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华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将现阶段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入院的42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时入院顺利分娩22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满意度及其对新生儿护理操作掌握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5%)与对照组(93.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8,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操作掌握程度分别为母乳喂养知识100.0%、母婴保健知识99.04%、新生儿抚触知识97.86%、新生儿沐浴知识96.67%,对照组分别为82.81%、95.48%、94.57%、90.95%,χ2值分别为7.453、4.304、4.283、5.10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以来,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了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实施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住院患者323例设为观察组,将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的住院患者305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及综合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综合护理质量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有利于夯实基础护理、保障护理安全、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打造护理价值及提升护士形象.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预防骨科老年患者压疮的护理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5月来我院骨科治疗的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发生次数及舒适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12,P<0.01);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5,P<0.01).结论:老年骨科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齐红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评估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使用Phillips ICT 256层螺旋CT机获得原始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并对照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显示,有血管性病变34例,无异常6例,对脑血管病的检出率为85%(34/40).34例脑血管病变中,脑动脉瘤13例、动静脉畸形4例、脑动脉狭窄或闭塞10例、烟雾病3例.其中1例经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为脑动脉瘤可能,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无异常发现,其余患者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照,诊断相符.结论: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多种脑血管病的诊断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亮 刊期: 2013年第22期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发展,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我院已实施大量的腹腔镜手术,其中包括胆囊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宫外孕手术等.充分的术前宣教、正确的心理疏导对手术的顺利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姜伟;郭宇;杨静东;孙树春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分析X线与CT在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早期周围型肺癌72例,均经X线与CT检查,比较X线与CT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分叶征、肿块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空洞以及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是早期周围型肺癌影像学的主要特点.CT检查准确率88.9%,X线检查准确率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与X线检查均是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有效检查手段,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是周围型肺癌更为可靠的诊断方法.
作者:高云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护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走向工作岗位的预练.因此,做好实习生临床带教工作对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十分重要,现将带教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冬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酒精对消化道黏膜和腺体分泌有刺激作用,引起食管炎、胃炎、口腔溃疡、龈炎、肝功能异常等[1].长期饮酒者进食量少,常造成明显的营养缺乏.故对住院初期患者多采用静脉输液、口服给药、肌肉注射等联合治疗.我科属封闭管理,酒依赖患者均要求陪护,但因住院时间长,家属忙于工作,不能长时间陪护,故在患者病情稳定期及恢复期家属常签订无人陪护申请,让患者单独住院.为了让戒酒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现总结相应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马红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大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长春市某大专院校1~3年级的1 002例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大一学生在强迫症状等八个维度上都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女生在焦虑、恐怖两个维度上明显高于男生.文科生在抑郁等四个维度上明显高于理科生.结论:大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建议学校完善大专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心理干预机制,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作者:陆桂华;张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肝功能衰竭常见于急性重型、亚急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其病情复杂,变化多端,疗效较差,一般很难度过衰竭难关.我科于2012年4月成功地抢救一例肝功能衰竭并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脑水肿、脑疝深度昏迷2天的危重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璐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近期效果.方法:采用Mesh-plug定型产品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21例.结果:手术时间25~70min,术后并发尿潴留3例、阴囊积液1例、切口下血肿1例、伤口持续疼痛1例、局部轻度隆起伴异物感1侧.随访12~24个月,无再次复发病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尤为适用.
作者:李彦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随着护理实践内容和护理学科内涵的不断扩展及完善,护理工作者面临着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社会进步对护理事业发展新要求的挑战.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理念,来适应现代护理模式转变、满足社会需要、推动护理事业健康向前发展,已经成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李新虹;李新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前给予精心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给予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的观察、引流管的护理、营养支持、血糖及血钙的观察、加强基础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时间20~45天,治愈11例,死亡(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累及3个以上器官) 1例,治愈率为91.7%.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术前详细的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加强腹部手术区域的观察护理,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于涛;崔国红;李雯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近几年来,我院在弃儿(疑似)护理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取得一定效果,也证明坚持以人为本是丰富和发展现代民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黄佩;李金凤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索情绪技能训练对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维持原常规治疗及护理不变;研究组在原常规治疗及护理不变基础上,给予情绪技能训练.疗程24周,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在治疗时与治疗第24周末进行对照比较,评定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研究组GQOLI-74评定总分及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4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开展情绪技能训练,能进一步改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明德;赵丽琼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单纯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已诊断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25例42只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单纯房角分离术.观察术后视力、手术前后房角及前房的变化,长时间眼压随访等.结果:42眼手术无并发症,术后视力明显提高;随访8~15个月,中位时间12个月,无青光眼再发作.全部患者术后房角开放、前房加深,眼压控制平均14.5mmHg.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单纯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作者:周方兴;王俊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行为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照组各2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心理状态显著改善(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嗣恒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产后阴道壁血肿的临床表现.方法:统计分析2010~2013年在我院治疗的产后阴道壁血肿12例.结果:经正确治疗全部治愈,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加强产前检查、正确处理产程等均有利于产后阴道壁血肿的发现与治疗.
作者:龚雪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危险因素,作为血液透析治疗场所,血液透析室是护理高风险部门[1].我院于2012 年7月开始实施风险管理,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及教育,减少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爱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在精神分裂症防治中的价值.方法:将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符合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规定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即药物治疗、集体心理治疗及工娱疗法,接受普通门诊复查.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项目要求每1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及家属护理教育等.在入组时、出院后均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大体量表(GA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进行评定.采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评定家庭负担,每6个月评定一次.结果:治疗组BPR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03,P<0.05);复发率显著降低(χ2=3.90,P<0.05);经济负担和心理影响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大体功能水平,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影响,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作者:艾春启;陈生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