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代华;罗宜辉;梁健成;练海燕;李运泽;黄义昆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治疗首发和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首发精神分裂症106例(首发组)和复发精神分裂症109例(复发组)均采用齐拉西酮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末,首发组痊愈40例,显著进步33例,好转2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4.34%(100/106);复发组痊愈39例,显著进步31例,好转30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91.74%(100/10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PANS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两组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多在用药初期出现,均为轻度或中度,经相应处理后可减轻或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常规异常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首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效果相当,且安全有效.
作者:石广念;许祖年;周芳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外伤肝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及CT影像技术对外伤患者进行肝破裂诊断,比较两者的诊断敏感性及对多处肝破裂病灶的检出率.结果 超声及CT诊断肝破裂的敏感性分别为82.6%(38/46)及71.7%(3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多处肝破裂伤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37.5%(19/24)及79.2%(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具有快捷、方便、诊断符合率高及可重复性好等特点,仍为创伤性肝破裂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作者:陈家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番泻叶、蓖麻油、硫酸镁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按照贯序法将300例需行椎管内麻醉手术病例分成番泻叶组、蓖麻油组和硫酸镁组,每组100例.分别于术前1 d服用番泻叶25 g、蓖麻油30 ml、硫酸镁100 ml,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服药后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服药后第1次排便时间、肠道清洁效果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番泻叶组、硫酸镁组肠道清洁效果好于蓖麻油组(P<0.05);硫酸镁组服药后第1次排便时间快于其他两组(P<0.05);番泻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3组肠道清洁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番泻叶、硫酸镁用于椎管内麻醉术前肠道准备效果好,番泻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杨福弟;张家杰;谢桂春;李洁;文桂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小承气汤对胃肠道手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90例施行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小承气汤组(A组)、术后小承气汤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A组于术前4 h口服或经胃管注入小承气汤药液200 ml;B组于术后6 h经胃管注入小承气汤药液100 ml,以后每隔12 h重复注药1次,直至术后首次排便后停用;C组按传统方法 禁食至术后首次肛门排气.观察3组术后腹胀、腹痛程度,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 90例均好转出院.3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均快于C组(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B组快于C组(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腹胀、腹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腹腔脓肿、吻合口瘘、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 胃肠道术后早期多次应用小承气汤可促进肛门排气、排便,加速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张良清;高海鸿;冯时傧;吴浩源;黄敏标;李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重型α-地中海贫血(α地贫)胎儿的二维超声表现,探讨胎儿二维超声检查预测重型α地贫的价值.方法 行羊膜腔穿刺术或脐血穿刺术、绒毛穿刺术后确诊重型α地贫且二维超声中有异常表现的胎儿139例(中晚孕胎儿108例,早孕胎儿31例),分析其二维超声的表现,并与正常对照组52例比较.结果 108例重型α地贫中晚期胎儿异常声像表现:胎儿心胸面积比值增大73.1%,胎儿宫内发育迟缓42.6%,胎儿浆膜腔积液36.1%,胎盘增厚35.2%,肠管回声增强29.6%,肝脾肿大17.6%,羊水量异常15.7%,胎儿水肿11.1%,脉络丛囊肿8.3%.31例早孕胎儿胎盘厚度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二维超声检查是预测重型α地贫胎儿的无创、有效筛查方法,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卢婷婷;李智贤;马燕;丁雪明;梁洁梅;马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建立血站质量体系运行评价方法 以评估体系运行的效果.方法 根据各科室工作职责,制订血站检查评估内容和权重量分,采用<质量指标评价检查表>,评价2009~2011年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结果 2009~2011年血液及血液成分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自愿无偿献血率达100%,血液非正常报废率≤0.8%,全员接受培训时间>75学时/人.结论 质量体系运行评价方法 可操作性强,能够很好地反映质量体系运行效果及持续改进质量体系.
作者:黄新宝;李新艳;姚德耀;肖达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肺上叶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病变位于肺上叶的患者均同时做胸部正位X线片和胸部X线数字断层融合摄影.结果 20例患者的胸部平片中,无明显异常2例,怀疑有病变但病灶表现不明显、缺乏特征性4例,病灶模糊显示8例,病灶清晰显示6例.20例患者的X线胸部数字体层摄影中,病变位于右肺上叶区12例,位于左肺上叶区8例.病灶均清晰、明确显示,影像诊断信息丰富,其中诊断肺结核12例,胸膜增厚粘连2例,炎性病变2例,肿瘤(经手术证实为周围型肺癌)4例.结论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能清晰、无重叠地显示肺上叶病变,提供丰富影像诊断细节,有助于肺上叶病变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并能减小患者辐射损伤.
作者:梁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4~10 ng/ml时其相关形式截点值,用于鉴别Ⅲ型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临床意义.方法 前列腺癌69例,前列腺炎110例.采用全自动免疫荧光检测系统检测两组患者tPSA、游离PSA(fPSA),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前列腺体积(PV)、移行区体积(TZV)、外周区体积(PZV),并计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移行带特异性抗原密度(TZ-PSAD)、前列腺外周带特异性抗原密度(PZ-PSAD);对两组的PSA及其相关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寻找能够起鉴别作用的截点值.结果 检出血清tPSA 4~10 ng/ml共127例,其中前列腺癌27例占21.3%(27/127);tPSA>10 ng/ml 52例,前列腺癌42例占80.8%(42/52).前列腺癌组tPSA、PV、PZV、PSAD、PZ-PSAD明显高于前列腺炎组(P<0.05);两组fPSA、TZV、TZ-PS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D为0.20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8.4%,特异性为63.6%;PZ-PSAD为0.40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5.5%,特异性为72.7%.结论 在 tPSA 4~10 ng/ml区域,利用f/tPSA和TZ-PSAD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意义不大,而PSAD、PZ-PSAD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毕革文;周元明;覃智标;闭克明;李坚;凌辉;李晓峰;蕾蓓;以敏;吕琨;潘元平;黄瑞旭;黄新;陈莉;钟新兰;梁秀月;郑仿;杜娟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急诊危重病人院前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急诊危重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抢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抢救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8 mg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对比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出院时的疗效.结果 住院时间对照组为(11.0±8.0)d,治疗组为(9.0±7.0)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入院后死亡率为4.0%(2/50),低于对照组的16.0%(8/50)(P<0.05).结论 纳洛酮在急诊危重病人院前抢救中应用能有效降低病人的病死率.
作者:冯国智;钱虹;陈旭高;李挺鸿;伍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纳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66例给予更昔洛韦+孟鲁司特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喘憋缓解、肺啰音消失、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1%、6.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纳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安全、起效快、疗效显著,症状明显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韬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氯胺酮基础麻醉对小儿腹腔镜斜疝内环口缝扎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斜疝内环口缝扎术的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注射氯胺酮基础麻醉组(Ⅰ组)和静脉注射丙泊酚基础麻醉对照组(Ⅱ组).无创监测小儿血压、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记录术后两组患儿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和嗜睡发生率.结果 Ⅰ组、Ⅱ组患儿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15.4±8.6)min 、(8.3±3.8)min,苏醒时间分别为(24.5±7.3)min、(12.8±4.7)min,拔管时间分别为(26.3±6.2)min、(13.6±5.2)min,复苏室停留时间分别为(67.7±12.2)min、(38.8±10.3)min,Ⅰ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长于Ⅱ组(P<0.01);Ⅰ组患儿嗜睡发生率为80.0%(24/30),高于Ⅱ组的23.3%(7/30)(P<0.05).结论 氯胺酮可使小儿在腹腔镜斜疝内环口缝扎术后苏醒延迟,使用短效的丙泊酚更合适.
作者:徐月秀;唐培佳;梁勇升;谭冠先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博来霉素在体外对人皮肤恶性黑素瘤A875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临床化疗提供参考.方法 体外培养A875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博来霉素(0.5~32 μg/ml)、不同时间(24 h或48 h)作用于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博来霉素作用不同时间对A875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博来霉素使贴壁细胞密度下降,变圆、变形的漂浮细胞增多;博来霉素对A875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博来霉素能有效抑制人皮肤恶性黑素瘤A875细胞的增殖.
作者:肖敏;徐洪来;黄雷;利华;邓桂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同血糖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胆囊炎切除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60例行胆囊切除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水平分为A组(8 mmol/L)和B组(10 mmol/L)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第7天白细胞计数,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A组术后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发生率为13.3%(4/30),B组为20.0%(6/30),两组术后并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控制血糖保持8 mmol/L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胆囊炎术后切口愈合,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
作者:吴伟刚;梁文彬;袁昌杰;李荣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来曲唑(LE)不同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促排卵效果.方法 PCOS不孕患者63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于月经第3~7天口服LE 5.0 mg/d,B组31例于月经第3天单次口服LE 20 mg,B超监测卵泡发育,当大优势卵泡的平均直径≥18 mm时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10 000 IU诱发排卵.分别于月经第5天、肌注HCG日取静脉血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睾酮;比较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的个数、排卵率、妊娠率及FSH、LH、雌二醇、睾酮水平.结果 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无差异(P>0.05).B组成熟卵泡的数量明显多于A组(P<0.05).A组排卵率及妊娠率分别为81.25%(26/32)、6.25%(2/32),B组为93.55%(29/31)、22.58%(7/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于月经第5天雌二醇的血浓度明显较A组低(P<0.05).两组肌注HCG日生殖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次高剂量LE可在月经早期大限度地抑制雌二醇的浓度,刺激卵泡发育,对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更有帮助.
作者:谭毅;关海天;李雪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脂肪肝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肌苷、维生素C等一般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静滴和护理干预.监测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及肝脏B超.结果 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明显,ALT、AST、γ-GT、TC、TG水平明显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为63.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安全、有效.
作者:黄海燕;李孟英;陈宝玉;覃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负压套扎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内痔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随机分为内镜组56例及痔体套扎组52例,分别采用内镜下内痔负压套扎治疗和传统痔体套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0.5~1年复查肠镜,总有效率内镜组为98.2%,痔体套扎组为82.7%,内镜组疗效好于痔体套扎组(P=0.014).内镜组术后无肛门疼痛、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痔体套扎组出现肛门疼痛4例,未出现肛门狭窄、无肛门失禁及尿潴留.结论 内镜下负压套扎术治疗内痔,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单、安全、远期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内痔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航;刘福建;陆兆炯;贾秋红;廖远庄;杨军雄;邝敏亨;姜志勇;何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喉部点滴配合中频理疗治疗慢性喉炎的效果.方法 将158例慢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喉部点滴配合中频理疗,并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5 d为1个疗程,共治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喉部点滴联合中频理疗治疗并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喉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艳秋;孔佳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电耳镜诊断高压氧所致中耳气压伤的临床实用性.方法 首次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300例,高压氧治疗第1天进舱前用麻黄碱滴鼻对潜在的中耳气压伤进行干预,治疗出舱后采用金标准法、电耳镜检法、传统方法 诊断是否有中耳气压伤.结果 高压氧治疗第1天后金标准法、电耳镜法、传统方法 分别诊断高压氧治疗致中耳气压伤26例(8.67%)、26例(8.67%)、72例(24.00%).电耳镜法诊断高压氧治疗致中耳气压伤的特异度、准确度、真阴性率等指标均高于传统方法.结论 电耳镜检查客观而准确,可及时窥视鼓膜病变,利于早期诊断和处置中耳气压伤.
作者:许立民;孔磊;陈世强;盘晓荣;宋献丽;黄剑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地特胰岛素对初治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住院号单双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3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对照组3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 治疗组血糖达控制目标时间为(7.9±2.6)d,短于对照组的(8.8±1.9)d(P<0.05);治疗组胰岛素日剂量为(37.5±6.5)IU,少于对照组的(40.5±1.6)IU(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FPG、PBG 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体质量增加较治疗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2/62)低于对照组的13.79%(8/58)(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使用方便、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体质量增加少.
作者:谢新荣;赵妮;赵弋于;欧玉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低压脉冲空气灌肠术整复婴幼儿重型肠套叠的疗效.方法 重型肠套叠患儿93例,均为持续恒压脉冲方式注气.其中A组33例,年龄≤6个月,注气压力4.0~6.0 kPa;B组37例,年龄7~12个月,注气压力6.1~8.0 kPa;C组23例,年龄13~36个月,注气压力8.1~10.0 kPa.整复成功后保留气囊管观察40~60 min,未能整复成功者转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整复成功率88.2%(82/93),转外科手术治疗11例.A、B、C组整复成功率分别为93.9%(31/33)、89.2%(33/37)、78.3%(18/23).注气过程中控制膈肌上移均≤1个后肋间,结肠横径均≤(30±5)mm;无肠穿孔、呕吐等明显不良反应.93例均随访6个月,其中复发2例,均经再次低压脉冲空气灌肠术治愈.结论 低压脉冲空气灌肠术整复婴幼儿重型肠套叠,对不同年龄患者采用不同注气压力,整复成功率高,安全性好.
作者:庞恩文;庞家懿;许华莉;文樟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