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

肖月红

关键词:产妇, 胎膜早破, 临床效果,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观察组产妇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则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及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阴道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胎膜早破传统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妇宫内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了母乳喂养率,提高了产科质量.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NT对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3-NT在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集脑梗死死亡患者颅内的Wills动脉环标本19例,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 染色,根据镜下结构将斑块组织分为不稳定性斑块和稳定性斑块两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NT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情况.结果:3-NT在不稳定性斑块中的表达较在稳定性斑块中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3-NT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作者:杜文华;李毅;孙瑞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按摩方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按摩方案对PCI术前患者焦虑、紧张状况的改善程度及适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将116名准备PCI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制定包括按摩时间、按摩部位、按摩程度及具体按摩手法的按摩护理方案,干预组实施按摩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方法测量两组三个不同时刻(基线、术前一日和进手术间)患者的焦虑、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结果:(1) 两组比较三个不同时刻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4,P<0.05),其中两组在进手术间时干预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水平(F=18.62,P<0.001);(2)两组比较三个时刻的心率、血压值的变化,其中组间的心率、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7,1.176,0.002,P>0.05),两组比较进手术间时刻干预组的心率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F=8.452,P<0.01),其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患者存在中等水平焦虑现状,采用按摩护理干预方案可有效改善其紧张状态,缓解焦虑,提高了患者面对疾病和手术的信心.

    作者:杨春艳;郜玉珍;邸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治疗6周末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NS)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8%和92.5%,利培酮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和90%,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锥体外系反应和体重增加存在明显差异(P<0.05),利培酮组高于阿立哌唑组.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一线药物使用.

    作者:吴辉;周广玉;刘月娟;李巍;杨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术中和术后情况,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随访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减少了手术中的风险,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铮;周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肝脏病变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毒性肝炎及其并发症肝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更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及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诊断和治疗肝脏病的血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这些技术尚不能完全取代肝活体组织病理学技术 .该技术在诊断治疗肝脏疾病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陈彤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3例,氟西汀组33例,观察6周.于治疗前1、2、4、6周末采取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78.8%,氟西汀组显效率为75.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4%,氟西汀组42.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组效较氟西汀组起效快.

    作者:王尚红;马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评价中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常规超声及ET技术检查40岁以上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高脂血症任意一种或合并多种上述疾病的受检者94例(A组)、没有任何上述疾病的受检者143例(B组).常规超声检查以内中膜厚度大于1mm或存在斑块、狭窄情况视为阳性.ET测量获取颈总动脉的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脉冲波传导速度(PWVβ),超出正常值范围视为阳性.结果:A组β、Ep、PWVβ值均显著高于B组(P<0.05),AC值显著低于B组(P<0.05).与常规超声相比,ET技术对A组的定性判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B组的定性判断结果具有更高的阳性率(P<0.05).结论:ET技术可对中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做出评价,可提高中老年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阳性率,有利于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提出早期预警.

    作者:刘强;王树贤;丁康;罗玉君;张立霞;徐艳燕;曹堃;陈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舒必利导致高血压1例

    1 病例患者女性,49岁,已婚,无业.患者于2009年1月听人教唆后信佛教,经常穿梭于各家庙里,当年3月份的一天突然出现乱语,说死去的婆婆附在她身上,整日说神道鬼,作揖求拜,晚上不睡,病后2天送往我院住治,诊断为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给予阿立哌唑20 mg/d,舒必利0.3 g/d,期间患者出现过头晕、心慌、测血压160/110 mm Hg,停用舒必利后上述症状缓解,半月后病情完全缓解出院.

    作者:程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两种药物组合方案治疗5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药物组合方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D+钙剂,治疗组采用降钙素+维生素D+钙剂治疗,比较两种药物组合方案的疗效.结果:对照组在3周左右临床症状缓解;治疗组在1周左右症状缓解.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显效或有效的患者中对照组24例(48.0%)、治疗组45例(90.0%),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时腰椎骨密度(BMD)值无明显改变,而治疗组腰椎的BMD值较治疗前明显增加,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钙素+维生素D+钙剂组的疗效明显好于维生素D+钙剂组的疗效.

    作者:崔秀娇;郑孟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基层精神科护理管理体会

    精神卫生科是我院一独立科室,因病房设施条件差,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薄弱,给病房管理带来很大难度.本人做精神科护士长五年来,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平时住院患者在60人左右,全年入院患者300人左右.由于病房管理到位,服务态度好,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良好口碑.

    作者:刘顺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超声探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超声在糖尿病的颈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及脑血管意外的相关性.方法:用超声测量正常组(无脑血管意外组)和脑血管意外组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斑块出现率、血流频谱测值.结果:脑血管意外组TMT值、斑块面积、斑块出现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无脑血管病组).两组患者的血流频谱测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颈动脉可作为一个良好的体表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的脑血管病变程度.

    作者:金基德;朴金花;李勇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126例乳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的分析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诊断乳腺恶性肿块声像图表现及血流情况,探讨乳腺恶性肿块超声特点.方法:本文对126例乳腺恶性肿块进行彩色多普勒观察,了解其边缘、形态、纵横比、边界、内部回声、后方衰减与侧方声影等等,运用彩色多普勒检查,恶性肿块内部及周边有无血流,并根据血流丰富程度分级.结果:本组126例患者,其中浸润性导管癌54例,浸润性单纯癌23例,浸润性髓样癌19例,浸润性硬癌10例,导管状乳头状癌16例,浸润性腺癌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方法简单、实用、无辐射,为临床提供早期正确诊断,使疾病得到早期治疗,是为实用可靠的诊断方法.

    作者:刘英;刘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青光眼视野缺损与神经纤维层损失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青光眼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用OCT及标准自动视野计测量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1人34眼视盘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野.将代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盘沿一周分为12(S1-S12)区,将视野分为21区(Z1-Z21),研究其对应关系.结果:青光眼的视野缺损多首先发生于上下方的旁中心区,即出现弓形暗点;盘沿的丢失多发生于上下极.结论:青光眼的结构和功能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一结论对青光眼的临床早期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陈健;王大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管医学发展与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慢性病的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等.慢性病普遍病因复杂,得病时间不明确、病程长、难以治愈.发病形成又分为中风和心肌梗死为代表的急性发作和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为代表的渐发性[1].慢性病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痛苦,而庞大的医疗费用及人力花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社会发展,慢性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慢性病的死亡率已占我国每年死亡人数的80%.

    作者:刘康;王宏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高-低氧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氧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增敏作用的治疗价值.方法:56例经病理证实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高-低氧疗+放疗组(研究组)28例,单纯放疗组(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总剂量50~66 Gy/25~33次,其中,研究组放疗前给予5升/分的高流量吸氧2小时,吸氧结束后即给予放疗,放疗结束后给予持续3升/分低流量吸氧至次日放疗前2小时,对照组不予吸氧.结果:研究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中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与单纯放疗相比,高-低氧放疗能提高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同时能降低急性放射性肺炎不良反应.

    作者:王力军;冯济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患者分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即A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即B组,均给予口服恩替卡韦0.5 mg/d,疗程72周.观察两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A组Child-Pugh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随治疗延长而增加,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组Child-Pugh评分明显下降.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佳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夏华;李可军;娄宪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和利培酮临床疗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但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较轻.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服药依从性好,有利于长期巩固治疗.

    作者:汤庆军;张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老年期女性精神分裂症的60例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老年期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治疗8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监测评定其安全性.结果:PANSS量表总分、TESS量表和实验室监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对老年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于信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伴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49例2型糖尿病伴有脑梗死和48例2型糖尿病无脑梗死患者,对两组间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伴有脑梗死组的吸烟比率、血尿酸、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均高于无脑梗死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尿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尿酸增高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2型糖尿病伴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萍;吴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致脑室铸型的微创手术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致脑室铸型的微创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本组60例中,45例患者采用单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外引流术;28例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外引流术治疗.结果:术后评定,I级4例,Ⅱ级28例,Ⅲ级20例,Ⅳ级11例,Ⅴ级9例.结论:单双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外引流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国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