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损伤60例外科治疗探究

宋云飞;陈小鲲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韧带损伤, 外科治疗,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损伤患者临床正确治疗方法,为提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60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损伤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对患者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记录,得出结论.结果:60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损伤患者骨折部位均愈合良好,且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内固定未出现折断、松动以及脱落等现象.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损伤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具体手术方法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四环素可的松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108颗难治性根尖周炎患牙分为对照组:52颗患牙根管消毒放置樟脑酚棉捻;研究组:56颗患牙根管导入四环素可的松眼膏至根尖孔,有窦道者则搔刮窦道并放置四环素可的松眼膏.记录两组患牙封药前后的临床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3.93%;对照组有效率为61.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惠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老年人普外手术后护理的重要应用

    目的:总结和创新改善对老年人的普外手术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间手术治疗的58名老龄患者,患者术后均选择住院治疗方式,护理中总结出患者常见的临床生理问题、心理问题,以及由护理工作产生的良性影响.结果:良好的术后护理对老年患者的伤口愈合、身体恢复、术后生活等级测评、生活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均有较为显著的帮助作用.结论:高效的、有针对性的老年人术后护理内容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结果,提升患者的身体机能.

    作者:满会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日本床上移动介护技术中人体力学的应用

    人体力学是应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和有关的定律以及相关的机械运动原理,研究人体产生的各种活动的科学.正确、适宜的人体力学为既可减少自身体力消耗和疲劳,防止肌劳损,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减少患者痛苦,保证患者安全、舒适[1].笔者于2010年9月赴日本冈山学习了日本的介护技术后,在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床上移动介护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介绍日本移动介护技术及探讨移动介护技术中人体力学的应用.

    作者:易国萍;朱小英;宋小青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分析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

    药学心理学是以药学、心理学作为基本理论的一门学科,是通过非药物自身信息对患者进行刺激,以获得治疗效果的学科.通过将药学管理与疾病诊断、临床治疗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提高药学技术的服务质量,也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对药学保健过程中药学心理学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不断提高药学心理学的重视程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46例

    目的:对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科的46例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给予肩痛穴平衡针灸;另一组为对照组,给予传统针灸治疗.两组患者每日针灸1次,4周为1疗程,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不仅疗效显著,且痛苦小、针灸穴位少、操作简单,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玉欣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将84名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疗法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两组患者均在给予退热、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持续静脉给药;序贯疗法组采用同类药物静脉滴注3~4d,症状明显改善后改用同类药物口服,两组总疗程均为10~15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9%(39/42),序贯疗法组总有效率为90.5%(38/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1.5± 2.3)d,序贯疗法组平均住院时间(6.3± 2.4)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8.6%(12/42),序贯疗法组发生不良反应11.9%(5/4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CAP,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可行性,但在临床应用中要注意选择有效的口服抗生素,并掌握合适的时机.

    作者:胡凤君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经额叶脑室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严重脑室内出血铸型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脑室内出血铸型的手术方式.方法:对40例严重脑室内出血铸型者行经额叶脑室内血肿清除术,随访2~6个月,并与其他手术方式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根据GOS评分,良好22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样生存2例、死亡6例,良好和死亡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经额叶脑室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严重脑室内出血铸型,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张林涛;徐増良;潘峰;姜宁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心绞痛疗效观察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心绞痛患者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0例,常规治疗+银杏叶提取物干预;对照组90例,内科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Bcl-2表达的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Bcl-2水平均明显上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发作;其机制与上调抗凋亡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赵志强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浅表性胃炎与精神因素关系分析

    目的:通过内镜检查证明精神因素可以导致浅表性胃炎发生.方法:内镜检查和问诊相结合.对我院2001-2012年462例浅表性胃炎患者通过问诊,了解到他们在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情绪波动,导致胃部不适前来就诊.结果:男性179例(占38.74%),女性283例(占61.26%);15~24岁者42例(占9.09%),25~39岁者397例(占85.93%),40~60岁者23例(占4.98%);3~7d发病者402例(占87.01%),8~15d发病者48例(占10.39%),16~30d发病者12例(占2.60%);病变部位:以胃体中、下段为主,共357例(占77.27%),胃窦部105例(22.73%).结论:由于精神因素引发的浅表性胃炎中女性多于男性,且青壮年居多.

    作者:张冬梅;南姝利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福利院1例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患儿的护理

    目的:对福利院1例患有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合并压疮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在做好做好各项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训练的疗效观察.方法:使用按压膀胱法,强化训练患儿自主排尿,定时刺激训练患儿的排便功能,协助患儿加强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知觉训练等逐步恢复患儿的双下肢功能.结果:2周后,患儿恢复自主排尿,2个月后,患儿恢复自主排便,压疮痊愈,双下肢恢复感觉,能扶着走动.结论:对患有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合并压疮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常规护理结合康复护理训练,能减少后遗症,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龚翔;孙孝菊;张春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

    目的:分析与探讨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接受围术期药学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用药方法.对于两组患者的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用药合理性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以了解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药学干预的价值.结果:采用围术期药学干预的观察组其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的用药合理性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药学干预,对于患者预防术后感染、促进身体康复、降低住院费用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熊志强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静脉留置针应用中的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方法.方法:实行安全管理法,找出静脉留置针应用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地制定并实行相应的护理标准和制度.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应用静脉留置针护理的患者120例,60例作为研究组实施安全管理法,60例不采用安全管理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行安全管理后静脉炎、堵管及脱管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等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安全管理法在静脉留置针护理安全管理中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各种风险的发生率并改善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石红;刘平;刘艳红;张永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期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度洛西汀和舍曲林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M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定疗效及药物副反应量表( TESS) 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 HAMD、HAMA量表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度洛西汀组在第 1、2周末的有效率及 HAMD、HAMA减分幅度明显高于舍曲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起效更早,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陈海波;吴文艳;李多聪;陈海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武汉市优抚医院精神科健康教育现状与持续改进

    目的:通过了解、分析我院精神科健康教育的工作现状和不足,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策略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深入精神科病房和门诊,分别与患者、患者家属、护理人员进行访谈、并发放健康教育问卷表,对我院精神科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调研.结果:精神科病房和门诊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虽然均不同程度开展了健康教育工作,但存在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不规范、健康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及时性、健康教育形式单一、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不足、健康教育质量与效果缺乏评价体系等问题,与患者和家属及社区群众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结论:医院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社区资源,发挥健康教育主阵地作用,强化精神专科健康教育的内涵建设,拓展社区服务外延,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力度,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就诊患者及家属和周边社区群体的健康意识和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能力.

    作者:杨玲花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支撑喉镜治疗下咽及喉腔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观察支撑喉镜治疗下咽及喉腔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鞍山市中心医院治疗的79例咽及喉腔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结合本研究显示:梨状窝乳头状瘤的患者有5例,会厌喉面乳头状瘤的有4例,均经过治疗后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无并发进食困难;会厌囊肿的有30例,均治愈,平均出血10~20ml;喉息肉的患者有40例,均治愈,平均出血0.1~2ml;囊肿和息肉者均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无误吸、窒息等并发症.结论:支撑喉镜治疗下咽及喉腔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好,具有准确、痛苦小、出血少、不易复发等优势,是治疗咽及喉腔良性病变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金宇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颅脑外伤法医精神病鉴定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护理干预

    目的:了解颅脑外伤鉴定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确定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7例颅脑外伤鉴定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1)研究组SCL-90 总分(175.76±68.68)、总均分(1.95±0.76)、阳性项目平均分(2.78±0.64)均高于全国常模(P均<0.05);除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他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强迫(2.19±0.85)、抑郁(2.22±0.93)等因子均高于分界值2.0(P均<0.05).(2)SAS(51.01±11.60)、SDS(54.69±13.70)的粗分结果也均高于常模和粗分的分界值(P均<0.01).结论:颅脑外伤鉴定者家属存在严重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及时护理干预.

    作者:吴冬凌;李学武;李毅;王轶;邹银霞;李华;高北陵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依那普利与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与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8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依那普利与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方案)和对照组43例(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5%,不良反应发生率4.5%,无死亡病例,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预后效果.

    作者:王秀珍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影响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是指除上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的氯氮平以外的如: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在精神科临床上使用时间较短的新药.本文总结上述几种新药在临床使用中对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一些报道.

    作者:黄鹏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空腹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影响.方法:选择12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30例、利培酮组30例、齐拉西酮组32例、奥氮平组30例.入组患者均定时定量统一配餐,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末和8周末测量体重、空腹血糖、TC、TG.结果:奥氮平组治疗4周TC、TG、空腹血糖、体重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或P<0.05);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TC、TG、体重增加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异常(P>0.05);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TC、TG、空腹血糖和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影响较小.利培酮和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有不同程度影响,喹硫平对体重的影响显著,对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的影响无明显变化;利培酮对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的影响显著,而血糖无明显变化.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及体重的影响均显著.

    作者:王恩霞;刘元华;李彩芳;段秀芳;李萍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60例患者静脉滴注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的耐受性和依从性观察

    目的:通过静滴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疼痛发生情况及患者的耐受性、依从性.方法:从住院的患者中抽取低钾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使用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补充钾(对补钾量较多的患者,也可在先使用3~5瓶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的情况下,剩余钾由10%氯化钾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补齐);对照组:使用10%氯化钾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置成0.3%的浓度进行滴注.结果:对照组中,有9例出现疼痛,占45%,无疼痛的占55%,2例被迫停药10%;在观察组中,有9例出现疼痛占15%,无疼痛的占85%,1例被迫停药占1.67%.结论:使用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补钾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明显优于10%氯化钾稀释溶液.

    作者:孟庆平;武京学;卢文彩;高新;武书娴;孟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