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肥市妇幼卫生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

吴海燕

关键词:妇幼卫生, 信息化
摘要:妇幼卫生属于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促进和提高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区域综合竞争的实力,其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1].妇幼信息化是发展妇幼事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妇幼保健工作和社会服务能力不可缺少的手段;是当前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的需要[2].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妇幼卫生服务与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和调整实践的过程.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鼠带毒指数预测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的探讨

    目的 探讨用鼠带毒指数预测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的科学性,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试行)》进行监测,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x2检验方法对2005~2012年安徽省人间和鼠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率与带毒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安徽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点的平均发病率为0.523/10万,非监测点发病率为0.215/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鼠带毒指数与人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带毒指数=0.010 +0.087×发病率,预测2013年监测点发病率为0.676/10万,95%的可信区间[0.642/10万,0.709/10万],实际值为0.689/10万.结论 根据鼠带毒指数预测人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水平具有可靠性,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的预测预警提供参考.

    作者:李青;史永林;刘红;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歙县桂林镇竦口村2013年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感染情况调查报告

    土源性线虫(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在安徽省分布广泛,感染人数众多,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1].为了解桂林镇竦口村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感染情况,2013年10月对竦口村904名村民,依据《安徽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进行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新三;张杜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芜湖市2009~2013年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芜湖市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饮用水的卫生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通过设立监测点,采集市政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自备水厂与末梢水水样,共1 637份水样,主要分析指标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细菌总数,比较不同类别的供水系统水质微生物污染状况.结果 5年共采集饮用水样品1 637份,总合格率为81.00%.各年度的合格率分别为88.00%、85.31%、73.33%、82.22%、76.67%,各年度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1,P<0.01).在各类被检测的水质样品中,市政水厂出厂水合格率高,为100.00%;其次为市政水厂末梢水,为97.27%;自备水厂出厂水合格率低,仅为64.20%;自备水厂与市政水厂出厂水间合格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02,P<0.01),自备水厂与市政水厂末梢水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21,P<0.01);自备水厂出厂水和末梢水合格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P>0.05);二次供水合格率与市政管网末梢水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8,0.01 <P <0.05),地下蓄水池水与楼顶水箱水合格率间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P>0.05).结论 芜湖市市区生活饮用水水质消毒效果总体很好,但自备水厂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水平依然不高,存在介水传播传染病较大的风险.

    作者:张艳;王毅;查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芜湖市H7N9禽流感病毒外环境监测报告

    H7N9型禽流感此前只发现禽类之间流行传播,一般不传染给人.但是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传播于人的案例,而且致病力极强,很快就发展为重症肺炎继而呼吸衰竭而死亡,此病毒在随后两个月内感染人群从华东地区扩散到全国11个省份,至2013年5月31号,全国已确诊131人,39人死亡,78人痊愈,给人类生命造成很大的破坏力[1].

    作者:王共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试探用T-SQL语言创建传染病统计报表

    目的 利用传染病日常监测数据通过T-SQL语言生成传染病统计报表.方法 采用案例驱动方法解析如何使用数据库T-SQL语言强大功能来实现传染病统计报表的创建.结果 编制以合肥市、芜湖市及其行政区为例的具有通用性的传染病统计程序代码,所有SQL代码在MS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平台测试通过.结论 T-SQL语言适合公共卫生日常数据的管理和统计分析,特别是在更接近原始数据的层面上开展数据管理具有灵活性和易用性.

    作者:王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由某中医诊所违法执业案引起的思考

    中西医并重是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之一,国家各个时期的政策文件均支持中医、鼓励使用中西医结合,但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中医科和内科、外科、妇科等诊疗科目一样,都是并列的一级诊疗科目,而中医科诊疗科目下,也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甚至急诊科等二级科目.如何在医疗市场日常监督管理中区分这些一级科目和中医科下的二级科目,加强对中医诊所规范开展诊疗活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安全,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马荣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黄山市不同人群免费妇幼保健服务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黄山市不同目标人群对妇幼保健服务知晓情况,探索妇幼保健服务模式.方法 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个乡镇和4个社区,有效调查不同人群1 599人,面对面问卷调查妇幼保健服务知晓情况并分析.结果 婚检项目知晓率为60.6%,其他项目人群知晓率均不高,其中新筛和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项目仅为21.6%和15.9%;目标人群对近期接受过的服务知晓率相对高于其他人群;≥35岁年龄组人群知晓率低于其他年龄组人群;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知晓率较低;两癌筛查知晓率城区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黄山市各类人群妇幼保健服务知晓率总体偏低.

    作者:黄燕;吴峥峥;陈月玲;余学洁;刘阁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合肥市妇幼卫生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

    妇幼卫生属于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促进和提高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区域综合竞争的实力,其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1].妇幼信息化是发展妇幼事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妇幼保健工作和社会服务能力不可缺少的手段;是当前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的需要[2].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妇幼卫生服务与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和调整实践的过程.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歙县村医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

    歙县从2009年开始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制度,对村卫生室实行以“八统一、两独立”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管理,基本实现了每个行政村设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并有村医执业的目标.截止2013年6月30日,有村医执业的村卫生室共217所、村卫生所77所.

    作者:余金东;刘磊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Excel VBA在食品采样信息处理及饮用水检测结果统计中的应用

    食品卫生与饮用水卫生是公共卫生科的两项主要工作内容.自从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以来,食品样品采集及样品信息处理过程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工作内容,且食品样品采集覆盖全年12个月.食品样品采集按照国家下发的监测方案[1]进行,各省在国家整体监测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监测方案.食品样品采集完成后的样品信息处理,包括样品基本信息及检测结果信息.

    作者:裴德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93例疫苗迟种漏种原因分析与对策

    预防接种是预防相关传染病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疫苗迟漏种现象常有发生,影响免疫效果,本文旨在调查了解造成漏种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不断提高疫苗接种率.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通过2014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发现的93例迟漏种儿童,以电话方式对儿童家长进行迟漏种原因调查.

    作者:李法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我国蜚蠊化学防制技术研究概述

    蜚蠊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俗称蟑螂.目前,全世界的蜚蠊共有5 000多种,我国有252种,蜚蠊有家栖和野栖两类,野栖种类占绝大多数,生活于室内的种类不到1%,与人类关系密切,是重点研究防制的对象.其中,我国室内蜚蠊有6科11属20种[1].蜚蠊是重要的卫生害虫,携带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等多种肠道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2]以及寄生虫及虫卵[3],能够传播多种疾病.

    作者:张家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总砷的不确定度评定

    原子荧光法测定微量砷具有灵敏度高,简便易行,重现性好的特点,已成为砷含量分析的首选方法.CNAS-CL07明确指出,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用户有要求时,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当测定方法中有规定时和CNAS有要求时,检测报告必须提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作者:张克梅;袁明珠;赵伟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亳州市卫生监督人员现状分析

    卫生监督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是决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了解和掌握卫生监督人员的状况,对于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监督机构整体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亳州市卫生监督人员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鲁雪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建立城市住宅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网络初探

    当前,黄山市基层卫生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了看病便捷、优质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卫生民生工程更是惠顾千家万户,基层卫生工作深得民心.基层卫生得到了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农村和城镇社区居民医疗卫生的需求.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健康需求不断提升,并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特点,进一步加剧了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与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了改善,但群众身边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却面临着短缺.

    作者:王海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工作场所生产性粉尘危害作业分级在某热电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某燃煤电厂工作场所生产性粉尘危害作业分级,为判定该建设项目粉尘危害严重程度和企业粉尘防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调查,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生产性粉尘接触岗位,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标准对工作场所生产性粉尘进行作业分级.结果 除灰渣系统巡检岗位粉尘作业结果为Ⅰ级,燃运系统巡检岗位、脱硫系统巡检岗位和电焊作业岗位的粉尘作业分级为0级.结论 企业应对灰库、气化风机、干式碎渣机的防护设施进行检修,改善除灰渣系统作业环境,加强粉尘治理.

    作者:殷春许;陈葆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芜湖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分析

    目的 了解芜湖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现状及其人口和地理分布的公平性.方法 对芜湖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建筑面积、常用设备种类、公卫服务经费等配置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并根据其覆盖人口和地理面积,应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测算公平性.结果 2012年305家被调查机构共有在职人员3 690人,以30~50岁、大专及以下学历、初级职称为主,建立公共卫生服务团队432个,公卫服务专职人员737人,服务覆盖人口312.4万人,覆盖地理面积3 606.2km2.机构平均建筑面积为724.6m2,常用设备种类齐全率为65.5%,人均补助公卫服务经费24.5元.机构在职人员、公卫服务专职人员、建筑面积、常用设备种类、公卫服务经费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06、0.04、0.07、0.03、0.10;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5、0.34、0.25、0.28、0.18.结论 芜湖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服务资源按人口和地理面积配置均较公平,但仍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

    作者:吴忠恕;程周祥;王睿;芮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IS0 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疾控中心计算机网络管理中的应用

    IS0 9001是由全球第一个质量管理体系标准BS 5750(BSI撰写)转化而来的,IS0 9001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成熟的质量框架,全球有161个国家/地区的超过75万个组织正在使用这一框架.ISO9001不仅为质量管理体系,也为总体管理体系设立了标准.它帮助各类组织通过客户满意度的改进、员工积极性的提升以及持续改进来获得成功.

    作者:季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检测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方法探讨

    过氧化苯甲酰作为一种面粉改良剂,能改善面粉的口感,提高面粉的筋力和色泽,而被广泛使用.过氧化苯甲酰是强氧化剂,其化学性质不稳定,能不断氧化小麦粉中的共扼双键,使小麦粉变白.其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需经肝脏进行代谢,长期食用后,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作者:吴泽玉;陈菊移;吴泽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芜湖市2007~2013年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农药中毒是指在接触农药过程中,农药进入机体的量超过了正常人的大耐受量,使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引起机体生理失调和病理改变,表现出一系列的中毒症状.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药的品种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农药中毒已成为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通过收集芜湖市2007~2013年报告的农药中毒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控制或减少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制定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曹伟;林超;吕建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