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尚军;易建年
骨折患儿其认知功能和自控能力较弱,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特殊性.同时,由于患儿对环境缺乏熟悉感,以及对手术有恐惧感,从而缺乏手术治疗的依从性[1].甚至有少数患儿在进入手术室后因不停哭闹导致无法进行术前准备工作,情绪波动太大还可一定程度提高患儿疼痛敏感性[2].我院对骨折患儿进行中医护理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孔桂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关刺配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关刺和电针治疗,对照组60例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和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1.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制配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作者:胡万生;熊玉兰;骆春霞;谭万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是一种少见的头部慢性化脓性皮肤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以结节、脓肿、瘘孔、皮下组织侵蚀破坏伴毛发脱落、相互沟通为特点,呈慢性经过,缠绵数年至数十年之久,预后留有瘢痕.目前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多种多样,治疗较为困难[1].张晓杰教授采用消毒饮联合火针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血府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方.方中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祛瘀,配伍当归、生地黄活血养血,柴胡、枳壳条达气机,桔梗载药上行,牛膝引瘀血下行.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之功.现将血府逐瘀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占达;董桂英;赵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NP化疗方案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实验组加用中药煎服.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徐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治疗组加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指标较治疗前降低(P<0.05),肝/脾CT比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血脂、空腹血糖及肝/脾CT比值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较好.
作者:林丽莉;李良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鹿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正品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具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的功能.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赢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1].市场上有用同科同属动物驼鹿(鹿茸白片)、驯鹿(鹿茸血片)、水鹿、白臀鹿等的幼角冒充梅花鹿茸或马鹿茸,也有用灰兔皮包裹染色并拌有胶水的锯末压制成鹿茸的形状冒充鹿茸.现就正品鹿茸、鹿茸加工制成品及常见的伪品鉴别如下.
作者:何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用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VAS疼痛评分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PD疗效显著,改善疼痛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作者:孟波;张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防治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效果.方法: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方辨证加减治疗.结果:两组CRP、TC、TG、HDL-C、LDL-C、FPG、2hPG及HOMA-IR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可预防以及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国富;江维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汗证的疗效.方法: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予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谷维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45%、对照组5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汗证疗效显著.
作者:董桂芬;李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自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们用手法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26例,男8例,女18例;年龄38~67岁,平均53.5岁;左侧9例,右侧17例;伸直型22例,屈曲型4例;伤后就诊病程1小时~5天.均表现为腕部肿胀、压痛,腕部活动受限.
作者:倪和悟;李钦柱;赵延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加用化浊解毒方.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43%、对照组6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疗效更好.
作者:田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用左旋多巴方案治疗,观察组加用滋肾平颤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UPDRS、SCOPA-AUT-分降低,PDSS评分提高,且观察组UPDRS、SCOPA-AUT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PDSS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多(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马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麦粒灸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用信必可都保吸入剂,观察组加用麦粒灸,治疗8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5%、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CT评分以及PEF、FEV1、FVC均升高(P<0.05),观察组ACT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粒灸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较单用西药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曹越;陈成;周文娟;钟峰;章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针刺中脘、膻中、天枢、天突、足三里、太冲、阳陵泉,对照组口服法莫替丁和多潘立酮片,两组疗程均为3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6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好.
作者:陈宏伟;王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加用一贯煎治疗.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2%、对照组7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泪液分泌量(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染色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王涛;曹岐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白癜风是一种获得性、特发性疾病,以局限性脱色斑为特征,皮损中具有功能的黑素细胞消失.白癜风患病率为0.5% ~ 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平均年龄为20岁[1].白癜风属中医“白驳风”、“白癜”、“斑白”、“斑驳”等范畴.《外科心法》曰:“由风邪相传于皮肤,致令气血失和.”《百病问对辨疑》云:“肝风抟于皮肤,血气不和所致.”《全体病源类纂》中记载:“白由风与气搏.”《医林改错》云:“白癜风血瘀于皮里.”
作者:矫元元;唐志坤;宋业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漱口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行重症监护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中药漱口,比较两组治疗15天后口腔护理效果以及出现的VAP例数.结果:两组口腔溃疡、真菌感染及口臭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第3天与第7天两组发生V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1天与第15天两组发生V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漱口可减少VAP的发生具.
作者:石春辉;黄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服化斑汤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83%、对照组89.1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可缩短疗程,且复发率低.
作者:谢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西药组用甘露醇静滴,中药组用中药贴敷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95.0%、西药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贴敷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可明显消除肿胀,疗效较好.
作者:王发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