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穿刺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

黄秀练;覃顺节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桡动脉,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护理
摘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传统的途径是股动脉穿刺,随着经验的积累及冠状动脉介入器材的小型化,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有益的替代途经,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易于止血、无需卧床、局部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易被医生、患者及家属接受.我科自2009年10月- 2011年8月行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共217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喉外压迫技术在气管插管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改良喉外压迫技术(BURP)改善喉镜暴露级别的有效性.方法 根据采用不同的声门暴露级别分级方法分两组:CLS组与MCLS组.记录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后声门暴露级别,根据喉镜暴露的情况,对两组401例患者在颈部给甲状软骨施以BURP手法,再次记录施以BURP手法后的声门暴露级别,比较BURP对两组患者喉镜暴露级别的改善率和有效率.结果 CLS组应用BURP后声门暴露Ⅱ级、Ⅲ级和Ⅳ级的改善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级和Ⅳ级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CLS组应用BURP后声门暴露Ⅱa、Ⅱb、Ⅲ和Ⅳ级的改善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Ⅱb、Ⅲ和Ⅳ级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用MCLS分级能够客观地反映BURP手法的效果.BURP手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喉镜暴露Ⅱb级的气管插管,对Ⅲ级和Ⅳ级的有效性较差.

    作者:马晓阳;曾玲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剂量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大尼在支气管镜检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30例行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行常规表面局部麻醉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利多卡因呼吸道表面麻醉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丙泊酚联合芬大尼行静脉麻醉,对照组仅给予利多卡因呼吸道表面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缺氧、心率明显波动、恶心呕吐、屏气的发生率;观寨组患者末后恢复清醒时间和丙泊酚总用量;两组患者术后反馈.结果 观察组术中缺氧及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心率明显波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进镜时均无恶心或呕吐、屏气表现,对照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比例较高.观察组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操作无记忆,有记忆的极少数患者也无明显痛苦回忆.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大尼在支气管镜操作中镇静效果好、无严重不良反应、恢复清醒时间短、术后均无痛苦记忆.

    作者:冯洁美;陈昌枝;朱贵朝;黄进代;谭泰英;杨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方法 抽查巴马县人民医院门诊处方5000张,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118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2.36%,分别存在药物联用不当、重复用药等6个方面.结论 巴马县人民医院门诊处方存在不合理之处,医师缺乏足够的用药知识,药师应协助医师做好合理用药工作.

    作者:黄忠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制作冰冻切片的体会

    冰冻切片具有制片迅速、简便、切片较薄、组织变化不大、无需脱水及浸腊等特点[1],能很好地保存类脂、脂肪等成分,尤其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更能完好地保存大部分的抗原活性及各种酶类.尤其对有机溶剂或热温度耐受差的细胞表面抗原和水解酶的保存就更好.常用于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要制作高质量的冰冻切片并非易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一些体会,供同仁们参考.

    作者:吴江锋;李红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鼻咽癌放疗的护理体会

    鼻咽癌恶性程度较高、生长部位隐蔽且浸润面积较大,手术治疗效果不佳.鼻咽癌多为低分化鳞癌,对射线的敏感度较高,而放疗后5年生存率较高[1],因此放射治疗为首选.放疗照射范围较大,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不同程度损伤正常组织和器官,引起不良反应或留下后遗症,为了减轻放疗副反应及后遗症,保证放疗顺利进行及提高患者预后,我科2009年11月~2010年12月间对收治的57例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蒙如闯;熊朝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92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后,临床护理的特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92例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术后行股四头肌、腓肠肌的主动舒缩,足的背伸,踝、趾关节的屈伸运动.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结果 本组92例均完成手术,随访1~6个月,根据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标准:优56例,良34例,可2例,优良率97.82%.术后诱发心律失常3例,高血压6例,尿路感染5例,低钾血症5例、低钠血症3例、贫血3例,肺部感染8例,功能锻炼能力差1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动力髋螺钉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系统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急诊科护士长对医护关系的调节

    急诊科具有突发事件、急危重病人多,人员流动大、诊断不明确等特点,使急诊医护之间合作容易出现问题,产生矛盾.医护团结协作、配合默契有利于急诊急救工作的顺利完成.

    作者:张智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医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探讨

    随着高等教育十年来跨越式的发展,其“后遗症”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如今,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个别地区或专业的就业状况已现“本科化”,这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和社会稳定工作都有负面作用.笔者以皖南医学院医学研究生的就业工作为例,分析、探讨其中的问题和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相关机构及人员参考.

    作者:刘晓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药品防窜物流码的赋码过程及常见问题分析

    简述了防窜物流码在药品包装生产线的赋码过程,针对本企业溯源防窜货系统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确保产品各级包装在生产线上被正确赋码并正确建立对应关系.

    作者:侯江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皮穿刺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传统的途径是股动脉穿刺,随着经验的积累及冠状动脉介入器材的小型化,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有益的替代途经,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易于止血、无需卧床、局部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易被医生、患者及家属接受.我科自2009年10月- 2011年8月行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共217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黄秀练;覃顺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急诊手术体会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急诊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 选择我科收住55例左半结肠癌肠梗阻的患者,根据梗阻部位、侵犯范围及肿瘤转移情况决定术式.结果 本组55例中末后死亡2例,分别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严重电解质紊乱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或裂开、肺部感染、腹腔感染或腔内脓肿及吻合口瘘,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急诊手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处理方式,Ⅰ期切除吻合术也可作为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安全、有效的术式.

    作者:王雄明;农文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快速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分析——以2010年CET4为例

    快速阅读理解作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后新题型成为近年大学英语四级探讨的热点.以该题型为研究对象,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的要求,从Bachman和Palmer任务特征模武的语篇输入和预期应答两个方面探讨和分析2010年四级考试快速阅读部分内容效度.研究结果表明,该题型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但是同时也发现快速阅读部分在选材和考查技能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

    作者:李芳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试论开设病理学综合性实验的意义与策略

    当今社会的高级医学人才不但要求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医学教育应加强对医学生科研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病理学不仅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而且在医学科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罗春英;卢运龙;黄永秩;平静;黄小英;吴若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 建立完善的肾病综合征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服务的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降低,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提高.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CNP,可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增加患者的保健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梁超凤;梁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29例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GustiloⅢ度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29例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结果 行VSD治疗平均9天,撤除引流经二期处理中厚片植皮25例,局部转移皮瓣4例,创面全部愈合,无一例发生深部感染和骨髓炎.随访为10~ 18个月,平均13.5月.骨折愈合4~15个月,平均6.5个月.外固定6个月后骨折端骨质吸收1例,改为内固定加植骨后愈合.所有患者膝、踝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技术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既能达到骨折有效固定,又大限度地修复创面,减少感染的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李立东;陈志刚;林俊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降低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及拔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对抑制插管和拔管期应激反应、术后咽喉痛和声音嘶哑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双腔支气管内插管全麻开胸手术患者(ASAⅠ~Ⅱ级)7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插管前在双腔支气管导管前20cm处均匀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5g,B组双腔气管导管表面不涂任何药物.记录麻醉诱导前(T0)、双腔气管插管即刻(T1)、双腔气管插管5min(T2)、手术结束停止输注麻醉药物后5min(T3)、拔除双腔气管导管即刻(T4)及拔管后5min(T5)的MAP和HR.术后3天随访记录发生咽痛、声音嘶哑的例数.结果 A组T1与T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组各观察时点与T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T2~T5与A组同一观察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拔管前呛咳和术后咽痛、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降低双腔支气管插营和拔管期的应激反应,降低拔管前呛咳、术后咽痛和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韦忠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高压氧(HBO)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HBO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20天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干预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改善(P <0.001),但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早期接受HBO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陆小妮;李欢欢;金春桃;方玉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人工韧带重建的术中配合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人工韧带重建的术中配合经验.方法 前交叉韧带断裂26例患者行关节镜下膝关节人工韧带重建术,手术护士与手术医师默契配合确保手术圆满成功.结果 前交叉韧带断裂26例均顺利进行,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严格无菌操作,充分术前准备,熟悉手术步骤,正确使用仪器和器械是手术配合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损伤控制外科理论在重症监护医学中的应用

    总结综述了损伤外科理论在重症监护医学中应用的进展,包括损伤控制外科理论救治严重多发伤的进展,以及重症医学运用损伤控制外科理论救治严重多发伤的策略研究.

    作者:余阶洋;农翠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术中压疮相关因素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压疮又称为压力性溃疡,是患者长时间卧床使机体局部软组织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缺氧及组织营养缺乏,导致的皮肤组织破损、溃烂或变性坏死.外科手术患者为了满足术中需要,往往被放置成各种体位以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此时压力、摩擦力及潮湿等因素使手术患者成为急性压疮的高危群体,加上外科手术患者的被动性极大限制了手术护理的干预,更增加了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压疮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非常棘手的问题,并严重威胁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现就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综述如下,旨在提高压疮护理水平.

    作者:周小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