SASl2.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上网的青年学生中总发病率49.34%;发病的易感因素主要有电脑硬件上有致病微生物,上网后不立即洗手、勤换衣,网吧长时间不清洁、消毒;长时间上网对青年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社会、学校和和青年学生需共同努力,以预防为主,重视网吧流行病传播的途径,减少青年学生因上网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徐国胜;潘利华;夏富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霍山县肺结核病人发现现状,评价霍山县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效果.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2~2005年霍山县结核病季报表、年报表及相关资料.结果 4年来全县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926例,涂阳病人477例,其中新发涂阳病人315例.可疑肺结核病人就诊率从2002年0.95‰上升到2005年的2.46‰,涂阳登记率从2002年的17.22/10万上升到2005年的51.95/10万.结论 2002~2005年霍山县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逐年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是成功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结果 .
作者:唐恒发;易成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安徽省全省网络直报疫情,研究网络疫情直报的质量,为提高网络直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EXCEL对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甲乙类传染病网络直报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共报甲乙类传染病150619例.其中2005年1月1日前发病的病人7787例,占报告总数的5.17%.直报疫情卡中未注明填卡医生姓名的占27.61%,而14岁以下未填家长姓名的占16.01%.从医生填直报卡片到审核卡片,平均只需0.33d.结论 网络直报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应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不断完善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尽快出台新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作者:赵佐兰;倪守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探索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特征,总结分析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可以为预防食物中毒,制定安全有效的食物中毒监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1983-2005年合肥市食物中毒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修寿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