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菁;李永堂
压力在人的一生中无时不在,遇到压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适应方式.随着医疗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人员本身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有增无减,现将产生压力的原因及调适的方法探讨如下.
作者:潘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们自1997年以来用消淤退黄汤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蔡俊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6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燕;赵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脑脉通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脑脉通,对照组60例用舒降之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总有效率4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斑块体积明显减少、CCAD增加、IMT变薄、SV增加、DV增加、RI减少、PI增加,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脉通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作用明显.
作者:罗陆一;冯润芬;邱仁斌;罗玫;杨焕斌;陈鹏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在临床上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肝论治小儿功能性胃肠疾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余定辉;林木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999年2月~2003年12月笔者用自拟通便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便秘1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江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辨证分型治疗咽炎,取得一定效果.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共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大72岁,小5岁,平均31岁;病史短3天,长8年,平均5个月;辨为风热入里型16例,内热上攻型10例,血淤痰凝型5例,阴津亏损型9例.
作者:李静;李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2001~2003年间用消斑丸治疗黄褐斑36例,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永波;温光祥;李永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于2001年5月~2004年8月,用鲜马齿苋捣烂与青黛调成软膏状外敷,治疗带状疱疹22例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海燕;丁完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治伤软膏是根据昆山名医张惠铨经验方优化组合,经现代工艺制备而成的外敷药物.该方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作用,用以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1].为探讨该方的药效机理和安全性,我们对此进行了药效学实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三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由杏仁、白蔻仁、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组成.具有芳香淡渗,清热除湿之功.笔者对湿挟热、壅滞三焦所致诸多证候,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饶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采用中药分经前期、经期和经后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邢玉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引起腰痛或伴发肢体放射性或传导性疼痛的常见病、多发病.个别患者可出现一侧或两侧大腿前外侧蚁行、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与股外侧皮神经炎易混淆.我院接诊2例曾诊为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患者,经过详细体查确诊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报告如下.
作者:李映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室性早博患者临床以心悸为主要症状,特征为短暂心搏停止的漏搏感,或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我们用黄菟当归茶治疗典型室性早搏10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林秀旦;陈文军;何永生;徐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经方治疗多种病证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武维波;刘桂营;刘永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中采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儿科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茯苓;周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例1:柳某,男,22岁,于1989年7月10日初诊.患者2月前因患疟疾在当地医院求治,以正规抗疟疾治疗后头痛、寒战等症消失,但仍发热,以夜间为甚,疲乏、头昏,查血常规示Hb85g,反复以补血、抗炎、抗疟疾等药物治疗无好转,乃到我处就医.细问其发热乃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脉细数,舌红少苔.此为青蒿鳖甲汤证,乃予青蒿鳖甲汤原方:青蒿、知母、丹皮各10g,鳖甲25g,生地15g.服2剂后发热即消,继进益气补血之剂而愈.
作者:吴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们用自拟复方仙人掌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52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志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咳喘定口服液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咳喘定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咳喘定治疗组在抗感染基础上给予咳喘定口服液,常规治疗组在抗感染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合剂,两组均治疗7天.结果:咳喘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6%,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66.13%,经χ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抗感染的基础上口服咳喘定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较好.
作者:杨辉;邱志楠;潘俊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具有泄热、泻火、解毒、软坚破结、行气消滞的作用,临床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一些病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作者:温敬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