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能红
笔者采用中药直肠点滴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珍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们于1995年~2001年运用痰淤分消法自拟消疡汤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60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闫英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们自1990年4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妇科盆腔炎性包块16例,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昭华;兰秀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主要特征,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后期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甚至肺性脑病、呼吸衰竭.笔者于2001年1月~2002年12月,以健脾和胃化淤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红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通腑理肠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通腑理肠饮组500例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术后口服通腑理肠饮,蕃泻叶组107例术前口服蕃泻叶,观察用药后第1次排便时间,排便次数,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结果:通腑理肠饮组术前排便4次以上,术后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8.25±4.5)h,肛门排气时间平均12h.效果均优于蕃泻叶组.结论:通腑理肠饮具有清洁肠道,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作用.
作者:顾卯林;胡兵;顾建伟;王春生;朱景元;郭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由于护士未仔细观察病情,仅凭习惯性思维思考问题,往往导致一些护理差错,现就3例差错分析如下.
作者:童志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现代医学认为,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NMJ)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自身致敏和破坏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是其主要发病机制,胸腺是激活和维持MG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因素,而补体的参与更使疾病的发生成为可能,某些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与MG发病密切相关,可以说该病是人类疾病中研究得清楚,具代表性的自身免疫疾病.
作者:杨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笔者近年来从咽从鼻论治慢性肾炎1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伟民;包晓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1年8月~2003年1月,我们用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57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焦文平;李江;王风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屈膝位置布朗氏架治疗不稳定性胫腓骨干骨折53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1年1月~2003年6月,笔者用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申开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5月,采用自制中药护口液治疗口腔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董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杏林同仁企盼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在2003年10月1日建国54周年大庆之日正式实施. 在中医药数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是开天辟地的空前创举,称得上是漫长前进征途上的里程碑!它既标志着中医药在神州大地的百花园里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地位,也标志着党和国家对它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意味着中医药在宪法厘定的基础上,又将在一部专项法规的保障下进一步承传振兴、发扬光大,并从此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发展的宽广大道,奋进腾飞,奔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作者:罗荣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笔者用桂枝茯苓胶囊合逍遥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病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群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呼吸道感染是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肺癌术后进行有效护理,可防止呼吸道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慧娟;沈祥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疾病,近年来发病者有增多的趋势.笔者自1998年以来运用自拟芪玉饮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获得较好疗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张振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药误用导致中毒临床时有发生,现分析如下.1 原因 品种混乱:误将伪品作正品使用,引发中毒.如将香加皮作五加皮入药,导致中毒.
作者:李志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皮肤扁平苔藓(LP)34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20例作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海兰;楼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笔者近几年来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资料,根据恶性肿瘤患者发病情况,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肿瘤门诊和病房工作中的反复实践、体会,初步摸索出了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和确有明显疗效的一些药物.现就该类疾病的综合治疗原则及一些常用有效药物的选用及机理分述如下.
作者:周维顺;刘振东;吴林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芍药甘草汤出自东汉名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方由芍药、甘草组成.具有养血柔肝、解痉止痛之功.笔者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喘证、挛急痛证等获得较好疗效,兹举病案如下.
作者:罗利敏;李仁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