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映福
小柴胡汤为和解之剂,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既可攻邪,又可扶正,不但可用于外感病,也是治疗杂病的良方,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吴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浙江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林真寿在近40年的临床工作中,擅长用经方治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其用经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盛淑芬;王才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及气阴两虚型肺结核患者化疗期间胃肠道副反应的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28例.治疗组用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对照组用胃复安、施尔康治疗,均30天后统计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及气阴两虚型肺结核患者胃肠道副反应有较好疗效.
作者:何志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肝阳亢盛与眩晕、中风的发生密切相关,而现代医学认为血管性痴呆是发生于脑血管病后的记忆、认知等功能损害所致,可见中风与血管性痴呆直接相关,而肝阳亢盛与血管性痴呆之间的关系未见相关报道,笔者就此探讨如下.
作者:赵南刚;况时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2004年以来,笔者自拟马钱乌头汤治疗颈椎病4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从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胃下垂,尽管以气陷为基础,但胃浊不降也是妨碍脾升的重要因素.脾胃升降功能失调,在脾则表现有不升和不升反降两类,在胃则表现在不降和不降反升两类.在慢性疾病中,由于脾胃的损伤,功能的衰退、升降不及多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仅只有主次缓急之分,不可能出现单一的脾升失常而胃降正常,或胃降失常脾升正常的病理变化.而对胃下垂的病机认识,多只重视脾气虚损而下陷,即脾气不升反降这一病理现象,强调补气升提,用补中益气汤及类属方剂治疗,忽略了脾气虚易致胃气不足,和降失职食糜不得下传而留滞中阻这一病理变化.笔者认为,只用补气升提法治胃下垂,特别是胃潴留或有梗阻者,有待商榷.
作者:杨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秘结不通超过2天以上的一类疾病.而习惯性便秘即功能性便秘,是指非肠道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种经常性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秘结不通超过2天以上的疾病.笔者用针灸配合TDP照射治疗习惯性便秘100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印淑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们2004年6月~2005年3月用小针刀结合水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6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彭勋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病例:李某,女,76岁,2004年10月5日诊.从近2米高的楼梯上摔下,腰部疼痛不能活动,急送我院.CR片提示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张映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2001年以来,我们用痛经丸治疗寒凝气滞型痛经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15~35岁,病程1~10年.均经妇科检查或B超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辨证为寒凝气滞型痛经.临床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喜热喜按,严重者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经量正常或量少行经不畅、色暗紫或有块,舌质正常或暗或有淤点、苔薄,脉沉细或沉紧.
作者:李红瑜;刘淑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992~2003年,我们手术治疗阑尾脓肿192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吕定;黄绍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们用催产素合宫血宁胶囊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红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湿温初起,症状不明,辨证不易,误治者常引起变证.如将湿温之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误当伤寒而汗,将中满不饥误为停滞而下,将午后身热误当阴虚而润后引起变证.笔者对湿温变证的治疗有所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蒲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寿胎丸治疗孕早期胚胎宫内生长受限的疗效.方法:用寿胎丸加减治疗12例孕早期胚胎宫内生长受限患者.结果:宫内生长受限的胚胎在中药治疗后都能继续正常生长.结论:孕早期存在着胚胎宫内生长受限的特殊生命现象,用寿胎丸治疗有望获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黄逸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确有一定的疗效.现将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光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们自2003年以来,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9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激光治疗脾虚气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90例(161只眼)脾虚气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107只眼)和对照组30例(54只眼).治疗组用激光光凝治疗并加服中药,对照组仅用激光光凝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79.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全身症状及眼底出血、渗出、水肿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比单纯激光光凝的疗效更好.
作者:王砚颖;雷霍;刘楚玉;刘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例1:林某,男,28岁,2002年5月12日初诊.1周前因外出旅游,衣薄淋雨后出现畏寒、微汗、头痛、身痛等.自服藿香正气片10片,头痛、身痛略有缓解,但汗出较多,畏寒不减,不发热,仍有鼻流清涕、喷嚏、头痛、身痛,口舌微干,腹部胀痛较剧、揉按痛甚,大便 3日不解,舌质淡红苔白少津,脉浮缓.证属太阳兼阳明病.治宜解表攻里.方用桂枝加大黄汤.桂枝、熟大黄各10g,白芍20g,炙甘草6g,大枣15g(擘),生姜10片(切).加水900ml煎取药汁300ml,分早、中、晚3次温服完.连服2剂即诸证消失病愈.
作者:顾文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年来笔者用血府逐淤汤加味治疗脑震荡后遗症3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迎春;王玉新;侯小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术后早期炎性小肠梗阻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这类肠梗阻有其特殊性,处理的方法也截然不同.因此,提高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可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某些严重的并发症.我们自2000~200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1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