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宁;周彬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为临床常见病,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研究证明腰突症下腰痛和神经根痛除机械压迫外,椎间盘组织中的各种生化组分,如椎间盘组织释放的蛋白多糖、椎间盘外露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和神经根周围的乳酸聚集和pH值降低均会刺激神经根并产生疼痛[1].
作者:邱少慧;张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方法:将60例分为2组 ,对照组30例用维生素、谷维素口服及锡类散外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优于单用西药.
作者:刘长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理疗合并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钱焕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笔者用柴胡疏肝散并配合心理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IBS)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奇志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医林改错>一书有用血府逐淤汤治疗呃逆的记载.近年来,我们用血府逐淤汤治疗连续5昼夜以上呃逆不止的顽固性呃逆患者3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延达;于香军;李荣长 刊期: 2005年第12期
1998年5月~2003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云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医脉学理论认为,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有关.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学者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古代脉象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现试述如下.
作者:曾秀池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咽喉清利散系我院副主任中医师胡共和局部外用治疗咽喉疾病的家传经验方,经临证应用疗效甚佳.近几年,我们用其治疗急性咽炎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共和;余甘霖;王文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中药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血糖、高血脂与其它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对110例男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单服抗精神病药物,研究组53例在服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加服中药.治疗结束时,用治疗中需要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测评,并测定空腹血糖、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结果:研究组6项症状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照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均值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中药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血糖、高血脂及其他副反应有预防作用.
作者:张帆;费锦锋;卢桂华;卢胜利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笔者对老年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性肾病、周围神经炎等进行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周世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我们在颈椎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治疗颈椎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君怡;王学祥;耿东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2004年1月~2005年6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5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6例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大76岁,小25岁;病程短2天,长0.5年;皮损位于头面部2例,胸背部48例,四肢6例.
作者:杨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近年来,我们以局部用药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纳入标准为:①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慢性盆腔炎发作史.②下腹坠胀疼痛或腰骶部胀痛,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月经不调或不孕.③子宫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伴有压痛,附件区(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包块)压痛.④血常规、血沉、B超检查、阴道或子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检查或培养等有异常改变,腹腔镜检查可见子宫、输卵管粘连病灶或盆腔炎性包块形成.
作者:欧晓青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病例:崔某,女,35岁,于2003年2月10日诊.3个月前因阴道不规则出血10天去某医院就诊,住院并清宫,病理诊断为增殖期子宫内膜,用抗生素等治疗1个月未愈,自动出院.后到某中医院门诊服中药治疗,用归脾汤为主治疗2个月仍未愈.现面色无华,乏力气短,阴道流血量多、色红、时有血块,舌质红、舌尖有淤点、苔薄白,脉沉.诊为崩漏,辨为气虚证.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水煎服,日1剂.服5剂后未愈,阴道出血如初.后用易黄汤加味,山药、芡实、益母草、牡蛎各30g,黄柏6g,白果、黑芥穗各10g,茜草15g.日1剂,水煎服.服2剂后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再服2剂后阴道出血时有时无,继服5剂后痊愈.随访7个月月经如期而至,崩漏未再复发.
作者:孙瑞玲;肖丽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历代本草都记载生半夏有毒,戟人咽,令人麻舌,且被列入中药28种剧毒药品之一,因此诸医皆畏其毒,而不敢用其生品.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生半夏可直接入汤剂,不必炮制,经加热煎煮后即可安全无毒,且疗效卓著.<中药学>教材半夏篇附注半夏有毒成分难溶于水,经久加热可被破坏.据此可推出生半夏做为煎剂用药是绝对安全的.
作者:李金昌;黄金活;嵇玉峰;梁洪江;张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沙参麦冬汤对阴虚大鼠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以沙参麦冬汤治疗阴虚大鼠,测定治疗前后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血清细胞因子IL-2、IL-6变化.结果:沙参麦冬汤治疗组较阴虚模型组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和IL-2含量明显增高(P<0.01)、血清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沙参麦冬汤可提高阴虚大鼠的免疫功能,并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损伤.
作者:杨敬宁;周彬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笔者于2001年6月~2005年3月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清热养阴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4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黄晓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笔者自1999年6月~2004年10月,用加味四妙散治疗脂溢性脱发6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进;唐茂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张洪德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应用导赤散治疗各种内伤杂病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李传芬;张洪德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笔者在1998年2月~2004年4月间用中药内服,云南白药外涂,并配合灯草灸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月婵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