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荣
目的:综述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新进展。方法:参阅国内外大量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比较了五种方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优、缺点,其中以微乳化法和高压乳匀法( HPH)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较好。介绍了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理化性质及其研究方法,讨论了适合于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不同给药途径。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虽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但却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给药系统。
作者:丁立新;柴佳丽;李焕;杨珊珊;于莲;李守君;王佐卿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并探究社区护理教学实践基地的选择与建设及其实践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0名护理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50人。观察组学生在经过相关理论教学后进入社区的实践基地开展实习工作,对照组学生则接受传统的社区护理教学方式。结果:观察组学生大部分对社区实践教学的方式感到满意,且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社区实践基地的建设及实践教学工作能极大程度上促进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作者:贾洪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成像,检查胎儿唇裂漏诊的原因。方法:对10087例胎龄为13~41周的产妇进行四维超声唇裂的筛查。结果:检查18例胎儿唇裂,漏诊3例,其中单侧唇裂17例,双侧唇裂4例,合并1例腭裂。所有的胎儿均为产后及引产证实。结论:四维超声检查唇裂漏诊原因多样,胎儿唇裂的形态改变小,以及胎儿颜面部羊水、肢体和胎儿附属物等遮挡颜面部,以及胎儿的胎位均可影响胎儿颜面部的显示,此外仪器的分辨能力和操作医师的水平,都是导致胎儿漏诊的因素。
作者:朱秀香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阻肺58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29例。在对甲、乙两组在实施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对乙组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乙组的机体缺氧改善状况和治疗有效率均优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阻肺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代茹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坐位平衡能力训练在脑瘫患儿作业治疗中的临床体会。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儿着重于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观察组患儿除此之外还进行坐位平衡功能训练,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C-WISC)、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FM)与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定量表( 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6个月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WISC、GMFM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儿的C-WISC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瘫作业疗法中对患儿进行坐位平衡能力训练可以提高其智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上可加以借鉴和推广。
作者:马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三阶梯镇痛在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360例即将分娩的待产妇,分为A、B、C、D4组,每组90例。 A、B、C3组待产妇给予3种不同镇痛方法;D组为对照组待产妇,不采取药物镇痛。对四组的镇痛效果、阿氏评分、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B、C3组待产妇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A、B、C3组待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四组待产妇的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产后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阶梯镇痛在产妇分娩中临床效果好,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於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躁狂抑郁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躁狂抑郁症患者6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躁狂抑郁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丽锋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影响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为防治农村高血压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1549例18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为73.2%,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 OR=1.414)、医保及公费支付药费(OR=0.288)、并发症(OR=1.740)、无家庭签约医生(OR=0.351)等因素是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作者:彭玉琴;侯春玲;田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患者资料齐全,诊断明确26例病例进行临床实践观察与护理。结果: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精心观察与护理是疾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先决条件。
作者:李芳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运用特有的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和症状,去掉不良的行为方式,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方法: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倾听、鼓励、安慰、解释、保证与暗示等方式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心理护理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结论:心理护理是情感障碍精神病患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可以起到药物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作者:李春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评价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相关生化检验指标。方法:选取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按照病毒感染类别分为慢性乙肝组及慢性丙肝组,选取同期8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检测对象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慢性乙肝组和慢性丙肝组患者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淋巴细胞则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乙肝组和慢性丙肝组患者各指标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慢性乙肝组和慢性丙肝组患者A/G及ALB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ALT及TBIL指标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慢性乙肝组患者的A/G及ALB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丙肝组,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规行相关生化指标检验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便宜等优点,有助于患者的临床诊治,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刘晓静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阴道超声对临床可疑宫外孕的35例患者进行仔细检查,观察子宫腔以外的妊娠囊及双侧附件区包块性质,并做出早期诊断。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对35例宫外孕患者的早期确诊率达97.1%,较经腹超声有明显优势。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外孕的早期确诊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新惠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腰臀比( WHR)和体重指数( BMI)状况,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性别和年龄段将405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139例,女性266例)作为研究组和263例健康志愿者(男性126例,女性13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自愿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评估腰臀围比值和体重指数。结果:①研究组患者各年龄段的WHR和BMI均大于对照组(P<0.05)。②40岁以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WHR大于女性,BMI小于女性(P<0.05);41~6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BMI小于女性(P<0.05);61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WHR大于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WHR和BMI大于健康人群,腹型肥胖明显,应合理控制饮食,科学锻炼。
作者:陈志忠;周玉来;付文革;刘伟;汤永建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析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恢复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相对较少,术后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者的盆腔炎性包块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邹桂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类型。方法:回顾分析39例行剖宫产术分娩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阴道分娩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类型。结果:剖宫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42%,正常分娩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4%;剖宫产组患者的近期并发症主要以产后发热与术后出血为主,远期并发症以慢性盆腔痛为主,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产生,临床中需明确手术适应症,掌握医学指征,加强术后护理,尽量减少并发症产生。
作者:沈桂琼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探讨引起会阴侧切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及预防措施,从产妇本身因素及外在因素方面着手,制定相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以便为孕产妇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增加其舒适度,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颜张琼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乳晕切口假体隆胸术结合乳腺悬吊法矫正双乳不对称的效果。方法:选取28例双乳不对称患者,采用乳晕切口假体隆胸术结合乳腺悬吊法进行矫正,观察患者术后的矫正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复发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综合评估乳晕切口假体隆胸术结合乳腺悬吊法矫正双乳不对称的效果。结果:28例患者,术后双乳不对称均得到矫正,乳房外形自然,术后随访6个月,2例复发,但仍较术前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患者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25例,一般2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89.29%。结论:乳晕切口假体隆胸术结合乳腺悬吊法矫正双乳不对称的效果确切,乳房外形矫正效果良好,术中操作简单易行,复发率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牟春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股骨头坏死动脉灌注丹参和当归注射液98例的护理探究。方法:选取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并进行动脉灌注丹参和当归注射液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或不适情况、生活质量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中好转46人次,好转率93.8%,无效3人次,无效率7.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2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4.90%),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动脉灌注丹参和当归注射液治疗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满意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腾立荣;石冬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痘疮样糠疹的疗效。方法:33例急性痘疮样糠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加用薄芝糖肽4ml,1次/d静脉滴注,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41.18%,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患者治愈率18.75%,总有效率为6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芝糖肽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痘疮样糠疹疗效优于单纯用异甘草酸镁治疗。
作者:张晓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68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并且对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常规的护理,而对观察组冠心病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方式对手术后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的例数、患者出院时间以及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和工作的质量。
作者:吴秀芬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