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达
我院自2003年6月~2005年6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由于护理得当,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愈后功能恢复良好,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蔺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性多系统疾病.近2年来 ,笔者用柳氮磺吡啶配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0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素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以及西药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吗丁啉、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及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好.
作者:蔡洁武;洪壁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2001年以来,我们用痛经丸治疗寒凝气滞型痛经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15~35岁,病程1~10年.均经妇科检查或B超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辨证为寒凝气滞型痛经.临床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喜热喜按,严重者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经量正常或量少行经不畅、色暗紫或有块,舌质正常或暗或有淤点、苔薄,脉沉细或沉紧.
作者:李红瑜;刘淑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例1:林某,男,28岁,2002年5月12日初诊.1周前因外出旅游,衣薄淋雨后出现畏寒、微汗、头痛、身痛等.自服藿香正气片10片,头痛、身痛略有缓解,但汗出较多,畏寒不减,不发热,仍有鼻流清涕、喷嚏、头痛、身痛,口舌微干,腹部胀痛较剧、揉按痛甚,大便 3日不解,舌质淡红苔白少津,脉浮缓.证属太阳兼阳明病.治宜解表攻里.方用桂枝加大黄汤.桂枝、熟大黄各10g,白芍20g,炙甘草6g,大枣15g(擘),生姜10片(切).加水900ml煎取药汁300ml,分早、中、晚3次温服完.连服2剂即诸证消失病愈.
作者:顾文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3年来,笔者用枳实导滞丸合大分清饮加减治疗水泻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卢希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从2003年5月~2004年6月,笔者自拟粟桂理中汤治疗小儿慢性泄泻2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自1998年至今,我们采用多枚加压螺纹钉闭合复位内固定并配合中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桂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笔者采用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法,治疗直肠癌术后合并症,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陈映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992~2003年,我们手术治疗阑尾脓肿192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吕定;黄绍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胃下垂,尽管以气陷为基础,但胃浊不降也是妨碍脾升的重要因素.脾胃升降功能失调,在脾则表现有不升和不升反降两类,在胃则表现在不降和不降反升两类.在慢性疾病中,由于脾胃的损伤,功能的衰退、升降不及多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仅只有主次缓急之分,不可能出现单一的脾升失常而胃降正常,或胃降失常脾升正常的病理变化.而对胃下垂的病机认识,多只重视脾气虚损而下陷,即脾气不升反降这一病理现象,强调补气升提,用补中益气汤及类属方剂治疗,忽略了脾气虚易致胃气不足,和降失职食糜不得下传而留滞中阻这一病理变化.笔者认为,只用补气升提法治胃下垂,特别是胃潴留或有梗阻者,有待商榷.
作者:杨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年来笔者用血府逐淤汤加味治疗脑震荡后遗症3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迎春;王玉新;侯小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5年,文献报道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得良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廖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确有一定的疗效.现将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光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笔者自拟参芩汤治疗水土不适的腹泻症多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学毅;张友政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多用活血化淤、软坚散结的方法.笔者以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陈银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百合病始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历代医家续有阐述,多认为邪热留滞,损伤心肺之阴而损及百脉是百合病的病机.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一病人因房劳过度而出现的症状与百合病极为相似介绍如下.
作者:伍典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2004年以来,笔者自拟马钱乌头汤治疗颈椎病4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从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小柴胡汤为和解之剂,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既可攻邪,又可扶正,不但可用于外感病,也是治疗杂病的良方,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吴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们用催产素合宫血宁胶囊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红岩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