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护理记录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设计与应用

李捍真

关键词:婴儿, 新生, 护理记录单, 健康教育, 母婴护理
摘要:目的 通过设计新生儿护理记录单,对分娩、剖宫产后新生儿病情观察与护理进行原始文字记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方法 设计新生儿临床护理记录单,为每日医生查房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结果 通过对新生儿1359例观察指导和护理,缺氧症状103例新生儿及时给予低流量吸氧2~4h和热水袋持续保温后,缺氧症状消失.78例新生儿出生后2~3天,经皮测胆红素值在20μmol/L以上,及时送新生儿科治疗,未延误治疗.心率110~120次新生儿3例,及时转儿科治疗,面色青紫新生儿4例,持续吸氧达6h以上不能改善、肌张力差、呕吐呈喷射状、呈脑性尖叫等症状及时转新生儿科治疗.结论 通过设计和实施新生儿护理记录单后,未发现一例新生儿因观察不到位而延误治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访视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宣教内容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家庭访视护理模式进行一对一个性护理和追踪干预,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血压值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服药依从性及血压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应用家庭访视护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对指导合理用药,科学有效地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居民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陈汝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Krackow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35例报告

    目的 总结Krackow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 应用Krackow缝合法治疗的35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采用电话或复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2例,女3例;年龄15~47岁,平均31.4岁;完全断裂30例,部分断裂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3h~7日,手术均采用Krackow缝合法修补跟腱,术后踝关节跖屈位长腿前托石膏外固定.结果 随访时间1.5~6年,平均3.9年.采用Arner-Lindholm临床疗效评定法,优30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7.14%.术后差1例为出院后在个体诊所提早拆线而致伤口感染,局部瘢痕愈合.术后无再断裂和跟腱粘连.结论 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采用Krackow缝合法治疗,疗效肯定且Krackow缝合法操作简单,满意的疗效离不开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和康复指导.但单纯Krackow缝合法不适合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

    作者:周运勇;汤中滚;唐刚健;梁政威;吕青;伍业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6例外伤性膈疝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外伤性膈疝诊治方法及预防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收治的26例外伤性膈疝患者,将其分为CT组和X线组两组,CT组患者通过CT进行诊断,X线组通过X线进行诊断.两组患者在诊断后将诊断结果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X线组诊断结果和手术结果的准确率为84.62%,4例出现误诊.CT组诊断结果和手术结果的准确率为88.46%,3例误诊.两组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X线和CT能对外伤性膈疝及时进行诊断,在对外伤性膈疝患者进行诊断时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盛熙;覃启高;李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程序化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的影响

    癫痫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本身带来的诸多痛苦,还要面对因治疗时间长、经济负担重等心理压力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认知动能下降、依从性较差,终影响病情的控制.

    作者:兰红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以问题为导向多方式组合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多方式组合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 在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班中选两个班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病例讨论式教学法、PBL教学法等以问题为导向多方式组合的教学法,与随机选同年入学分数差异无显著性的同专业其它两个班为对照,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中应用以问题为导向多方式组合教学法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结论 采用以问题为导向多方式组合教学法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问题能力,此法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陈秉朴;李海;黄秀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临床进展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0~50岁[1],病因尚不明了.但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结果证明肌瘤是一种依赖于雌激素生长的肿瘤.其手术指征为:①子宫≥妊娠子宫2.5个月大小或单个肌瘤直径≥5cm;②症状明显致继发性贫血或伴随压迫症状;③生长迅速、变软变性、疼痛或恶变;④合并不孕不育者.

    作者:聂桂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三角肌皮下注射脱敏抗原方法探讨

    目的 比较改良法与传统法三角肌皮下注射脱敏抗原的疼痛程度、局部红肿、硬结发生率.方法 选择变态反应性疾病需要常规脱敏治疗的病人481例,采取自身对照法,每周第一次注射为传统法,患者注射侧上肢叉腰,取三角肌下缘为注射点;每周第二次注射为改良法,注射侧上肢自然放下,贴近躯干,掌心向内,取肩峰处侧下4~5横指处及其左右1~2cm范围内为注射点.观察两种方法疼痛程度、局部红肿、硬结发生率.注射药物为脱敏抗原.结果 改良法疼痛程度低于传统法(P<0.05).两种方法均无红肿、硬结发生.结论 改良法三角肌皮下注射可减轻病人疼痛程度,且容易暴露注射部位,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曾雪玲;张秀月;张乐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推拿为主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对比推拿为主结合护理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探求更简廉效高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推拿为主结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推拿为主.两组推拿每次20min,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推拿为主治疗结合护理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作者:黄金媛;李科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生儿护理记录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通过设计新生儿护理记录单,对分娩、剖宫产后新生儿病情观察与护理进行原始文字记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方法 设计新生儿临床护理记录单,为每日医生查房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结果 通过对新生儿1359例观察指导和护理,缺氧症状103例新生儿及时给予低流量吸氧2~4h和热水袋持续保温后,缺氧症状消失.78例新生儿出生后2~3天,经皮测胆红素值在20μmol/L以上,及时送新生儿科治疗,未延误治疗.心率110~120次新生儿3例,及时转儿科治疗,面色青紫新生儿4例,持续吸氧达6h以上不能改善、肌张力差、呕吐呈喷射状、呈脑性尖叫等症状及时转新生儿科治疗.结论 通过设计和实施新生儿护理记录单后,未发现一例新生儿因观察不到位而延误治疗.

    作者:李捍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早期阿司匹林外用配合TDP照射在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阿司匹林加75%乙醇溶液外用联合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对促进皮疹痊愈及减轻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和局部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阿司匹林加75%乙醇溶液外涂联合TDP对局部皮疹进行照射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14天后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7.50%、97.50%,对照组分别为12.50%、75.5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早期应用阿司匹林加75%乙醇溶液外用联合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并针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特点精心护理能明显提高治愈率、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开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联用乌司他丁.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tO2)、氧合指数(PaO2/ FiO2)等项目.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HR、RR、T、WBC、CRP、PaO2、SatO2、PaO2/ FiO2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第6天所有上述指标分别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所有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治疗后第6天所有上述指标与治疗后第3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第3天的RR、WBC、CRP、PaO2、SatO2、PaO2/ FiO2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HR、T则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后第6天所有上述指标与治疗后第3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92.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观察组的显效率(7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有效地加快重症肺炎患者的康复,改善各项炎性反应、血气分析指标.

    作者:蒙忠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胸腺肽联用抗结核药治疗肺结核6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26例Ⅱ型或Ⅲ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在原有治疗基础上联用胸腺肽,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率、痰菌转阴率、空洞缩小率和病灶吸收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消失率、痰菌转阴率、空洞缩小率和病灶吸收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联用胸腺肽治疗肺结核可增强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少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LH 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术式的选择、并发症原因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手术成功率为92.50%,3例中转开腹;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LSH)手术成功率为95.56%,2例中转开腹.并发症发生率为5.88%.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具有微创、效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术者的手术技巧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冯以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对106例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原因分为观察组(糖尿病性白内障组)53例和对照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53例,均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的佳矫正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在佳矫正视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周主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纤维素性渗出、前房出血、高眼压、黄斑水肿等.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情况下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注重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疗效满意,并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观察和治疗提供了条件,术后视力取决于眼底情况.

    作者:马华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重复异位妊娠3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33例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为7.71%,均为输卵管妊娠.此次异位妊娠发生部位与前次异位妊娠的治疗、手术方式有关.术中发现有77.78%盆腔粘连或输卵管炎症.结论 输卵管炎和盆腔炎及治疗方法是重复异位妊娠的重要原因,异位妊娠必须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术后加强抗炎.

    作者:杨颖;陆启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金双歧治疗小儿肠道菌群失调48例效果观察

    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经常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滥用抗生素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间接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笔者使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口服,治疗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丽;张翠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1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6例健康孕妇随机分为≤7周和8~12周两组,于流产前2天口服米非司酮片,后一次服用米非司酮12h后空腹服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以及流产失败的情况.结果 应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后对≤7周组和8~12周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流产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梅;黄燕奎;邬丽华;陈业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阴道B超及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子宫纵隔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B超及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子宫纵隔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子宫纵隔应用B超及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断及手术切除的效果.结果 ①阴道B超诊断子宫纵隔符合率为95.85%;②41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切除,3例发生子宫穿孔,腹腔镜下及时修补;③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所有患者宫腔形态正常.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特别是子宫纵隔的首选方法;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可提高诊断准确性,特别适合复杂型子宫畸形.

    作者:韦红兰;李忻琳;吴秀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七氟烷和异丙酚麻醉在无痛人流术后的苏醒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全凭吸入七氟烷麻醉和异丙酚麻醉在无痛人流术后苏醒的效果.方法 将40例进行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麻醉组(Sev组)和异丙酚麻醉组(Pro组),每组共20例.监测并记录患者麻醉期前即刻、麻醉后5min、麻醉后10min以及麻醉苏醒即刻4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SpO2的变化,记录苏醒的时间、下手术床活动时间、离医院时间,患者术后躁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在苏醒即刻Sev组的MAP和HR明显高于Pro组(P<0.05),其它3个时点MAP、HR以及SpO2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ro组和Sev组的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分别为5%和65%,Pro组明显低于Sev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0和35%,Sev组明显高于Pro组(P<0.05);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80%和45%,Sev组明显低于Pro组(P<0.05).Sev组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ro组(P<0.05).而下手术床活动时间、离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全凭吸入七氟烷麻醉用于人流的麻醉与静脉异丙酚麻醉的效果相当,但术后患者出现躁动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因此,异丙酚麻醉在无痛人流术后复苏的效果较全凭吸入七氟烷麻醉更好.

    作者:吴惊雷;王凤祥;陈蕙;曾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风险观察与对策分析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风险进行观察并提出对策.方法 选取9例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且对其进行观察,同时对其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主要包括护理技术、未按规章操作、缺乏法律知识及行为态度较差和责任心缺失.结论 加强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的观察与统计且提出相应对策才能降低风险系数,从而避免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罗俊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