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护理体会

谢清梅

关键词:喉癌术后, 气管切开患者, 垂直半喉切除术, 全喉切除术, 鳞状细胞癌, 组织活检, 临床资料, 临床症状, 护理体会, 喉裂开术, 肺部感染, 声嘶, 年龄, 男性, 喉部, 病人
摘要:1997年我院收治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5例,其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0~67岁,临床症状主要为声嘶。喉部组织活检结果为鳞状细胞癌;3例行垂直半喉切除术,1例全喉切除术,1例行喉裂开术;5例病人术后均行气管切开,其中3例并发肺部感染。……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1 脘腹胀满 朱某,女,58岁,1994年9月中旬就诊。因去年老伴患癌症住院,日夜护理劳累不堪,后老伴去世,又复哀伤不已,渐感脘腹胀满,愈胀愈烈,不思饮食,呃气连声,有时矢气后胀满减,但旋即复胀,饭后站立稍久,则胀满更甚。初服疏肝理气方药,可缓解,继服则无效。诊见面微白,体胖,舌苔白薄而浊,脉象弦软而细。属中气不足,肝气犯脾之证。用补中益气汤:党参20g,炙甘草、升麻、柴胡各6g,白术12g,当归、陈皮各10g,黄芪30g,2剂。每日1剂,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后再煎药,沸后煎20分钟温服,每日3次。服药后脘腹胀满减半,仍以原方连服8剂,脘腹胀满全消,余症皆除,随访未再复发。……

    作者:楚帆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慢性炎症46例

    口腔颌面部慢性炎症多由外伤、牙源性感染、腺源性感染所致,导致创口经久不愈,长期渗液溢脓,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颌骨骨髓炎,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之久。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慢性化脓性炎症46例,收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6例中,男31例,女15例;16~30岁12例,31~40岁15例,41~60岁13例,60~69岁6例。颧骨部创面炎症4例,颊部瘘道7例,颌下间隙反复肿胀9例,翼颌问隙炎症3例,颞下间隙慢性炎症6例,颌下间隙包块及瘘道13例,上下颌骨骨髓炎4例。……

    作者:刘朝强;姚杰良;李翠碧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护理体会

    近年来,我们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较为满意,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慢性结肠炎之发生,主要为脾胃气虚,又加外感风寒,风湿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即可引起脾胃功能紊乱。张景岳说:“泄泻之无不由脾胃。”指明了泄泻与脾气气虚的关系至为密切。临床上将慢性结肠炎分为脾胃气虚挟湿型、脾胃气虚寒湿型二类,其表现均为腹痛、泄泻、粘液便等症状为主。 1 护理方法 治疗前向患者说明治疗意义,并介绍同类患者的治愈情况,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作者:刘金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下病46例观察

    1999年5月~2000年8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下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92例均为已婚妇女。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年龄25~45岁,病程3月~1年。对照组46例,年龄22~43岁,病程3月~1年。两组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李碧华;郑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芎芷蜈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5例

    笔者自1985年以来,用自拟芎芷蜈蝎汤加味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大63岁,小29岁;病程长18年,短6个月。 诊断标准:均以剧烈头痛为主诉,且部位固定,来去突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符合血淤型头痛。均由县级以上医院经CT、颅脑多普勒超声波及有关理化检查,排除急性脑血管病变、高血压、脑肿瘤等颅内器质性病变及感染、中毒等疾病所致的头痛。……

    作者:肖耀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生化汤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50例

    自2001年1月~2001年12月,我们用生化汤防治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0例,全部经尿HCG检查及B超检查确诊为早孕,B超示胎囊三经线平均值<2cm,患者自愿要求使用药物流产终止妊娠。妊娠前近3个月经周期正常,未用甾体激素类药物,无带环妊娠或宫外孕,无米非司酮禁忌症及前列腺素禁忌症。按患者就诊时间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0例,年龄18~42岁,平均30.2岁;孕次1~4次,平均1.9次;停经时间36~59天,平均43.5天。对照组50例,年龄19~40岁,平均30.1岁;孕次1~4次,平均2.1次,停经时间35~58天,平均42.9天。……

    作者:郑红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周平安治疗外感燥咳经验

    周平安系北京东直门医院教授,从事医疗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外感咳嗽,兹就其治疗外感燥咳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外感咳嗽,燥咳并不少见,此乃因“风为百病之长”,四时皆可致病,久必化燥;秋季燥邪当令,易感燥邪;或久居空调之室,或冬天生炉取暖,室内空气混浊干燥,而为燥邪所伤;或嗜食辛辣烟酒、油炸等热性食物,或温阳之品致火旺生燥,寒性收敛,腠理固密,无汗而燥。若出现典型症候者,以桑杏汤治之多有佳效。但临床症候往往错综复杂,常有兼夹之证,以燥热夹湿尤为多见。两邪相搏,病势更剧,其咳为缠绵,极易转为内伤阴虚咳嗽和痰湿咳嗽,病情更加顽固难愈。燥热与湿相搏,一则肺气被敛,宣降失司,津停为湿;二则气机失和,气血不畅,津液输布受阻,湿邪更加胶着难化,故形成难治之顽咳。……

    作者:晁卫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活血软坚抗纤方治疗肝硬化42例

    1998年4月~2000年8月,我们用活血软坚抗纤方治疗肝硬化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采用1993年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第5届学术会议制定的肝硬化临床诊断标准。78例中,男51例,女27例;大68岁,小32岁,平均43岁;病程长11年,短半月;有病毒性肝炎病史者61例,嗜酒者11例,血吸虫病史者3例,其它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6例。……

    作者:朱建明;徐桂英;潘小红;董爱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知柏地黄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2例

    笔者用知柏地黄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6例,女26例;年龄16~45岁;病程3月~10年。无明显发病原因,表现为口腔溃疡处疼痛,不能进食酸、辣味食物,多伴有大便秘结。查口腔颊、唇、舌边、舌背部有米粒或黄豆大小不等的多处溃疡,溃疡点周边红肿隆起,中间凹陷,上覆黄苔。多此愈彼起,女性在经期前后出现。……

    作者:杨宏智;哈力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验一则

    陆某,女,32岁,1993年6月17日就诊。精神失常2日,在家乱砸东西,打人骂人,县精神卫生中心医师给服氯丙嗪等未能控制发作。诊见患者蓬头垢面,口中骂声不断,拿扫把欲追打其夫,屋内各种物品砸扔满地。见笔者进门,在女儿规劝下,渐渐停止打砸,但仍胡言乱语不断。好言令其坐下,望见面红目赤,舌红苔黄燥,口气臭秽。述胸中满闷,心中烦热,日夜不眠,家人诉其大便干结,5日不解,尿少黄赤,臭气浓烈,脉弦数有力。证属邪热上扰,心神不……

    作者:顾文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老年顽固性便秘辨治举隅

    笔者辨治老年顽固性便秘,疗效较好,举例如下。 1 滋阴润燥法 张某,女,71岁,2000年12月13日诊。患糖尿病10余年,长期服二甲双胍、消渴丸。近2年来经常大便干燥难解,2~3日一行,甚或每周1次,服果导片方能得解。近1周来除便秘外常感头昏眼花,少气乏力,口干多饮。诊见形体消瘦,其脉稍弦而细数,舌尖红苔根稍黄而腻。处方:火麻仁(打碎)24g,生柏子仁18g,生地、元参、黄芪、枸杞子各12g,麦冬、钩藤、菊花各10g,党参14g,白芍、生白术各20g,甘草3g,苍术15g。3剂,水煎服,日3次,2日1剂。服药3剂尽后大便已较前通畅,精神较佳,头昏消除,但仍口干欲饮,脉、舌稍有好转。原方改苍术12g,黄芪15g,加生石膏15g,又进3剂,大便通畅。随访至今,便秘未再复发。……

    作者:孙春艳;邱程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切开挂线置管引流法治疗肛门高位脓肿21例

    笔者自1995~2000年采用切开挂线置管引流法治疗肛门高位脓肿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1例均为术后确诊肛提肌上脓肿者,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20~55岁,平均35岁;病程5~14天,平均6天;直肠后间隙脓肿15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6例。……

    作者:陶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血府逐淤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86例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视网膜血管病。是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其分支发生栓塞所引起的视网膜血液回流障碍或中断,造成的视功能损害。以视网膜上大片火焰状、放射状浅层出血及渗出为特征。2000~2002年,我们以血府逐淤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本病8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86例(101眼),男52例,女34例;年龄小31岁,大72岁,平均50.6岁;病程短1天,长7个月;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7眼,分枝阻塞64眼。其中糖尿病患者28例,视力均低于0.3。……

    作者:汪浩;宋双敬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益气滋阴汤治疗盗汗36例

    笔者自1998年3月~2002年3月,用自拟益气滋阴汤治疗盗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36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大72岁,小32岁,平均45.5岁;病程长6年,短4天,平均62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寐中汗出,醒来自止,乏力,腰酸等。……

    作者:高建民;唐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悬带牵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8例

    我院自2001年1月~2001年10月,采用悬带牵引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小17岁,大62岁,平均38岁。椎体前缘压缩<1/2者14例,椎体前缘压缩>1/2者8例,压缩伴前缘断裂2例,压缩伴不同程度脱位2例,伴椎板骨折2例;骨折部位为胸11椎2例,胸12椎10例,腰1椎16例,其中3例伴有轻微神经症状,均无截瘫。……

    作者:万佳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艾条灸法治疗小儿红臀护理体会

    小儿红臀是婴幼儿常见病症,多由大小便的刺激,更换尿布不及时,皮肤护理不当造成。轻者臀部红肿,重者皮肤糜烂,局部渗出,疼痛。我院儿科病房采用艾条灸法治疗红臀,取得很好疗郊。总结如下。……

    作者:亓娟秀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48例

    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8例均为已婚女性,年龄小25岁,大46岁;病程短5个月,长8年;其中单侧乳腺增生16例,双侧乳腺增生32例。均感乳房胀痛,胀痛大多有周期性,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一侧或两侧乳房,可摸及大小不等,质韧而不硬,活动与皮肤无粘连肿块,肿块边界不清,始终不破溃,无乳头凹陷及乳头溢液。部分病例红外线扫描,肿块有云雾状淡阴影,血管增多或增粗。排除乳瘤或其他乳腺病。……

    作者:韩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综合治疗骨折后期神经损伤42例

    骨折后引起的神经损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笔者采用针灸、推拿及穴位注射综合治疗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2例中,门诊病人31例,住院病人11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小11岁,大62岁;病程短1个月,长6个月。上肢肩、肘、腕关节脱位或骨折,肱骨干骨折而引起尺、桡、正中神经损伤28例;下肢髋、膝、踝关节或胫骨骨折引起下肢神经损伤14例。临床表现疼痛、麻木、运动功能障碍。……

    作者:王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药物配合直流电碘离子导入治疗角膜病62例

    近年来我们用直流电碘离子导入辅助治疗62例(80眼)角膜疾病,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62例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14~60岁。其中霉菌性角膜溃疡4例(4眼),单胞病毒性角膜炎12例(12眼),浅层点状角膜炎36例(54眼),角膜化学烧伤8例(8眼),角膜穿通伤缝合术2例(2眼)。大部分患者经较长时间的常规治疗无效或又复发。……

    作者:朱小芹;杨嘉毅;吴红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慢性肝炎证治初探

    慢性肝炎多以脏腑功能失调、虚实错综为特征,病程较长,病情复杂。故临证治疗应辨证论治,知常达变。现笔者将临诊所得作如下探讨。 1 补脾益肾当为治疗本病的首要治法 祖国医学虽无慢性肝炎这个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似属虚损范畴,主要是肝、脾、肾虚损。该病起病之初,病位在肝,肝病及脾,故以肝脾两经症候为多见。若邪踞日久,穷必及肾,往往在湿热邪毒留恋、肝脾功能失调的同时,多易出现肾虚见症。笔者认为慢性肝炎在治肝的同时必须先补脾,而又须兼顾补肾。……

    作者:徐大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