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忠良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对抑制插管和拔管期应激反应、术后咽喉痛和声音嘶哑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双腔支气管内插管全麻开胸手术患者(ASAⅠ~Ⅱ级)7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插管前在双腔支气管导管前20cm处均匀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5g,B组双腔气管导管表面不涂任何药物.记录麻醉诱导前(T0)、双腔气管插管即刻(T1)、双腔气管插管5min(T2)、手术结束停止输注麻醉药物后5min(T3)、拔除双腔气管导管即刻(T4)及拔管后5min(T5)的MAP和HR.术后3天随访记录发生咽痛、声音嘶哑的例数.结果 A组T1与T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组各观察时点与T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T2~T5与A组同一观察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拔管前呛咳和术后咽痛、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降低双腔支气管插营和拔管期的应激反应,降低拔管前呛咳、术后咽痛和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韦忠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两种不同保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观察组方法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中药配方,对照组方法为甲氨蝶呤加米非司啊.结果 观察组血HCG下降程度、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优于对照组,宫内残留率也少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生命征平稳、无严重出血及严重感染的胎盘植入患者中西药联合保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周雷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临床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是衡量医学院校医学检验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试金石.目前我国医学检验专业教育中,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以及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提高专业理论与实践程能力是医学检验教育的重点课题之一.从培养模式、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应对执业资格考试的能力.
作者:覃志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免疫学和微生物学是医学院校高职高专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由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两门课程共同组成.免疫学作为生物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前沿学科,以其广度的多交叉性和深度的多层次性,已成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个专业无可代替的桥梁学科[1].该学科具有知识覆盖面广、概念抽象、机理复杂、深奥难懂等特点.微生物学与临床多个学科联系紧密,其特点是内容繁多难以记忆,容易对各论中不同微生物的致病物质及引起的疾病混淆,造成学习无规律可循.
作者:李晓华;黄衍强;曾怡;黄宏思;唐华英;陈源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脑血管病是影响人们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中风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每年中国新增加脑血管疾病约150~200万人.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75%,而且致残率约高达31.6%.脑血管支架成形术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一种简单、有效、微创的方法.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发生率高,文献报道在特定人群中椎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20% ~40%[1].
作者:黄志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焦虑的影响.方法 对42名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发放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量表,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有无差异.结果 健康教育后,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患儿家长的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水平;及时调整心态,以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班亮阶;陆青梅;覃美兰;曾洁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不良心理反应的影响,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 73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病人因长期卧床,缺乏家人照顾而产生焦虑、抑郁、沮丧、孤独、无助甚至绝望等心理障碍,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生活护理等护理干预.结果 个体化护理干预能使患者以良好的身心配合治疗护理,增加信心,促进康复,有效消除病人顾虑,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家属负担.结论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入骨伤科常见病,以保守治疗为主,在保守治疗期间通过护理干预,可促进骨折愈合,有效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杨芳梅;胡迎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大尼在支气管镜检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30例行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行常规表面局部麻醉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利多卡因呼吸道表面麻醉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丙泊酚联合芬大尼行静脉麻醉,对照组仅给予利多卡因呼吸道表面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缺氧、心率明显波动、恶心呕吐、屏气的发生率;观寨组患者末后恢复清醒时间和丙泊酚总用量;两组患者术后反馈.结果 观察组术中缺氧及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心率明显波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进镜时均无恶心或呕吐、屏气表现,对照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比例较高.观察组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操作无记忆,有记忆的极少数患者也无明显痛苦回忆.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大尼在支气管镜操作中镇静效果好、无严重不良反应、恢复清醒时间短、术后均无痛苦记忆.
作者:冯洁美;陈昌枝;朱贵朝;黄进代;谭泰英;杨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形臂定位下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共用本法治疗患者48例共56个间隙,其中L1/22例,L2/33例,L3/46例,L4/15例,L5/S111例,L3/4合并L4/56例,L4/5合并L5/S15例.年龄26~73岁,平均53岁,男28例,女20例.行CT、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严重程度,经保守治疗2个月后效果不佳,病人不愿开放手术治疗,我们采用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6~18个月,采用MacNab评价标准,有效率达83.33%.结论 C形臂定位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为微创手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具有优良的疗效.
作者:黄承夸;韦文;陆文忠;麦荫文;华树良;李新武;陆吉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院前心脏骤停救治措施及影响因素,以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 对院前185例心脏骤停患者复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5例心脏骤停患者中,复苏成功并收入院进一步救治者10例,现场死亡175例,总病死率为94.60%.结论 尽早心肺复苏、除颤及高级生命支持是影响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冯品业;朱江静;杨伟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器官移植技术的快速发展突显全球范围内的器官供应严重紧缺,尸体器官捐献仍然是器官供的主要来源,探讨尸体器官捐献相关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对拓宽器官供应来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金阳;邹贵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后,临床护理的特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92例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术后行股四头肌、腓肠肌的主动舒缩,足的背伸,踝、趾关节的屈伸运动.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结果 本组92例均完成手术,随访1~6个月,根据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标准:优56例,良34例,可2例,优良率97.82%.术后诱发心律失常3例,高血压6例,尿路感染5例,低钾血症5例、低钠血症3例、贫血3例,肺部感染8例,功能锻炼能力差1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动力髋螺钉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系统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低场MRI半剂量Gd-DTPA动态增强技术在检查儿童垂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经临床治疗及随访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一致的垂体半剂量Gd-DTPA动态增强MRI扫描图像.结果 低场MRI半剂量Gd-DTPA动态增强扫描的成功率为100%.共检出54例垂体增生;2例垂体囊性占位;1例为平扫容积效应导致信号异常,动态增强扫描正常.所有病例MRI诊断均与临床实验室生化检查及用药治疗随访结果一致.结论 低场MRI半剂量Gd-DTPA垂体动态增强扫描在儿童是相对容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作为儿童尤其是青春期儿童性早熟及生长发育异常用药治疗前的检查.
作者:吴继志;盛茂;任彦;韩啸;方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关键环节,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对医学院校而言,培养高素质合格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教育的中心任务,也是保障人民健康所需.根据质量保证理论,结合教学实际,对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若干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李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特别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正确引导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结合右江民族医学院几年来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成效,探讨在生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提高设计性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黄丽娟;何显教;赵善民;黄俊杰;王彩冰;王映;阳秀英;梁祚仁;黎昀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地威胁着妇女健康.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其生存质量,一直都是广大妇科肿瘤医师颇为关注的问题.手术、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和化学疗法(化疗)是治疗官颈癌的三种主要手段.
作者:王鑫丹;吕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腺样体肥大是诱发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等病的主要病因,切除腺样体是上述疾病的关键辅助治疗手段.我科使用射频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14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建海;廖福干;廖志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冰冻切片具有制片迅速、简便、切片较薄、组织变化不大、无需脱水及浸腊等特点[1],能很好地保存类脂、脂肪等成分,尤其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更能完好地保存大部分的抗原活性及各种酶类.尤其对有机溶剂或热温度耐受差的细胞表面抗原和水解酶的保存就更好.常用于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要制作高质量的冰冻切片并非易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一些体会,供同仁们参考.
作者:吴江锋;李红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电视胸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在小儿胸外科疾病中的应用逐渐开展[1],2006年2月~2010年6月,我院对30例小儿胸外科疾病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例患儿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11(7±3.14)岁.
作者:韦凤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壮族大学生骨量和体成分之间的关系,为促进骨骼的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测量百色市480名壮族大学生(19~23岁)身高、体质量、体脂百分比、肌肉组织重和体水分率等体格和体成分指标,计算体质指数(BMI)、瘦体重(LBM)和骨矿物质含量(BMC),并对身高、体质量、BMI、体脂(Fat)百分比、肌肉组织重与BMC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壮族大学生身高、体质量和体成分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体质量、体脂百分比、肌肉组织重、瘦体重和骨矿物质含量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体脂百分比女性高于男性;身高、体质量、BMI和肌肉组织重与BM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体脂百分比与BMC为负相关(P>0.05).结论 肌肉组织重可能是影响BMC的重要因素.
作者:韦荣耀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