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应用综述

范广才;席长法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 临床, 醋酸泼尼松, 总有效率, 每周治疗, 硬币, 脱发, 斑秃, 混合液, 总量, 综述, 应用, 疗效, 冻疮
摘要:复方丹参注射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综述如下.1 斑秃 用复方丹参注射液4ml,加入醋酸泼尼松注射液2ml(50mg),1~2分硬币大脱发斑内注射混合液0.5~0.8ml,5分硬币以上脱发斑内注射1~1.2ml,每人1次,总量不超过6ml,每周治疗1次,4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判断疗效.治疗斑秃118例,结果痊愈48例(40.7%),显效42例(35.6%),好转12例(10.2%),总有效率86.4%[1].2 冻疮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化淤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体会

    冠心病心绞痛,尤其是心绞痛频发阶段,多以实证为主,治当理气活血,疏通血脉为宜.我们用自拟化淤血方,治疗气滞血淤型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较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孙书森;时长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心功能不全护理体会

    我院1998年2月~2003年10月共收治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42例,治愈率达100%,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小2个月,大5岁,平均1.7岁.全部病例均符合实用儿科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断标准,平均住院天数10天,无1例死亡.

    作者:李桂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金银花商品分类鉴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收载的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num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g 山银花(华南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我国金银花资源丰富,全国作金银花药用的有近30种不同植物.传统上以河南和山东金银花为金银花的地道产品.按其商品分类,主要为南银花(密银花)、东银花(济银花)、山银花(土银花).

    作者:唐培昀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及杏丁注射液治疗偏头痛82例

    笔者自1999年以来运用活血祛风化痰中药煎剂结合杏丁注射液治疗偏头痛8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2例中,男28例,女54例;年龄大62岁,小19岁,平均41岁;病程短2个月,长23年.临床表现为头痛暴作,痛势甚剧,或伴有恶心、呕吐,痛解则如常人.排除器质性疾病及高血压引起的头痛.

    作者:邵勇;黄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灸配合弥可保注射液治疗周围性面瘫观察

    2001年3月~2004年1月,我们采用针灸配合弥可保注射液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310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在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5例,男70例,女85例;年龄6个月~86岁,平均44.2岁;病程1d~9a.对照组155例,男68例,女87例;年龄4~72岁,平均40.5岁;病程13h~7a.192例有受风寒史,105例有或曾有侧耳后痛,118例无明显诱因.两组患者在性别(经χ2检验)、年龄、病程(经t检验)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全部符合<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学>[1]面神经病的诊断标准.

    作者:李纯;陶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性胃炎辨治心得

    笔者治疗慢性胃炎有所体会,介绍如下.1 肝邪犯胃,安胃必先制肝 肝邪(包括胆)犯胃,症见胃脘胀痛,时而牵连胁背,常因郁怒而痛甚,食少,嗳气频频,或泛吐酸苦水,叹息则舒,苔薄脉弦.治宜舒肝理气,和胃降逆.常用柴胡、赤芍、白芍、枳实、香附、郁金、蒲公英、炙甘草等.若肝气上逆,嗳气较频,可加沉香、旋覆花、代赭石;胃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苏梗、乌药、香附、豆蔻等.用药宜通灵轻巧,疏通气机,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而不宜用阴柔滋腻之品.

    作者:孙素明;李红卫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抗敏定喘散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4例

    笔者自1997年1月~2001年10月自拟抗敏定喘散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4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4例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小2岁零3个月,大12岁;病程2个月~2年3个月.常年反复咳嗽21例,冬春季发作14例,只在冬季发作9例,春季发作4例,秋季发作6例.咳嗽发作在夜间和清晨26例,夜间18例,清晨10例,均在运动后加重.干咳31例,刺激性咳嗽14例,咳而有痰9例.均有咽部轻度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16例,肺部听诊呼吸音基本正常39例;有少许干罗音13例,闻及哮鸣音2例.正位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32例.

    作者:卢卫国;吴力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180例

    近10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18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80例均为门诊患者,经过B超或X线腹部平片、肾盂透影确诊为结石.180例中,男108例,女72例;小16岁,大73岁,平均50.6岁;病程短10h,长6a.右输尿管结石89例,左输尿管结石76例,双侧输尿管结石1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59例,中段结石53例,下段结石68例;轻度肾积水79例,中度肾积水86例,重度肾积水15例;伴肾功能不全3例,腰痛剧烈伴恶心呕吐102例,伴有发热6例,时有隐隐作痛34例,小腹胀痛伴有尿急、尿频、尿痛68例.结石直径大1.0cm,小0.3cm.

    作者:贾同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清宫化膜汤治疗药物流产不全85例

    目前,米非司酮序贯米索前列醇片用于终止早孕,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但服药后仍存在出血多,出血持续时间长,流产不全等缺点.笔者自1998年以来,自拟清宫化膜汤治疗药物流产不全8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5例均为药流不全而建议清宫手术者.年龄20~25岁35例,25~30岁39例,30~35岁11例;未育者58例,已育者27例;孕期为38~49天;均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药流后阴道持续或反复出血,出血时间为10~22d.B超检查示宫内胎膜残留.

    作者:张群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63例观察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慢性胆囊炎6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12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男27例,女36例;年龄21~68岁,平均32.5岁;全身肥胖者42例,向心性肥胖者11例,下肢肥胖者6例;病程短3h,长11a;急性胆囊21例,慢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42例.对照组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20~68岁,平均32岁;病程短4h,长6a;肥胖者54例,急性胆囊炎19例,慢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41例.两组病例在统计资料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急、慢性胆囊炎多在饱餐或过食肥厚、劳累后发病,表现为右胁肋部胀痛,严重者可逐渐加剧,并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和黄疸等症状.右上腹压痛明显,有时可扪及腹块,莫菲氏征(+),WBC升高、N升高,B超示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壁增厚(>3mm)、毛糙、边界欠光滑,其中约80%~90%显示有结石影像.

    作者:李蔚青;荣红;赵福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临床应用举隅

    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疑难杂病,效果较好,举例如下.1 低血压 张某,女,56岁,1998年12月11日诊.3年时发头晕,特别是久立或蹲下起立时更明显,但未引起重视,只间断服用维脑路通片、杞菊地黄丸等效果欠佳.近1月来头晕日趋严重,有时不能站立,且下午、晚上更重,晨起后明显好转.素有低血压,胃下垂,精神不振,体倦乏力.诊见形体瘦弱,精神倦怠,面色少华,舌淡苔白,六脉俱虚,血压10.64/6.65kPa.此乃中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精微输布失权,清阳之气不能上荣充脑,血脉鼓动无力,元神失养,髓海空乏而头晕.治疗应补中益气,升举中阳,养阴生脉.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化裁:黄芪30g,党参、白术各20g,陈皮、当归、菊花、五味子、蔓荆子各10g,柴胡9g,升麻8g,甘草5g,麦冬15g.

    作者:周志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70例

    近3年来,我们自拟利尿排石方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7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顺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硝矾散浸泡治疗手足癣体会

    手足癣多由感染湿热毒气、蕴积皮肤或由相互接触、毒邪相染所致,症状为手足皮肤浸渍、水泡、脱屑、溃烂、瘙痒难忍,且具广泛的接触传染性.笔者于70年代得一民间老中医验方硝矾散,多年来用其浸泡治疗手足癣,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现代研究资料表明,手足癣为浅部真菌病,其致病菌主要是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常见菌种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以红色毛癣菌致病力强,不易控制,成为手足癣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常分为浸渍型、水泡型、鳞屑型,浸渍、水泡型极易发生继发感染,如继发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

    作者:何定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穴位放血治疗急性扁桃体炎38例

    笔者自2000年3月~2002年5月,用穴位点刺放血的方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38例,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38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3例,女15例;年龄小6岁,大25岁;病程长3d,短5h,扁桃体表面有灰白斑点者16例,无灰白斑点者22例;体温高于38.5℃者21例.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98例探讨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中药与单纯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探索针刺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及对照组92例,治疗组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4%,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54.3%,总有效率94.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比单用中药内服疗效好.

    作者:吴向琼;李一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桂枝汤加减应用体会

    笔者用桂枝汤加减治疗各种疾病获较好疗效,举例如下.例1:张某,女,24岁,2002年11月14日初诊.无诱因突发右侧腰臀部疼痛,并向下放射至窝部,向前弯腰和行走时疼痛加重,伴有麻木、困重感.1周前曾口服布洛芬、双氯灭痛、维生素B13d,症状稍减轻,停药后疼痛又加重.

    作者:骆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辨病治案二则

    1湿热病 患者,男,53岁,2003年1月29日初诊.因阅卷过劳外受风寒,致咳嗽身痛,恶寒战栗,粘汗湿衣,体温在37.3℃~38.1℃半月余.血常规白细胞9.5×109/L,淋巴细胞0.097,中性粒细胞0.82,红细胞4.01×1012/L,血红蛋白136g/L,血小板82×109/L.服荆防感冒冲剂、藿香正气液、银柴冲剂、力克舒、阿莫西林、利君沙等中西药,静滴抗生素3d未效.刻诊:入夜恶寒,寒甚则战栗,而后发热,继而大汗出,粘而湿衣数套,浑身酸楚,咳嗽无痰,形寒怕冷,见风则喷嚏流涕,涕中带血,鼻塞不通,指尖疼痛,不欲饮食,口淡无味粗糙而干,神疲乏力,时时欲寐,手足发凉,舌淡红苔白腻,脉沉濡.8Am体温37.3℃.诊断为感冒.辨为风寒外袭,肺卫失和,痰湿内蕴,久汗伤阳之证.

    作者:黄开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药合用治疗小儿慢性副鼻窦炎100例

    儿童鼻窦结构发育尚未完全,炎症造成的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障碍可逆性比较大,而且难以耐受创伤性手术.笔者以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并配合西药治疗儿童慢性副鼻窦炎,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吕金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辨证治疗小儿遗尿32例

    笔者在临床上辨证分型治疗小儿遗尿32例,疗效肯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均为门诊患儿,男10例,女22例;年龄小4岁,大14岁;病程短5个月,长6年.其中脾肾气虚、下元虚寒型28例,肝经湿热型4例.均符合高等医药院校三版教材<中医儿科学>遗尿的诊断标准,且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遗尿.

    作者:陈根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利咽汤治疗咽炎56例

    近年来,笔者自拟利咽汤治疗急、慢性咽炎5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6例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6~12岁10例,13~50岁40例,50岁以上6例;急性咽炎33例,慢性咽炎23例.临床表现为咽部干、痒,甚至咽部疼痛,咽下不畅感,咽中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进,可伴有干咳.查咽部充血,或有淋巴滤泡增生.均符合卫生部1993年制定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急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诊断标准.

    作者:杨永勤;周艳;李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