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手足口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例临床分析

成芳芳;田健美;孔小行;周玉林

关键词:手足口病,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CoxA16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小儿手足口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疾病预后情况.方法 对收治的11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且本组病例均进行血常规、COXA16-DNA及EV71-DNA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抗体PAIgG检测、骨髓涂片等检查,均常规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等治疗,并给予人丙种球蛋白2g/kg冲击治疗,对8例血小板<30×109/L的患儿给予短程泼尼松口服.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发病第1天至第5天出现皮肤瘀点瘀斑,未检测出EV71,有3例检测出COXA16,有2例检测出PAIgG增高,3例CD4 /CD8比例倒置,外周血象示血小板减少(14~ 37×109/L),骨髓涂片均示巨核细胞增多、颗粒巨为主、部分有成熟障碍.经治疗,所有患儿血小板均在3~5天恢复正常.结论 手足口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期予以抗病毒治疗,并联合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及短疗程糖皮质激素,血小板能够很快上升,并且预后良好.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脱细胞异种(猪)真皮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脱细胞异种(猪)真皮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在烧伤后6h内给予削痂术及脱细胞异种(猪)真皮一次性覆盖创面及包扎治疗.结果 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8天,创面临床治愈率为93.33% (28/30),创面愈合质量总体良好.结论 脱细胞异种(猪)真皮一次性覆盖及包扎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地改善创面愈合质量以及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因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覃秋海;黄运严;边建民;陈杰;朱绍般;李守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目的 研究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 (CT-DNA)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吸收光谱和稳态荧光光谱滴定及黏度法测定含自由羧基的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 实验表明,荧光素-卟啉二元化合物能有效插入DNA碱基对之间,使DNA断裂.根据Stern-Volmer公式计算其结合常数K为2.01×105M-1.结论 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与CT-DNA的结合模式为插入结合,它是一种良好DNA插入剂.

    作者:陆家政;郭海伟;黄锦汪;吴彬;蒋京;臧林泉;刘云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药品防窜物流码的赋码过程及常见问题分析

    简述了防窜物流码在药品包装生产线的赋码过程,针对本企业溯源防窜货系统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确保产品各级包装在生产线上被正确赋码并正确建立对应关系.

    作者:侯江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生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特别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正确引导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结合右江民族医学院几年来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成效,探讨在生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提高设计性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黄丽娟;何显教;赵善民;黄俊杰;王彩冰;王映;阳秀英;梁祚仁;黎昀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高压氧(HBO)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HBO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20天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干预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改善(P <0.001),但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早期接受HBO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陆小妮;李欢欢;金春桃;方玉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窝沟封闭防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窝沟封闭防龋的临床效果,探索影响窝沟封闭防龋效果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178名儿童同侧上下颌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以自身对侧同名牙作对照研究.结果 随访3年,发现试验组龋齿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效果好.

    作者:零月丽;邓肖英;宁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预防HIV母婴传播效果的综合评价

    目的 了解孕期孕产妇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途径与相关危险行为,并对孕期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预防HIV母婴传播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法调查孕产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相关危险行为、HIV感染途径及其配偶/固定性伴的HIV感染情况;对HIV感染的孕妇在孕期给予HAART,婴儿出生后4一6周和4个月分别进行HIV-1 DNA检测,12~ 18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判断婴儿的HIV感染情况.结果 HIV感染孕产妇经性传播途径感染比例高达84.56%,其中非婚异性性行为途径感染占58.26%,家庭内性传播占41.74%,有31.62%的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阴性;随访至2011年6月,有129例婴儿年满12~ 18个月,HIV抗体检测结果全部阴性,现阶段HIV母婴传播率为0.结论 非婚性行为是性途径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内配偶/固定性伴间的传播不容忽视.规范的HAART结合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可以达到联合国大会提出的消除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的目标.

    作者:庞俊;黄绍标;刘冬梅;韦淑珍;黄金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利用OA系统监控病案质量的探讨

    针对病案管理的行业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将OA办公系统信息化管理流程与医疗机构业务工作流程进行有机结合,对病案形成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杜绝或减少病案缺陷,保障病案质量的方法.

    作者:谢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4岁以下法乐四联症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14岁以下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98例14岁以下的法乐四联症患者行根治术.58例单纯补片加宽流出道,15例行跨环补片,1例术前接受体-肺侧支栓塞术.结果 本组早期死亡2例(2.04%).术后主要并发症有低心排血量综合征8例(8.16%),心律失常3例(3.06%),术后残余漏2例(2.04%),渗漏综合征2例(2.04%),胸液过多需剖胸止血1例(1.02%),余治愈出院后随访时间8个月~3年,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转流技术、手术方法改进及重视术后重症监护技术可提高小儿法乐四联症矫治术成功率.

    作者:李树松;方海宁;谭伟;罗又桥;曹辉庆;赖纪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CRP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清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C反应蛋白(CRP)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冠脉造影( CAG)确诊为冠心病的92例患者为冠心病组,另选健康成人4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所有入选者清晨空腹血脂、OGTT、CRP及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所有冠心病患者经CAG检查后明确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Gensini积分情况,比较各组ACR和CRP水平及其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ACR、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中2支病变组患者ACR和CRP水平明显高于1支病变组(P<0.01),而3支病变组患者ACR和CRP水平也显著高于2支病麦组(P<0.01).在三组不同Gensini评分组中,Gensini积分越高,ACR和CRP水平也越高(P<0.01).Pearson相关分析示ACR与CRP、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Gensini积分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0.65、0.73,P<0.01),而CRP与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Gensini积分之间也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9、0.67,P<0.01).结论 ACR和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联合检测ACR和CRP水平对临床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照河;梁丽梅;蓝景生;潘兴寿;何金龙;刘燕;陆克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MEBT/MEBO治疗百草枯致阴囊皮肤烧伤7例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MEBT /MEBO治疗百草枯致阴囊皮肤烧伤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百草枯致阴囊皮肤烧伤患者经MEBT/MEBO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MEBT /MEBO在百草枯致阴囊皮肤烧伤治疗上简单易行,疗效满意.

    作者:陆锦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生临床实习安全问题分析及防范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护生把从书本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必要过程,也是培养护生工作能力,使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从学校走上社会的关键途径.由于护理是一门理论性严密,技术性很强的独立学科,也是一门很多理论、知识技能还需要不断完善的年轻学科[1],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项法制不断健全,人们的健康意识和法制意识日益提高,而护理人员的数量和高素质人才及护理服务质量还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求.

    作者:柳正芳;罗雪梅;赵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尸体器官捐献的医学伦理学探讨

    器官移植技术的快速发展突显全球范围内的器官供应严重紧缺,尸体器官捐献仍然是器官供的主要来源,探讨尸体器官捐献相关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对拓宽器官供应来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金阳;邹贵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方法 抽查巴马县人民医院门诊处方5000张,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118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2.36%,分别存在药物联用不当、重复用药等6个方面.结论 巴马县人民医院门诊处方存在不合理之处,医师缺乏足够的用药知识,药师应协助医师做好合理用药工作.

    作者:黄忠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1].急性心肌梗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而致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韦元飞;卢永彪;孙杰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原因分析及干预策略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原因及通过干预策略达到有效地预防和降低VAP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发生VAP的117例患者进行研究及分析,并对其病原菌进行监测,同时实施干预策略.结果 经过有效的干预策略,可预防和降低VAP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 VAP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只要实施有效的干预策略,可以使之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黄华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儿手足口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小儿手足口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疾病预后情况.方法 对收治的11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且本组病例均进行血常规、COXA16-DNA及EV71-DNA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抗体PAIgG检测、骨髓涂片等检查,均常规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等治疗,并给予人丙种球蛋白2g/kg冲击治疗,对8例血小板<30×109/L的患儿给予短程泼尼松口服.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发病第1天至第5天出现皮肤瘀点瘀斑,未检测出EV71,有3例检测出COXA16,有2例检测出PAIgG增高,3例CD4 /CD8比例倒置,外周血象示血小板减少(14~ 37×109/L),骨髓涂片均示巨核细胞增多、颗粒巨为主、部分有成熟障碍.经治疗,所有患儿血小板均在3~5天恢复正常.结论 手足口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期予以抗病毒治疗,并联合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及短疗程糖皮质激素,血小板能够很快上升,并且预后良好.

    作者:成芳芳;田健美;孔小行;周玉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宫颈癌治疗概况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地威胁着妇女健康.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其生存质量,一直都是广大妇科肿瘤医师颇为关注的问题.手术、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和化学疗法(化疗)是治疗官颈癌的三种主要手段.

    作者:王鑫丹;吕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常规子宫输卵营造影确诊为输卵管阻塞的129例患者,有212条输卵管阻塞,在电视监视下用选择性输卵营造影及导管、导丝介入再通术对阻塞的输卵管进行再通治疗.结果 212条阻塞输卵管,经介入再通术后共有182条复通,复通成功率85.85%,其中147条近段阻塞输卵管中有134条复通,成功率91.16%,有30条输卵管近段复通后远段仍阻塞,经输卵管内导管加压注射未获再通;65条远段阻塞输卵管中有48条输卵管复通,成功率73.85%.术后随访已有42例受孕(其中宫外孕3人),受孕率32.56%.结论 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方法,尤其适合于近段输卵管阻塞的患者.

    作者:薛元领;任小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下钬激光治疗腺样体肥大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下钬激光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25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钬激光治疗.结果 25例中一次治愈,全部患者鼾症、鼻塞、流涕症状消失,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鼻内窥镜下钬激光治疗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损伤小的方法.

    作者:韦宜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