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唇腭裂1127例临床资料分析

苏会芝;程丽红;张海霞;赵飞;程岩;陈文海

关键词:唇腭裂,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探讨唇腭裂发生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27例唇腭裂患者回顾性分析唇腭裂类型构成、裂隙单双侧构成、性别、伴随其他畸形等.结果:唇裂合并腭裂687例,占61.0%.唇腭裂单侧明显多于双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多见.结论:唇腭裂以唇裂合并腭裂居多,单侧多于双侧,男性多于女性.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多见.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白血病化疗间歇期出现过敏性皮炎的护理

    白血病(leukemia)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是白细胞某一系列细胞异常肿瘤性增生,并在骨髓、肝、脾、淋巴结等各脏器广泛浸润,外周血中白细胞有质和量的异常、红细胞与血小板的减少,导致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1].化疗是白血病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我科白血病患者巩固化疗第3个疗程期间出现过敏性皮炎,经过周密精心护理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亚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唇腭裂1127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唇腭裂发生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27例唇腭裂患者回顾性分析唇腭裂类型构成、裂隙单双侧构成、性别、伴随其他畸形等.结果:唇裂合并腭裂687例,占61.0%.唇腭裂单侧明显多于双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多见.结论:唇腭裂以唇裂合并腭裂居多,单侧多于双侧,男性多于女性.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多见.

    作者:苏会芝;程丽红;张海霞;赵飞;程岩;陈文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归宿问题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归宿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情感需要,将此心理感受纳入精神病学领域,就护理角度而言则具有特殊意义.因长期精神病痛苦折磨和住院期间的封闭生活,精神病患者一经治疗恢复自知力后,对归宿的体验更为深刻.本文旨在探讨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归宿问题的相应护理对策,以达到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及防止复发的目的.

    作者:肖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双重抑郁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实验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HAMD评分、HAMA评分、CG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4.22,3.36;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美托洛尔缓释片,2次/d,1片/次;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2次/d,1片/次.对照组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2次/d,2片/次,服药时间30天.观察两组缓解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有效率93.33%,心电图改善有效率90.00%;对照组缓解心绞痛有效率70.00%,心电图改善有效率66.6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45,P<0.05;χ2=4.81,P<0.05).结论:联合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及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心绞痛效果明显,并且安全、方便、经济.

    作者:李永惠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加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凤君;常继英;夏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精神科分级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科分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治疗精神病患者118例,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分级护理组各59例,比较实施护理后两组突发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投诉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分级护理组较传统护理组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突发事件发生率降至3.4%(P<0.05),护理差错率降至1.7%,投诉发生率降至5.1%,护理质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分级护理较传统护理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高桂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眼轴大于26mm的124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3~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0.3 84只眼,占67.74%.其中,眼轴26~30mm组中,术后视力≥0.3 51只眼,占79.69%;眼轴>30mm组中,术后视力≥0.3 33只眼,占55.00%.前者术后视力明显好于后者.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后可明显提高视力,改善视觉质量,疗效可靠.

    作者:朱姝;卢国强;刘祥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伴发躯体疾病的护理观察

    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观察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环节,严密观察病情的目的是能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使护理活动有目标、有针对性.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的躯体疾病.现将我院观察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廖清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接受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指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接受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对收治于我院心理科病房接受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体质量超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2例,进行超重原因分析,结合精神分裂症疾病特点、心理科病房开放式管理模式给予生理、心理和社会不同层次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采用干预前(入院当日)与干预后(出院当日及干预3个月后复诊当日)复测体重、计算体重指数,作干预前后效果对比.结果:出院当日、干预3个月后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明显低于入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3个月后体重及体重指数较出院当日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科全方位护理干预对降低接受新型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重指数有积极意义.

    作者:许义香;戴钧秋;陈爱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沈阳地区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尿液病原菌分析

    目的:分析沈阳地区2型糖尿病(2DM)尿路感染患者尿液各类病原菌分布.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2DM合并尿路感染患者95例,对照组为同期就诊确诊为尿路感染但无2DM 患者136例,分析两组入选者尿液各类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两组均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例数居多,但2DM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感染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它病原菌感染例数分布无明显区别(P均>0.05).结论:2DM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感染机会显著增加,制定治疗计划时应予注意.

    作者:谢艳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安全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安全隐患有误吸、误服、跌倒、走失、烫伤、自伤或伤人等问题,其发生与环境、责任心不强、疾病自身影响等因素有关.结论:住院老年痴呆患者存在诸多安全问题,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加强护理知识培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干预,可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恒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压氧舱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45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45例的护理体会.结果:治愈3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采取高压氧舱治疗和有效护理,能够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焦丽;崔国红;陈志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昆明市官渡区监管场所艾滋病病毒阳性病例管理模式探讨

    官渡区是昆明市主城区之一,辖区有云南省第一强戒所、云南省第五强戒所、云南省女子强戒所、官渡看守所、官渡监狱、铁路看守所等6家监管场所.2012年监管场所HIV检测2 300例,确认阳性190例.随着2010年公安和司法工作职能的转换(公安部门不再对抓获的吸毒人员进行强制戒毒,而是移交到司法部门管理的强制戒毒所进行管理),云南省大量强制戒毒人员转入我区的3家省级强戒所,转入和发现的阳性病例数也大为增加.为了提高监管场所阳性病例管理工作,提高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PLWHA)的生存质量,降低二代病例的传播,采用对监管场所阳性结果告知、阳性病例管理、出所转介等方式.通过三年的摸索,监管场所相关干警基本掌握了阳性病例管理的方法,综合管理率得到提升,形成了一定的管理模式.

    作者:张睿凌;康仕丽;冯玲;张文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高血压是以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我国有1.3亿高血压患者,其中老年患者占25%~35%[1].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十分突出,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助于降低血压,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本文就近年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春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妇科门诊手术患者64例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妇科门诊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拟行妇科门诊手术患者126例分为两组.常规对照组62例,进行常规术前处理.心理护理组64例,在常规术前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恐惧、生命体征及疼痛程度.结果:心理护理组术前焦虑及恐惧发生率明显小于常规对照组,术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常规对照组,围术期平均心率和呼吸次数也低于常规对照组,术后无痛率明显大于常规对照组;轻度和中度疼痛率小于常规对照组.结论:科学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妇科门诊手术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张静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自残性断指(肢)再植患者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自残性断指(肢)再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30例自残性断指(肢)再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和干预一周后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干预一周后的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惧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自残性断指(肢)再植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作者:闫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精神科患者自杀倾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自杀倾向的心理特点和护理策略.方法:总结我院2009年7月~2012年4月自杀倾向患者48例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本组48例患者均未酿成自杀事件.结论:积极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及时阻止精神科患者自杀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煦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家庭危机应对能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家庭危机应对能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家庭危机个人评价量表(F-COPE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F-COPES总分为(88.38±9.62)分,被动评价因子得分低,为(13.22±2.24)分.SSRS总分为(29.25±3.76)分,支持利用度低,为(6.42±1.56)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家属家庭危机应对能力具有正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家庭危机应对能力较差,增强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其家庭危机应对能力,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崔健;李遵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女性精神病患者经期特殊护理对策

    为进一步做好女性精神病患者的经期护理,我院实行了经期特殊护理对策,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