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强;单越伟;孙辉;宋玉佩
目的:观察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联合超声热疗预防PICC置管后早期机械性静脉炎(48~72h)的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超声热疗,观察组加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结果:早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联合超声热疗预防PICC置管后早期机械性静脉炎有显著效果,能有效减少早期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刘丽;速凤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祛腐生肌法用于肛周脓肿、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及改善肛肠动力学的效果.方法:103例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给予生肌玉红膏换药,观察组加用生肌红粉膏纱布换药.结果:VR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肛肠动力学指标ARP、RRP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肌红粉膏联合生肌玉红膏纱布用于术后能够缩短肛周脓肿及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效果较好.
作者:王广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50%、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效果较好.
作者:张汉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用平衡针灸法治疗,对照组用温针及走罐法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ESCV、CASCS、SF-6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评分提高幅度更大(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94.7%,对照组8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平衡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更好.
作者:丰效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治疗ICU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半夏厚朴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65%、对照组69.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0、对照组21.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15.32±4.19)、对照组(19.53±4.5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治疗ICU综合征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罗瑜;陈华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通痹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gG、IgA、IgM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RF及.hs-CRP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RA疗效显著.
作者:衡旭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两组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实验组加用中药、针灸、推拿治疗.结果: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I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残障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残障及死亡率.
作者:鲍英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利胆防石散预防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效果.方法: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8例,两组均采用微创手术,观察组加用利胆防石散治疗,比较两组胆囊结石复发率、胆囊壁厚度.结果:胆囊结石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胆囊壁厚度,观察组薄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胆防石散能够显著降低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的复发率,并降低胆囊壁的厚度.
作者:华尚伯;顾卯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通圣方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65例.中医组给予通圣方联合针刺治疗,西医组给予西医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医组89.23%、西医组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7天、第14天NIHSS评分均有改善,且中医组改善优于西医组(P<0.05).两组治疗第7天、第14天MRS评分均有改善,且中医组改善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通圣方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
作者:田同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电针治疗,治疗组加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当归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显著效果.
作者:陈志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加用一贯煎治疗.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2%、对照组7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泪液分泌量(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染色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王涛;曹岐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防治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效果.方法: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方辨证加减治疗.结果:两组CRP、TC、TG、HDL-C、LDL-C、FPG、2hPG及HOMA-IR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可预防以及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国富;江维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参芪补肺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效果较好.
作者:韩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蒲黄颗粒对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影响.方法:75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BPH造模组、舍尼通对照组、蒲黄低剂量组、蒲黄高剂量组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皮下注射丙酸睾丸素制造前列腺增生模型.舍尼通对照组灌胃舍尼通,蒲黄低剂量组灌胃低剂量蒲黄颗粒,蒲黄高剂量组灌胃高剂量蒲黄颗粒,均连续30天.第52天处死小鼠,测定各组前列腺湿质量及血清睾酮含量.结果:小鼠前列腺湿质量及血清睾酮含量舍尼通对照组和蒲黄低剂量组均显著低于造模组(P<0.05),舍尼通对照组与蒲黄低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前列腺湿质量及血清睾酮含量蒲黄高剂量组显著低于舍尼通对照组(P<0.05).结论:蒲黄颗粒对丙酸睾酮所致的小鼠前列腺增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睾酮水平有关.
作者:秦兆江;朱成彬;张克辉;周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包括情感、认知、言语以及记忆等诸多方面,隐匿起病,病程逐步进展[1].VD属中医“呆病”范畴.在古代文献中就有关于十二井穴治疗“呆病”的记载,如杨继洲《针灸大成》“呆痴忘事,可刺手少阳并关冲”、“呆痴:神门、少商、涌泉、心俞”.孙思邈《千金翼方》“涌泉主匆匆喜忘”等.现代临床研究也认为井穴治疗血管性痴呆能改善认知、言语功能,提高记忆、执行能力,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2-5].现将井穴治疗VD的作用机理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曹慧;姜劲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痰阻型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痰阻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骨折患儿其认知功能和自控能力较弱,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特殊性.同时,由于患儿对环境缺乏熟悉感,以及对手术有恐惧感,从而缺乏手术治疗的依从性[1].甚至有少数患儿在进入手术室后因不停哭闹导致无法进行术前准备工作,情绪波动太大还可一定程度提高患儿疼痛敏感性[2].我院对骨折患儿进行中医护理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孔桂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腰椎术后出现的健侧下肢疼痛较剧烈.李世君以针刺治疗腰椎术后健侧下肢疼痛1例取得很好疗效,报道如下.张某,男,59岁,2016年3月11日初诊.2016年1月6日前突发腰部疼痛牵及右下肢,就诊于天津某三甲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脱出.行腰4、5椎间盘髓核摘除、椎板减压、cage植入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10日,麻醉药物泵入停止后出现健侧即左下肢疼痛,牵及左足面及足底,口服止痛药物及外敷膏药症状未缓解.神清,精神可,左下肢疼痛,以左足底及足面部为重,疼痛呈持续性发作,疼痛剧烈夜不能寐,舌暗红苔黄腻,脉弦.
作者:田恬;李世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针刺中脘、膻中、天枢、天突、足三里、太冲、阳陵泉,对照组口服法莫替丁和多潘立酮片,两组疗程均为3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6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好.
作者:陈宏伟;王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甲组加用中药治疗,评价两组心功能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LVEDd水平甲组(50.01±2.11) mm、乙组(56.02±2.38)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水平甲组(37.78±2.54)%、乙组(30.21±2.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水平甲组(32.33±2.61)%、乙组(20.38±1.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甲组96.77%、乙组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心功能.
作者:易军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