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的疗效观察

肖广新;陈东成;龙信聪

关键词:心绞痛=不稳定型, 低分子肝素钙=曲美他嗪
摘要: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通肝素维持静滴,连用5d;观察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20 mg,3次/d,连用14d;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皮下注射,2次/d,连用5d.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63,P=0.03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辛伐他汀联合氯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氯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的疗效.方法 将13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辛伐他汀组(44例)和常规对照组(44例)3组,随访180d,观察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同时以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 、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A比值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辛伐他汀联合氯沙坦治疗组疗效均优于辛伐他汀组和常规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联合氯沙坦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E/A比值辛伐他汀联合氯沙坦治疗组均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CHF比单用辛伐他汀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乃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时间选择对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影响(附90例报告)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开始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早期组(起病至7d)和晚期组(8~14d)各45例.结果 高压氧治疗30d后,早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较晚期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在起病后7d以内开始高压氧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樊金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

    目的 探讨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共76个损伤半月板的MRI表现与关节镜或/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关节镜检查结果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76个半月板损伤中,表现为Ⅰ度12个、Ⅱ度18个、Ⅲ度38个、Ⅳ度8个.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撕裂诊断的准确率达97.8%.结论 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显现率高,对半月板撕裂的分度诊断准确可靠,还能发现多种并发症,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归云荣;归俊;芦苇;马春艳;陆茂德;黄粹业;李郁享;蓝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痴呆康复训练的三要素

    目的 探讨对老年痴呆患者切实有效的整体康复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法,将60例老年痴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进行患者、照料者、康复治疗师三方面互动的综合康复训练.用MMSE量表和ADL量表评分的变化来判断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有完整回访资料者试验组28例,对照组26例治疗前MMSE及ADL评分无显著差异.试验组治疗6个月的MMSE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MMSE评分,也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的MMSE评分(P均<0.05).试验组治疗12个月的ADL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的ADL评分,也低于对照组治疗12个月的ADL评分(P均<0.05).结论 康复训练能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照料者、康复治疗师三方面的互动是康复训练成功的关键.

    作者:唐志敏;王进;张春琳;胡桂贤;黄玉芳;曾媛;李燕;王慧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两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300例临床效果分析

    我院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将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以及氧化亚氮(笑气)-氧面罩吸入法用于人工流产镇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烨;陈桂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保脾治疗外伤性脾破裂22例

    外伤性脾破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传统治疗方法大多采用脾脏切除术.近年来,随着对脾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保脾术已成为外伤性脾破裂治疗的重要课题.我院2000年2月至2005年5月对2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采用了保脾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感染的防治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 对采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9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患者移植后早期感染率为92.8%(90/97).首次感染的发生时间为移植后9d内,中位时间为第6天,高峰时间移植后4~7d,均在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出现的时间之前,感染持续时间3~10d.感染部位常见为口咽部、肠道.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感染多发生在粒细胞缺乏期,口咽、消化道是常见感染部位.

    作者:罗琳;赖永榕;马劼;刘练金;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7例临床分析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所致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病,我国广西是早报告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地区[1].随着AIDS患者的增多和肿瘤患者化疗强度的增加、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国内广东、湖北、云南、江西、北京、上海、重庆等近几年陆续有散发病例报告.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无明显特异性,故易漏诊、误诊.现就将我院近5年来确诊的7例PSM临床资料并对近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告作一分析,以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增加对其的认识.

    作者:吴汉刚;梁克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Caroli's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附11例报告)

    目的 探讨Caroli's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Caroli's病11例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病例中,Caroli's Ⅰ型 4例,表现为肝门或肝内胆管扩张,其中1例伴胆管结石,不合并肝硬化及门脉高压征;Caroli'sⅡ型7例,其中1例合并胆管炎,1例合并海绵肾,1例合并胆管癌,CT表现为肝内多发囊性病灶与扩张胆管相通,所有病例均伴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脾肿大.结论 CT对Caroli's病有确诊的价值.

    作者:陈桂娥;黄德安;党业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龄患者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方式的选择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年龄结构的逐渐老年化,高龄患者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其并发症亦随之增加.同时老年人反应差、免疫力低、合并症多等特点,易造成误诊、漏诊、甚至延误治疗.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65岁以上老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虞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改良式阴道紧缩术35例报告

    2003年3月至2007年2月我院门诊采用改良式阴道紧缩术治疗阴道松弛症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胰岛素结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30例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结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的疗效,并与传统的只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方法的比较.方法 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降糖药物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诺和灵N每天晚上22 ∶00皮下注射1次;对照组只口服降糖药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治疗.治疗后于4、8、12周时观察用药后空腹血葡萄糖,餐后2h血糖和12周后HBA1c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4、8、12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HBA1c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结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能使患者血糖达标早,血糖正常维持持续.

    作者:陈湘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694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阿托品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丙泊酚联合阿托品静脉麻醉下施行人工流产术的694例作为实验组,以普通人工流产术的700例作对照组.结果 无痛人流术组受术者术中无痛感685例占98.70%,而普通人流术组中无痛感为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痛人流术组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呕吐、口腔分泌物多等)7例占1.01%,人流综合征为0;对照组人流综合征21例占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丙泊酚联合阿托品静脉麻醉施行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确切,受术者无痛苦,是早孕施行人工流产术的佳选择.

    作者:李日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机械通气对急危重患者辅助呼吸治疗32例临床分析

    机械通气作为挽救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的有用工具,是ICU基本的抢救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我院ICU抢救32例危重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张耘;徐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 评价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老年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患者, 替米沙坦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压、左心室肥厚各项指标以及Q-T离散度.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可有效降低血压,明显改善LVDd、IVST、LVM 、LVMI等指标,降低Q-T离散度(P<0.01).结论 替米沙坦是一种理想的抗高血压及逆转左心室肥厚的药物,对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江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围术期的护理

    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5%,而膜部室间隔缺损约占78%[1,2],以往开胸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因创伤大,康复和住院时间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手术死亡率为2%~5%[3].室间隔封堵术是一种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成功率高的微创治疗手术,康复和住院时间短,2~3 d可出院,治疗后不遗留切口瘢痕,符合现代人要求美观的愿望.我院对20例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行封堵器封堵术,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苏带兰;卢健英;蒋慧;樊志勇;肖永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12例的救治体会

    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病人375例,其中病情危重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2例,治愈出院6例.现将1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经过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农华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也称直肠周围系膜全切除术(complete circumferential mesorectal excision,CCME)是目前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手术,1982年首先由英国医生Heald提出[1].

    作者:韦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年间乳腺癌术式的变迁与改进

    目的 根据乳腺癌治疗理论的变迁,探讨乳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改进.方法 对本院1987~2006年收治的356例Ⅰ、Ⅱ期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与手术方式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乳腺癌术式的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87~1996年行经典乳腺癌标准根治术(Halsted手术)59例,改良根治术86例;1997~2001年行Halsted手术13例,改良根治术89例;2001~2006年行改良根治术99例(其中有21例加行背阔肌肌皮瓣转移即刻乳房再造),保乳手术10例.Halsted术、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三种术式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腺癌的现代外科治疗理念是强调微创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保证根治性切除肿瘤的同时,努力保持乳房外形的完美,保全功能.目前基层医院仍然以改良根治术为主,需要紧跟现代外科理念,推进新术式的开展.

    作者:韦向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鸦胆子提取物治疗跖疣65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鸦胆子提取物制备成的软膏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鸦胆子提取物外用治疗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的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65例,并与酞丁胺搽剂治疗67例相比较.结果 鸦胆子软膏组总有效率为90.77%,酞丁胺搽剂总有效率为50.75%,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鸦胆子提取物治疗跖疣的疗效高,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易恒安;陈雄波;谢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