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600张门诊处方合理性评价及对策

郑金红

关键词:门诊处方, 分析, 不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处方质量,指导合理用药,提高医院的用药水平.方法:分月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5~10月处方3 600张.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182张,占所抽查处方的5.5%.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提示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是保证合理用药的关健.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手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对患者生理、心理有很强烈的刺激.手术室这一特殊环境,往往使患者感到陌生和恐惧,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影响到手术的进行、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的恢复.因此,手术室护士应针对手术患者积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都积极配合,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1].

    作者:盖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技能训练对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技能训练对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有关技能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技能训练1年后,患者ADL、SDSS评分较训练前好转,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功能及自理能力等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技能训练帮助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促进全面康复.

    作者:林春洁;苏保育;肖旭曼;何丽婵;黄维手;杨宇;苏巧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72例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临床资料.结果:72例患者经过10~18个月的随访,无肩锁关节再脱位、神经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结论: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完全脱位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

    作者:王东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5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后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85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好转出院74例,因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死亡6例,因出现低血压死亡3例,因出血死亡2例.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及早使用溶栓治疗并进行严密的监护、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立娜;刘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书写精神科护理记录的体会

    护理记录是指在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间,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及遵照医嘱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客观、真实、动态的记录[1].它是护理记录具体化的记载,不仅反映护士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文字书写功力等综合素质,也是衡量护士工作优劣、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的主要依据.

    作者:刘萍华;喻红群;刘玉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94~2010年住院精神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死于躯体疾病8例(34.8%)、自杀8例(34.8%)、药物副作用2例(8.7%)、人为意外1例(4.3%)、猝死4例(17.4%).结论: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主要为躯体疾病、自杀、猝死、药物副作用等四类.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责任心、改善住院环境是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唐秋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甘露醇与罗红霉素联用治疗原发性胃轻瘫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甘露醇联合用药对原发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2008年11月~2010年3月原发性胃轻瘫患者112例,口服罗红霉素250mg,3次/d,20%甘露醇40~80ml,3次/d,治疗2~6周.结果:有效52例,显效42例,有效率83.93%;无效10例,占8.93%;放弃4例,占3.57%;因转氨酶升高而停用4例.结论:罗红霉素与20%甘露醇联合治疗原发性胃轻瘫效果肯定.

    作者:宫秀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用药、饮食、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饮食和运动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妇产科医护人员对孕产妇精神分裂症的识别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西安市范围内的妇幼保健院和综合性医院妇产科的医生和护士对孕产妇精神分裂症的识别率.方法:采用典型抽样,在西安市范围内选择3家不同等级的妇幼保健院和2家综合性医院妇产科,调查从这5家医院随机抽取的妇产科医生122人和护士129人,调查采用问卷形式,病例分析题为精神分裂症,测验目前妇产科医护人员对孕产妇精神分裂症的识别情况.结果:对于孕产妇精神分裂症能正确选择该病例诊断(问题1)的有29人,正确识别率为11.55%;能正确选择该病例目前需要补充资料(问题2)的有180人,正确识别率为71.71%;能正确选择该病例目前合适处理(问题3)有68人,正确识别率为27.09%.不同医院对每个问题的识别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问题1识别率比较(χ2=28.344,P<0.05);对问题2识别率比较(χ2=29.819,P<0.05);对问题3识别率比较(χ2=24.520,P<0.05).不同性别只有对问题3识别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0,P<0.05).医生与护士对每个问题的识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医护人员对孕产妇精神分裂症的处理方式掌握均欠佳,对孕产妇患有精神分裂症很少能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李军昕;梁小平;刘婷;梁念曾;王彦杰;朱晓静;孙丽莎;杜向农;吴斌;师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呼吸科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科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12月在呼吸科住院的1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持续的护理行为干预及出院后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戒烟率.结果:9个月时实验组戒烟率78.13%,对照组的戒烟率32.00%,两组戒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呼吸科患者的吸烟给予持续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戒烟效果.

    作者:成黔容;童金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轻中度血管性痴呆3R强化护理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3R强化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采用3R护理法;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法.通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三种量表评价效果.结果:两组护理训练12周后,实验组测评得分均较护理前提高(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护理干预后三种量表测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R护理比常规护理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傅丽;郑婵燕;陆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达8 346万,约每两名老年人中就有一名高血压患者,且控制率低,仅为7.6%.高血压急症占高血压人群的5%,常见有高血压脑病、脑出血、急性左心衰竭等.高血压是慢性病,多数患者无临床表现或临床症状不明显,这使得他们忽视了高血压的危害.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极度缺乏,预防观念比较淡薄,仅1/3左右的患者能有意识地进行疾病管理.部分患者误认为老年人血压略高是正常现象,更加忽视了对疾病的自我管理.因此,应加强老年高血压疾病的宣传,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友芬;于丽;夏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群体康复训练对酒依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群体康复训练对酒依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72例住院治疗的酒依赖患者在训练前﹑训练12周后进行测评对照比较,分析群体康复训练对酒依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训练12周后,酒依赖患者生活质量(GQOLI)的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训练前,差异有显著性,其中以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的变化为显著(P<0.01).结论:群体康复训练对酒依赖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正性作用,特别体现在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方面.

    作者:赵丽琼;张跃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水疗配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对4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水疗配合功能训练、针灸、按摩、痉挛肌理疗的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患儿双下肢肌张力进行评级,并测量患儿的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以评定其双下肢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患儿双下肢肌张力、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总有效率分别为85.7%、85.7%、81.6%、75.5%;治疗后患儿双下肢肌张力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均较治疗前增大,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疗配合功能训练等治疗痉挛型脑瘫,可明显降低其双下肢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川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肝硬化腹水的护理体会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肝脏疾病,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血浆与腹水之间的胶体渗透压差和门脉毛细血管与腹腔内液体静脉压差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所导致,是对人体损害性较强的一种疾病.因此,做好有效护理可促进患者的恢复,减轻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抗菌药和在抗菌药基础上合并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痊愈52例,显效31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西医组分别为28例、29例、15例、28例和7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菌药基础上合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提高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有效.

    作者:成湘鄂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中药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选择10例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的ITP患者,用中药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11例,用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体征及血小板计数.结果:治疗组显效3例,有效3例,进步1例;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4例,进步1例,无效1例.两组血小板计数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口服中药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可靠.

    作者:刘俊国;朱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丹红注射液对髋部周围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目的:探索丹红注射液对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我科两年来118例髋部周围骨折手术患者术后使用丹红注射液.结果:有效率92.6%.结论:丹红注射液对髋部周围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邹平生;聂俊军;简冬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及家长营养知识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和家长对营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咸宁市城区一所幼儿园256例3~6岁儿童的父母为调查对象.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应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儿童中有不良饮食习惯者较多.87.89%的儿童早餐质量较低.82.81%的儿童喜欢吃零食,32.42%的儿童存在挑食、偏食问题,33.20%喜欢碳酸饮料;家长对营养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为保证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应合理安排儿童膳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关部门应根据家长的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

    作者:熊建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B超对闭合性脾破裂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B超对闭合性脾破裂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75例B超诊断为闭合性脾破裂的声像图表现.结果:75例中临床诊断为闭合性脾破裂68例,诊断符合率90.7%.其中手术患者57例,B超正确诊断56例,诊断符合率98.2%.结论:B超检查方法简单、诊断符合率高,为闭合性脾破裂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特别适于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汪文杰;汪立鑫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