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发心室颤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黄丽霞

关键词: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室颤动,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心室颤动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本组1 216例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7例,立即给予电击除颤、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氧气吸入,维持正常血压及电解质平衡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结果 7例患者经及时积极抢救6例获得成功、死亡1例.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及时观察冠脉压的变化,一旦发生心室颤动,及时准确地采取抢救措施,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消化系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原发性肝癌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主要与肝硬化、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寄生虫、酒精、饮用水污染等因素有关,约10%左右的肝癌患者发病原因不明.

    作者:覃月秋;黄赞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心病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冠心病的病死率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占首位,在发展中国家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WHO已将心血管疾病列为未来全世界的主要死因.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抗栓治疗贯穿冠心病各种治疗的始终,包括急性心肌梗死(MI)的溶栓、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等,目前对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的适应证和方案方面要求更为严格,笔者就近年来冠心病的规范化抗栓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宋仁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护理体会

    关节镜是近年来应用于关节疾患和损伤的一种新型诊疗器械.关节镜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它具有诊断准确率高、切口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功能好等优点,改变了传统手术创伤大、关节功能恢复慢等缺点,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韦丽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人工血管转流在胸腔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15例胸腔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手术治疗时使用人工血管转流的处理经验,分析上腔静脉及其分支人工血管转流手术的技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胸腔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手术经验、受侵血管包括上腔静脉和(或)左右颈内静脉.结果 15例患者接受了不同类型的人工血管转流手术,包括右颈内静脉与右心房人工血管转流8例、左颈内静脉与右心房人工血管转流4例、左及右颈内静脉与右心房人工血管转流3例,人工血管转流均应用Gore-Tex人工血管,共应用人工血管18支,直径8~12mm,所有手术均成功进行,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生存时间长者达3年.结论 人工血管转流上腔静脉及其分支手术,是胸腔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手术治疗中重要方法,正确及时地应用可以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消除上腔静脉综合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石磊;韦成信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共收治儿童桡骨远端骨折62例,一致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48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伤肢外观均无畸形,骨折骨性愈合,腕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3例并发针道感染,2例并发克氏针松动.结论 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效果确切,固定效果可靠,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登;梁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与管理

    目的 通过对物品清洗过程中质量控制与管理,保证再生器械的灭菌质量.方法 对再生器械清洗过程中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提高灭菌质量.结果 保证了再生器械灭菌质量.结论 清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灭菌效果,只有彻底清洗干净,才能保证灭菌质量.

    作者:刘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联用乌司他丁.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tO2)、氧合指数(PaO2/ FiO2)等项目.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HR、RR、T、WBC、CRP、PaO2、SatO2、PaO2/ FiO2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第6天所有上述指标分别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所有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治疗后第6天所有上述指标与治疗后第3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第3天的RR、WBC、CRP、PaO2、SatO2、PaO2/ FiO2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HR、T则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后第6天所有上述指标与治疗后第3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92.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观察组的显效率(7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有效地加快重症肺炎患者的康复,改善各项炎性反应、血气分析指标.

    作者:蒙忠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气管内注入牛肺表面活性剂防治肺透明膜病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即肺透明膜病)是早产儿常见致死原因之一.其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促进肺功能成熟.我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月对15例小早产儿采用气管内注入牛肺表面活性剂防治NRDS,通过护理观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劲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齐拉西酮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

    齐拉西酮(ziprasidone)是由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001年被美国粮食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精神病的治疗,至今已获超过89个国家批准上市.目前国内对齐拉西酮的临床应用较普遍,甚至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首选药物,故笔者对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作如下阐述.

    作者:罗慧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百色市夫妻间感染HIV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2010年百色市自愿咨询检测(VCT),已婚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百色市2010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资料,对其中已婚感染HIV的夫或妻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11对夫妻(422例)双方都感染HIV的56对,阳性率26.54%(56/211),其中,夫方阳性率69.19%(146/211),妻方阳性率50.71%(107/211);行为史夫妻双方主要是婚外无保护的多性伴性行为感染HIV,夫、妻方比例分别为86.99%(127/146)和50.47%(54/107);发现HIV感染主要原因,夫方出现机会性感染住院治疗筛查HIV阳性转介确认,比例77.40%(133/146),妻方孕产检筛查发现感染转介确认,比例28.97%(31/107).职业分布主要是农民,夫方39.73%(58/146)和妻方54.21%(58/107).结论 婚外多性伴是夫或妻感染HIV的主要方式,农民人口流动大,需要采取措施加强该人群的高危行为干预,促进一方感染后的及时检测发现和夫妻间性行为干预,减少该人群的感染来源和家庭内的传播.

    作者:潘新莲;陈坚;农守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草药外敷治疗致皮肤真菌性感染病例分析

    2010年7月~2011年5月,我院组织医疗队下基层巡诊时,发现部队基层官兵因中草药外敷治疗皮肤病致真菌感染特征性病例3例,现将病例资料整理介绍分析如下:

    作者:何云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乙酰胆碱能运动神经元与肌肉接头处突触功能障碍性自身免疫疾病,其发病与机体免疫系统关系密切,主要累及骨骼肌等器官,表现出骨骼肌极易疲劳、活动后加重而经休息或积极药物治疗可部分恢复功能.

    作者:陈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校档案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档案信息化发展对高校档案管理人才提出了特殊的素质要求,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与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差距较大,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全方位推进、多层次落实、多渠道发展.

    作者:闭线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医学检验专业是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多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疗单位、疾病防控中心、中心血站、大中专院校实验室等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医学专业,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接受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实验教学在整个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及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黄跃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考核质量分析与研究

    目的 了解我校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考核情况.方法 对我校2006级214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成绩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平均成绩为78.82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9.34%.考核成绩显示学生心电图、X线阅片判断与分析能力较差.结论 学生平时心电图、X线阅片临床见习及教学训练较少,亟待提高.

    作者:董学峰;吴玮;王少清;吴晴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护理本科解剖学教学模式探索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逐渐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这对护理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作者:浦洪琴;吴荣敏;黄世宁;黄秀峰;周庆辉;黄何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RF、CRP、ESR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检测40例RA患者,35例非RA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和RF、CRP、ESR,分析其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RA组抗CCP抗体和RF、CRP、ESR检测结果显著高于非RA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RA组抗CCP抗体和RF诊断R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RF诊断RA的敏感性高于抗CCP抗体,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高于RF,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抗CCP抗体对于RA的早期诊断优于RF;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诊断的敏感度;CRP和ESR对RA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对疑似RA以及RA的患者定期检测抗CCP抗体和RF、CRP、ESR,在RA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观察、病情估计和判断预后中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碧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阴道B超及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子宫纵隔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B超及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子宫纵隔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子宫纵隔应用B超及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断及手术切除的效果.结果 ①阴道B超诊断子宫纵隔符合率为95.85%;②41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切除,3例发生子宫穿孔,腹腔镜下及时修补;③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所有患者宫腔形态正常.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特别是子宫纵隔的首选方法;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可提高诊断准确性,特别适合复杂型子宫畸形.

    作者:韦红兰;李忻琳;吴秀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学生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要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发挥特长.在教学工作中经常要反思教育过程,以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工作得到不断地完善和进步,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作者:陈建海;黄海玲;解继胜;王金花;李海;赵琼芝;刘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嵌体冠修复严重磨损磨牙的临床应用

    磨牙由于严重磨耗,造成合龈距离小,修复通常采用桩核冠修复,即先行成各种形式的桩核,然后再制做烤瓷全冠[1],然而,一些老年患者牙体严重磨耗,同时牙根细小或弯曲,不能形成足够高的桩核,修复体固位困难.

    作者:陶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