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附28例分析)

邓晓军;李振洪;黄一成;许景洪

关键词:肝癌, 门静脉癌栓, 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8例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主支癌栓患者分3组.10例行肝 切除+门静脉取栓+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栓塞及生物治疗(A组);12例行肝动脉、门静脉 双灌注化疗栓塞及生物治疗(B组);6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C组).结果:A组效果优,1、2年生存率均为100%,3年生存率50%,4年生 存率20%,5年生存率10%,B组1年生存率为58.3%,2年生存率为0;C组1年生存率为16%,2 年生存率为0.结论:肝切除+门静脉取癌栓+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栓塞+生物 治疗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的有效方法.而术后坚持定期经泵行区域性灌注化疗、生物治疗对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74例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转归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转归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分析1989年1月至1999年7 月我科收治的74例ARF患儿的特点,分析ARF的原发病、临床表现、化验指标和治疗用药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周春;李铭芳;农玉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6例

    目的:报告使用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情况.方法:气管内插管全麻和肝素抗凝下,使用Seldinger's技术,经Tr acker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结果:成功栓塞26例31个颅内动脉瘤,其中27个为100%栓塞,3个 为95%,1个为90%.3个95%栓塞均为宽颈动脉瘤.1个90%栓塞者,为Hunt分级Ⅳ级,存在 严重脑血管痉挛,经解痉治疗效果不好,而放弃继续栓塞.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GDC是栓塞颅内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具有安全可靠、效果确 切,适合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尤其适合栓塞危险性较大的动脉瘤.

    作者:肖绍文;Luc Picard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34例临床分析

    随着急性白血病(AL)化疗的进展,该病的完全缓解(CR)率明显提高,生存期延长,中枢 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作者:岑洪;张国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血液恶性肿瘤免疫相关指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A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初诊 化疗前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变化情况.方法:对15例AL患者及26例NHL患者用单克隆抗体APAAP法检测T细胞 亚群(CD+2、CD+4、CD+8),用免疫单扩散定量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 M,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L组与NHL组间各项指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中的CD +2、CD+4及CD+4/CD+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AL组及NHL组的IgM 亦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AL及NHL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受损,较正常人的免疫水平降低.

    作者:李永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B超对稽留流产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进一步探讨B超对稽留流产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日本EUB-305型 B超诊断仪,对25例稽留流产病人于充 盈膀胱后检查子宫、附件.结果:25例病人子宫均比孕周小,宫内回声归纳为三种类型:①空囊型(本组 10例);②类似水泡状胎块型(本组8例);③杂乱回声型(本组7例).结论:对稽留流产的病人B超不仅可排除异位妊娠及葡萄胎,并可 早期了解胎死宫内的情况,避免了盲目性的保胎或人工流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雪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电话传送心电图监测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电话传送心电图检测(Transtelepomic Electroca rdiographic Monitoring,TTM)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同步检测97例心肌缺血患者的常规心电图(ECG)、电话传送心 电图(TTM),调整后者的监测电极与ECG的电极部位完全相同,判断二者的S-T、T缺血变化.结果:ECG发现97例典型S-T、T心肌缺血患者,TTM有90例相同变化 (敏感性92.5%),另检测31例ECG无S-T、T心肌缺血的患者,TTM亦无改变(特异性100%).结论:TTM对心肌缺血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确切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晓明;庞振瑶;黄群英;梁凌;蒋小菊;刘卫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综合治疗(附89例分析)

    腰腿痛的患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上较常见,我们应用综合疗法治疗89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康霖;毛容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恶化43例临床分析

    1995~1998年我院共收治轻型颅脑损伤病人487例,其中有43例(8.6%)出现恶化.现对 其临床特征、放射学资料及与恶化有关的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叶云飞;江文;梁路生;陈德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体会(附42例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腹部外科三大危重病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此病临床表现凶险,疗程长,并发症多,费用高,死亡率高.

    作者:莫瑞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没食子酰表没食子儿茶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目的:了解没食子酰表没食子儿茶素(EGCG)抗肿瘤作用.方法:用小鼠肉瘤180(S-180)、小鼠肝癌(Hep)为瘤株,对EGCG进 行体内外抗肿瘤药效试验和观察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结果:EGCG灌胃80、40mg/kg·d-1,连续7 d,对小鼠移植性S-180实体瘤有明显抑制作用;80 mg/kg·d-1可延长Hep腹水癌小鼠生命;160、80、40、20 mg/L的EGCG对S-180和Hep瘤细胞的体外存活有明显抑制;160、80、40、20、10mg/L的EGCG可完全或部分灭活Hep瘤苗;除10mg/L浓度组外,其余各浓度组亦可部分灭活S-180瘤苗;80、40 mg/kg可增加荷瘤小鼠胸腺重量.结论:EGCG在实验条件下有一定抗肿瘤作用,能延缓免疫器官衰退.

    作者:梁钢;黄仁彬;黄志明;符麟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 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0例正常人、30例良性肿瘤及180 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sIL-2R水平进行测定.结果:①正常人和良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低,恶性肿瘤患 者明显升高,与正常人及良性肿瘤患者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②sIL-2R 水平与临床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处于Ⅲ、Ⅳ期的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 Ⅰ、Ⅱ期肿瘤患者(P<0.01);③65例恶性肿瘤患者经手术切除及综合治疗后血清sIL- 2R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及良性肿瘤患者,并与病情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

    作者:谢裕安;罗小玲;梁安民;吴继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蝮蛇毒中类狼疮抗凝蛋白体内抗凝作用的研究

    目的:从中国产蝮蛇蛇毒中分离纯化电泳纯度的类狼疮抗凝蛋白,研究其对动物体内的抗凝作用及机制.方法:测定蝮蛇毒中类狼疮抗凝蛋白对新西兰白兔的活化部分凝血 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的影响;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对大鼠静脉血栓和 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以及类狼疮抗凝蛋白的溶血性试验.结果:类狼疮抗凝蛋白能显著地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 时间,明显地抑制静脉血栓的形成,无溶血作用.结论:类狼疮抗凝蛋白具有体内抗凝血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干扰磷脂有关.

    作者:杨斌;黎肇炎;陈美芳;班建东;黄君度;林发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多种农药联合中毒致多器官损害并阿托品依赖现象1例

    患者男,24岁,因喷洒农药后头晕、呕吐、尿少3 d入院.3 d前喷洒农药(联合甲胺磷 、敌百虫、杀虫双、敌杀死4种农药)时不慎倾倒沾污颈项、背及胸部皮肤,次日上午出现头 晕头痛、恶心呕吐、解烂便,下午畏寒发热、大汗、胸闷心悸,第3天出现尿少急诊入院,病后第2天外院应用过输液及阿托品(剂量不详)治疗.

    作者:宋观志;钟国强;周晓敏;邓家强;唐尔闻;李则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维生素B1、B12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挫伤的应用

    目的:探讨维生素B1、B12 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挫伤的应用.方法:将528例甲状腺手术中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34例患者分为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手术中喉返神经旁组织浸润注射维生素B1、B12的方法 处理,对照组手术中未行任何处理.术后通过临床观察及间接喉镜检查会咽、双侧声带运动,判定喉返神经功能性麻痹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术后喉返神经功能性麻痹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11.1%,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甲状腺术中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经喉返神经旁组织浸润 注射维生素B1、B12的方法处理,能减少甲状腺术后喉返神经功能性麻痹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伟;颜献辉;许坚;莫立根;张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直肠粘膜遮盖术治疗直肠前庭瘘24例

    直肠前庭瘘是女性肛门直肠畸形的一种类型,治疗不当常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我院19 93~1999年5月采用经肛门直肠粘膜遮盖术修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建雄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45例老年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外科治疗

    出血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大出血是其重要死亡原因之一.现总结1982~1998 年我科收治的45例老年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外科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周任;韦家声;全乔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阴道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应用

    阴道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为一种新术式,不作腹壁切口,不干扰腹腔脏器,肠蠕动恢复 快,进食早,身体机能恢复快,明显优于经腹手术的术式.1996年3月至1998年4月我院共行此术式手术22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丹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35例分析

    1996年7月至1998年4月我院采用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5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荣金;王文章;蒋基明;陈荣兴;陈月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改良划线模型垂直双蒂法巨乳缩小术8例分析

    垂直双蒂法是常用的乳房缩小术式,即往常用魏斯氏标准模型进行术前设计[1],但是这种设计不能因人而异地做到量化处理.

    作者:唐哲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疟疾22例临床分析

    疟疾(Malaria)在非洲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当地人民的健康.但有关妊娠合并疟疾报 道不多,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笔者在非洲科摩罗联盟莫埃利岛丰波尼中心医院工作期间,共收治了22例妊娠合并疟疾患者,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仁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