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继会;王天奇
自2000年3月以来,我们用一指禅推法配合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军;郭巧德;郑雪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黄体功能不足是造成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酮、雌激素和松弛素.在黄体功能不足的妇女中,大多是孕酮分泌不足,而孕酮分泌不足,即使受精卵着床也会流产.
作者:刘碧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止泻饮治疗糖尿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用健脾止泻饮治疗,对照组30例用维生素B1、复方苯乙呱啶、盐酸黄连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56.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脾止泻饮治疗糖尿病腹泻有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作者:张富英;石华序;董秀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强骨胶囊是浙江省台州市股骨头坏死研究所、台州市博爱医院制剂室共同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温补肾阳、益气养血、强筋健骨的作用.适用于股骨头坏死中晚期.
作者:禹建春;诸葛天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用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中国药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永兵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以提高治愈率及妊娠率.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有较大优势.现对近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刘秋兰;王秀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用<金匮>方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等治疗神志病疗效较好,现举例如下.
作者:丁世幸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56例用地塞米松、盐酸氮芥、降纤酶、骁悉及中药治疗.结果:完全缓解42.86%,显著缓解16.07%,部分缓解19.64%,无效21.4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较好.
作者:王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早见于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主要由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龙骨、牡蛎等组成,功用平补阴阳、潜镇固摄.主治虚劳阴阳两虚,夜梦遗精,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象极虚芤迟,或芤动微紧;亦治下焦虚寒,少腹拘急,脐下动悸之遗尿症等证.
作者:李永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52例收到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2例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小8个月,大11岁;病程短8天,长1个月.
作者:林谦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读<金匮要略>,发现有关浮脉的辨证大约有20余处,虽以浮脉为主,然在辨证论治上却又有不同.为探求平脉之理,实有综合、归纳、分析之必要,现简述如下.
作者:王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1~2004年,笔者用二至二仙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4~2006年,笔者用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生殖道衣原体感染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8例中,男38例,女20例;18岁以下18例,18~50岁30例,51岁以上10例;病程短30天,长4年.男女均有非婚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
作者:贺成彪;罗南英;辜淑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4年3月~2006年4月期间,笔者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小叶增生3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淑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4年3月~2006年3月,笔者以疏肝解郁、祛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用自拟乳康汤治疗乳腺增生病46例,收效甚佳,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海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消痞通腑汤治疗帕金森病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以消痞通腑汤及麻仁软胶囊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痞通腑汤治疗帕金森病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疗效.
作者:路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降脂清肝方及其拆方对脂肪肝家鸭游离脂肪酸(FFA)、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的影响.方法:对高糖饲料填饲的家鸭给降脂清肝方及拆方,观察各组家鸭FFA、LPL、HL的变化.结果:全方组和丹姜组血清FFA水平明显降低(P<0.01),全方组、丹姜组肝组织LPL明显高于空白组、模型组(P<0.01),菏泽组亦高于空白组、模型组(P<0.05),各组肝组织HL无显著差异、丹姜组有升高趋势.结论:降脂清肝方和丹参、姜黄可显著降低血清FFA、升高肝组织LPL指标,丹参、姜黄还有升高肝组织HL的趋势,丹参、姜黄可能为降脂的主要成分.
作者:刘鹏;徐宗佩;任永丽;梁汝圣;郝志强;李玉红;苏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我们用血栓通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49~75岁,平均( 63.8±5.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90~340min,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 impairment scores,NIS)16~28分.
作者:魏变芬;詹合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刘国清老师是郫县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成都市名中医,从事中医内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近40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尤擅长小儿肺系、脾胃疾病的诊治.
作者:尹维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3年元月~2006年元月,笔者用清肝定眩汤治疗眩晕6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孟庆莉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