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王晓燕;丘新凤;陈家兴

关键词:尿毒症, 皮肤瘙痒, 复方甘草酸苷, 皿治林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用皿治林单独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结果:观察组皮肤瘙痒及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改善更好(P<0.05)。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观察组分别为96.92%、7.69%,对照组分别为82.54%、20.6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三仁汤治疗眼科疾病举隅

    三仁汤源于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但首载于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上焦·湿温》[1]。由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组成。是治疗湿温初期,邪留气分,湿重于热,病位在上之主方。其组方特点为宣上、畅中、渗下,疏通三焦气机,三焦分消,具有三焦同治之功。化湿为主,清热为辅。开肺气为先,肺气开则一身气机开。有疏利气机、化湿清热、宣畅三焦之效。笔者在临床中用三仁汤化裁治疗白涩证、混睛障、瞳神紧小、视瞻昏渺等疾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赵越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复方珍珠暗疮片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珍珠暗疮片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复方珍珠暗疮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9.6%,对照组5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珍珠暗疮片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杨道秋;李振明;李瑾;张媛;徐学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梗死恢复期情志护理体会

    我科在建设国家重点临床专科脑病科过程中,按照《关于印发中风等1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3〕59号),在2014年度对220例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了情志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叶林梅;封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层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

    处方点评是指对门诊处方、住院用药医嘱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同时将结果以一定的方式反馈给处方者,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的系列工作[1]。建立处方点评工作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可有效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现就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廖兴隆;刘才英;袁林;唐碧穗;郭剑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育泡调经饮治疗无排卵型不孕60例

    目的:观察育泡调经饮治疗无排卵型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用育泡调经饮(自拟)治疗。结果:痊愈18例,显效30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结论:育泡调经饮治疗无排卵型不孕有一定疗效。

    作者:澹台佳梅;王亮亮;崔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脑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清热化湿、豁痰开窍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脑脊液相关指标、脑电图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敏;吴宣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消肿止痛汤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汤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消肿止痛汤熏洗,对照组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比较两组肛缘水肿消退时间、肛缘水肿消退疗效、肛门疼痛消退时间。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缘水肿消退时间、肛门疼痛消退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肿止痛汤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可缓解肛门疼痛,减轻肛缘水肿。

    作者:李艳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栓塞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予控制血压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对照组加用尤瑞克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显效率和有效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与BI指数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栓塞效果明显,且能减少致残率。

    作者:员晋锋;邵毓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化浊解毒调肝汤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调肝汤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两组均用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加用化浊解毒调肝汤治疗。结果:治疗后发作频率观察组(1.30±1.12)次,对照组(3.73±3.10)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6.30%,对照组79.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调肝汤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能减少发作频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克伟;张东华;熊建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热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两组均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加用宣肺平喘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78%、对照组7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咳嗽、哮鸣音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WBC、CRP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热性哮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毛宗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予以手术、中药治疗,对照组予以手术治疗。结果: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78.8%、对照组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愈合时间观察组(24.67±6.85)d、对照组(37.85±9.6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功能恢复好,愈合快。

    作者:罗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及对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脂TG、LDL-C、HDL-C、TC和炎症因子水平TNF-α、CRP、IL-8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TG、LDL-C、HDL-C、TC和炎症因子水平TNF-α、CRP、IL-8明显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金义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均给予康力龙、环孢霉素A治疗,治疗组加用健脾滋肾汤方,服3~6个月。结果:两组外周血WB C、Hb、PLT治疗后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Hb、PL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改善外周血象。

    作者:贺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活血蠲痛汤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蠲痛汤联合西药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西药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蠲痛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7.18%、对照组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7天和治疗后14天比较,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蠲痛汤联合西药神经阻滞治疗PHN疗效显著,能更有效改善疼痛症状。

    作者:商建飞;许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湿滞型32例观察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湿滞型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64例,均为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42~69岁、平均(50.3±9.2)岁,病程平均(20.3±3.4)年,肝功能ALT(75.6±10.9)U/L、AST(82.3±11.2)U/L、ALB(25.6±3.5)U/L。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5~71岁、平均(48.3±10.2)岁,病程平均(21.3±5.7)年,肝功能ALT(80.6±9.7)U/L、AST(79.3±13.2)U/L、ALB (24.8±4.1)U/L。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谭登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50例观察

    偏头痛以头痛剧烈为主要症状,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心率加快或变慢等症状[1]。笔者用毫针针刺董氏奇穴,配合毫刃针松解颈部肌肉筋膜及龙氏正骨手法整复错位的颈椎小关节联合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3例,两组均给予肌注甲钴胺注射液、口服依帕司他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和中药腿足浴治疗,治疗前后症状根据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同时给予肌电图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检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余晓霞;王友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补肾活血方与益气补肾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与益气补肾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用补肾益气方治疗,观察组用补肾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IFN-γ、TNF-α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I F N-γ和T N F-α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和补肾益气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均有明显临床效果,但补肾活血方能更显著地降低造血负调控因子水平,改善造血组织血供。

    作者:赵健嫦;邓自亨;龙飘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础针法结合天宗穴温通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基础针法结合天宗穴温通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基础针法,研究组加用天宗穴温通针法。结果:研究组VAS、SS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基础针法结合天宗穴温通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较好。

    作者:谭玄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辅助治疗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治疗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的效果。方法: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两组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5%、对照组7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辅助治疗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效果较好。

    作者:唐述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