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粹
目的 分析一起学校甲型肝炎暴发疫情的特点和流行原因,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疫情性质,对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进行分析,探讨暴发疫情的原因.结果 某中学共发生甲型肝炎病例49例,罹患率1.12%,均为高三学生;寄宿生46例,通读生3例.发病高峰期为2月17~19日,占发病总数的32.65%;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以发热、纳差、巩膜(皮肤)黄染、尿黄、恶心呕吐为主,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在寝室内、教室寝室外饮用直饮水是甲型肝炎患病的危险因素.采集4 494份血样标本检测,49份甲肝IgM阳性,124份标本肝功能异常,32份水样标本检测结果,办公楼一楼管道末梢水、学生宿舍旁地下总污水口污水甲肝病毒核酸阳性,学校自备水井水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均超标.结论 该事件为一起甲型肝炎暴发疫情,事件发生主要原因可能是学校饮用水被病原体污染所致.
作者:唐悃;方虹英;许伦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肥西县伤害发生的特点及原因.方法 收集肥西县2010~2016年开展伤害监测3家医院的资料,对伤害病例类别、人群分布特点、伤害发生的场所和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7年共报告伤害92 268例,以轻度为主;25~44岁者多,占33.77%;男性多于女性,男性病例数是女性1.75倍;伤害发生原因居前3位依次为跌落(占38. 13%),机动车车祸(占15. 77%),钝器伤(占13. 92%);伤害发生地点主要在公路街道(占33.08%)、家中(占26.01%)、工业和建筑场所(占15. 91%);农民(35. 75%)和在校学生(13. 42%)是伤害主要受害者;9:00~10:00和15:00~16:00为伤害发生的高峰时段.结论 伤害病例发生有增加趋势,男性是高危人群,加强伤害防范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吴卫华;金德友;李克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锐器伤一直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主要危害之一.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受污染的注射器导致2 100万乙肝病毒(HBV)感染(占新发感染的32%),200万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占新发感染的40%)和26万例艾滋病毒感染(占新发感染的5%)[1].根据文献报道,锐器伤后暴露于被HIV、HCV、HBV污染物而发生感染的概率分别为0. 3%~0. 5%、4%~10%,6%~30%[2].锐器伤给医务人员带来的不仅是破损处的创伤,其更大的风险在于潜在的血液体液感染的威胁.本文通过分析某三甲医院近3年的医务人员锐器伤害资料,总结伤害发生的特点,伤害暴露的风险,旨在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以预防锐刺伤的发生.
作者:朱玉婷;倪明珠;方小芳;孙艳;丁韧;胡秀琼;磊彤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实验室检测有关技术,确定食物中毒病原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集食物中毒病人粪便/肛拭子、可疑食物、食物中毒发生酒店的食物储存冰箱和自来水样品,共22份,按照GB4789. 4-2010、GB4789. 5-2012、GB4789.6-2003等相关规定的方法,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霍乱弧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检测,并对食物中毒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共采集样品22份,未检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霍乱弧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6份标本中检出阴沟肠杆菌,阳性率27.27% (6/22).外环境中阴沟肠杆菌污染熟食,直接食用未加热煮透的污染食品是发生本起食物中毒的可疑原因.结论 本起食物中毒事件系阴沟肠杆菌污染食物导致.食品加工环节污染阴沟肠杆菌可能是该起事件发生的原因.
作者:张泽林;甘晓琴;郭银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5年4月9日第163号局长令发布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同时兼顾中国政府对检测市场和检测实验室监管的强制性管理的要求,国家认监委于2016年1月1日实施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以下简称《评审准则》),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有关实验室计量认证的实施程序、评审内容、考核要求、准备事项及取证后的监督检查等.通过实施这些制度和技术要求,使疾控中心的计量认证工作进入规范化、正规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轨道.
作者:王璐;帕力旦木·米孜热甫;于立;刘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淮北市痰培养阳性菌株的耐药状况,指导结核病的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近3年淮北市初复治患者痰培养阳性的菌株,采用比例法药敏试验,对302株痰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试验的抗结核药物包括一线和二线临床用药,共13种抗结核药物.结果 共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297株,非结核分枝杆菌5株,297株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全部敏感的菌株为217株,占73. 06%;耐药菌株80株,耐药率26. 94%,其中,多耐药菌株30株,耐药率10. 10%,耐多药菌株24株,耐药率8. 08%,单耐药菌株25株,耐药率8.42%.初治患者耐药率22.39%,复治患者耐药率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54,P<0. 05).结论 淮北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比例较高,在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时应给予充分重视.
作者:常万勇;朱建军;王蓉;宋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受到政府、社会和专业机构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已是人类死亡的前两位死因.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因此,加强癌症的防治工作,迫在眉睫.1癌症发病与死亡情况据估计,2012年全球约有1 410万例新发癌症患者和820万例死亡病例.英国的数据显示,2011年有33万新诊断的癌症病人,2012年因癌症死亡16万,估计英国有二分之一的人会在一生中被诊断出癌症.
作者:张东辉;潘泽民;张玉根;李秀艳;焦立涛;张素霞;郭启连;李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肠道71型和柯萨奇A16型病毒感染为多见.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且以每年春夏季多发,手足口病患者以轻症为主,少数患者可发展为重症,可能会对患儿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容易引发脑炎、瘫痪、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出现患儿死亡.研究显示,科学、合理地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加快患儿的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循证护理是近十多年来逐步被被应用于临床的,已有不少学者予以关注,但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在手足口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安徽省很少有报道,笔者通过对60例手足口病患儿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研究,总体效果较好,现将其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昌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一种复合植物精油的抑菌性能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复合植物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抑菌试验和稳定性试验,观察抑菌性能,将复合植物精油涂于健康豚鼠背部皮肤,连续14 d涂抹,同时采用阴性对照,即未采取任何处理措施,观察豚鼠皮肤有无刺激炎性反应,揭示该对该植物精油抑菌性能及其安全性.结果 该植物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7 mm,抑菌效果显著;植物精油于37 ℃、相对湿度75%条件下放置3个月,抑菌性能与存放前基本一致;皮肤刺激性指数为0,刺激反应强度为无刺激性.结论 该植物精油对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稳定,对皮肤无刺激作用.
作者:武昌俊;李舜;蔡标;戴陈伟;冷静;王超;周秀红;童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2017年(2017年1月1日零时至12月31日24时),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367 217例,死亡449人,报告发病率为592. 7 109/10万,报告死亡率为0.7 247/10万.2017年全省法定传染病按类别统计:甲类传染病中鼠疫无报告,霍乱报告3例,无死亡.乙类传染病除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他共报告发病13 8597例,死亡445人;报告发病率为223. 7 041/10万,较2016年上升8. 60%; 报告死亡率为0. 7 183/10万,较2016年上升2. 63%;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7. 34%;报告死亡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1.01%.丙类传染病除丝虫病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他共报告发病228 617例,死亡4人,报告发病率为369.0 019/10万,报告死亡率为0.0065/10万,分别较2016年下降12. 28%和50. 00%;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4. 66%.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复方妇科洗液豚鼠皮肤刺激试验、皮肤过敏试验及家兔阴道粘膜刺激试验,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皮肤刺激试验选取皮肤健康完好豚鼠3只,每只豚鼠一侧背部皮肤均匀涂抹复方妇科洗液,另一侧皮肤为空白对照,连续涂抹皮肤14 d,在每次涂抹后24 h观察皮肤局部反应并记录结果;豚鼠过敏试验选取48只豚鼠,随机分为给药组、阴性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各组给相应药物进行诱导和激发处理后,观察皮肤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并计算致敏率;家兔阴道粘膜刺激试验选取成年雌性家兔6只,分为给药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每组3只,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24 h后采用气栓法处死动物取出完整阴道组织进行病理学制片,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家兔阴道粘膜的组织形态.以上试验均按相关标准对刺激强度进行打分并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皮肤刺激试验结果刺激指数为0;皮肤过敏试验均未观察到过敏反应,致敏率为0%;阴道粘膜刺激试验中肉眼观察未见明显异常,显微镜观察仅个别动物组织出现轻度充血、水肿,其它未见明显异常病理改变,阴道粘膜刺激指数为0.34.以上均按评分标准评价为无刺激.结论 妇科洗液无皮肤刺激,无致敏性,对家兔阴道粘膜无刺激.
作者:江杨帆;辛及娣;刁慧敏;戴陈伟;李睿;王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我国对妇女心理健康工作高度重视,为此,国家先后发布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根据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2015年9~12月对六安市金安区一般人群、婚检对象、孕妇等三类人群进行了妇女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了解妇女对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余存霞;叶晓玲;鲍丽丽;杨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妊娠中期血清学筛查发现高风险孕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0 046名中孕期孕妇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的AFP、β- HCG浓度,通过相关评估软件计算胎儿患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和开放性神经管畸形(NTD)的风险值;分析年龄、孕周和体重对产前筛查结果的影响.结果 共筛查出高风险孕妇2 298例,阳性率为5. 74%,其中21 -三体综合征高风险2 165例,阳性率为5.41%,18 -三体综合征高风险,阳性率为0.04%,133例NTD高风险,阳性率0.33%.不同孕周对21 -三体高风险的筛查风险比例不同,孕龄为15W(15~15+6W)的孕妇21 -三体综合征高风险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重对三种疾病的高风险发生情况相差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大,21 -三体综合征、开放性神经管畸形高风险比例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孕期母体血清学筛查,对早期发现高风险孕妇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筛查结果,尽早采取合适地干预措施,可降低胎儿发生21 -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及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的风险.
作者:杭春梅;孙瑜;程光英;邵子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苯分子式为C6H6,是简单的芳烃,其碳环中H被其他元素或集团代替形成苯系物,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以及乙苯等,多为淡黄色或无色液体,挥发性强,具有芳香味,苯系物多作为溶剂在化工领域应用广泛,多以蒸汽或气态存在于作业场所,易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近年来,我国苯及其苯系物引发的职业中毒或职业病频发,暴露在其作业场所下的劳动者人数众多,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危害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丁士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及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 调查阜阳市某高校大一(2016级)、大二(2015级)4 783名在校学生,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分析调查对象高血压患病率,不同性别的大学生高血压患病水平,体质量指数对高血压的影响.结果 共调查4 873人,高血压检出率13.7%,男生检出率20.5%,女生检出率3.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9. 200,P < 0. 001).体质量指数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相关(r分别为0. 424、0. 359,P值均小于0. 001).大学生中高血压的检出率随BMI的增加呈明显的上升趋势(χ2 =538. 003,P <0.001).结论 大学生中高血压患病率水平较高,高血压患病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体质量指数与高血压患病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杨玲芳;秦伟;吴煜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消毒灭菌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的重要举措,在医院内定期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可以及时了解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状况,对于预防因消毒灭菌不合格引发的医院感染事件具有积极意义.根据原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要求,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对医院内I类环境、Ⅱ类环境、部分Ⅲ类环境的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使用中消毒液、消毒物品及无菌物品进行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现将1年来的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方小芳;朱玉婷;磊彤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洪涝灾害地区相关传染病报告发病水平,分析洪涝灾害对传染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洪涝灾害地区的69个县(市区)和非灾害地区36个县(市区)的传染病发病资料,同时收集2015年和2017年同类地区相关传染病发病资料,另外,现场调查灾民安置场所医疗点的诊疗服务情况、灾民居住环境、生活饮用水和饮食情况、灾区消毒杀虫措施落实情况.采取分析流行病学方法,重点分析洪涝灾害相关的11种传染病发病水平,比较灾害发生期间、灾前及灾后传染病报告发病水平.结果 2016年洪涝灾害发生期间,灾害地区相关传染病报告发病率74.77/10万,非受灾地区为76.04/10万,前者低于后者1.67%;灾害地区受灾期间与灾前和灾后比较,灾期相关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均下降.近三年比较显示,2016年灾害期间与2015年和2017同期比较比较,相关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均低于这两个年份,灾后(9~12月)与2015年同期比较,相关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上升5. 74%,与2017年同期比较下降21. 79%,2016年9-12月非灾区相关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与2015年和2017比较均上升.2016年灾害地区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报告发病水平与非灾害地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甲肝=2. 226,P>0. 05;χ2戊肝=3. 178 P >0.05).2016年灾害地区与灾害相关的11种传染病共发生暴发疫情8起,其中发生在灾害期间和灾后各1起,2015年和2017年相同地区分别报告9起和52起,6~8月和9~12月报告起数多于2016年同期.结论 2016年安徽省洪涝灾害相关传染病报告发病水平比较平稳,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防控目标.
作者:刘永孝;赵玉秋;邓舒;张进;黄海林;邱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祁阳县自1993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以来,报告病例逐年增多,为全面了解祁阳县HIV/AIDS流行特征,预测HIV/AIDS流行趋势,有效预防和控制HIV/AIDS的流行,遂对2007~2016年祁阳县HIV/AIDS疫情相关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祁阳县统计局.1.2 研究方法采用Microsoft Exo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方虹英;唐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0~3岁是婴幼儿大脑发育快,可塑性强的时期[1],同时也是婴幼儿身心发展和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0~3岁儿童大脑发育是否正常,对以后的人生影响较大,及早地发现智力发育落后的儿童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有关婴幼儿智力发育水平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合肥市近几年未见类似报道,合肥市妇幼保健所收集609名0~3岁婴幼儿,开展了智能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李培培;高明娟;于爱萍;张唯敏;郭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脑出血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主要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由于发病较急,且病情发展较快,可能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及语言障碍、呕吐、意识障碍以及头痛头晕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以及工作.临床上常采取保守治疗,但效果并不显著,明显延长治疗时间,使血肿长期受到压迫,从而造成肢体瘫痪,增加再出血风险性,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如何选择疗效确切的治疗方式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对此展开研究,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纳入的8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碎吸术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晋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