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春晖
无缝隙概念系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湖地医疗中心1989年推出,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一些发达国家的部分医疗组织中应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1].我院2004~2005年借鉴无缝隙管理方法试行于临床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永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屈膝功能障碍多数是由创伤引起的纤维僵直所致[1].我院1994~2002年采用改良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治疗屈膝功能障碍38例,32例获得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忠文;陈仕平;袁华军;陈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病理发展特点与脑血管DSA的表现关系.方法 经CT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初诊为动脉瘤的13例患者行DSA检查.结果 DSA显示典型囊袋状、浆果状动脉瘤9例,恶性脑膜瘤1例,脑血管AVM 1例,阴性2例.阴性者中1例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3天DSA造影为阴性,第22天后又因头部胀痛加重而再行DSA造影时发现典型囊袋状动脉瘤.结论 脑血管造影术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颅内动脉瘤不同时期的病理阶段,DSA检查可有不同的表现.
作者:潘少咏;张千;李先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全身肝素化,使用Seldinger技术,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结果 20例患者中,100%栓塞14例,95%栓塞4例,90%栓塞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安全可靠,效果确切,适合颅内囊性动脉瘤的治疗,术后早期行腰椎穿刺术或腰持续引流术,有助于减轻脑血管痉挛,改善脑循环,并能预防脑积水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覃浩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幼年脊柱关节病(JSpA)系指16岁以前发病的一组以关节滑膜、肌腱端、腱鞘和滑囊症状为主的综合征[1,2].因我国风湿病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临床中常常因为认识不足造成误诊.2001~2005年诊治JSpA 36例,对其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回顾分析,对幼年发病的关节炎的诊断、分类作讨论如下.
作者:陈炳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花仙子胶囊加中药水浴疗法在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疗效,探索系统性硬皮病的治疗新方法.方法 采用花仙子胶囊口服加中药水浴浸泡疗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33例,以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其皮肤硬化、异色或色素沉着、雷诺氏现象、张口吞咽困难、关节损害、心悸气促及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变化.结果 33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9%.结论 花仙子胶囊口服加中药水浴浸泡疗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唐亚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是指缓慢、连续清除水和溶质的治疗方式[1].由于其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及控制氮质血症和水盐代谢,不断清除体内毒素及炎症介质,保证营养物质的补充,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平衡的内环境[2].透析性脑病是一种严重的长期透析并发症,而应用CRRT可解决常规血液透析存在的问题.
作者:周萍;李江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其致死率、致残率极高.据卫生部2003年慢病统计显示,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858万人,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25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50万人,生存的脑卒中患者中,约3/4者劳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并且5年内脑卒中再发危险为15%~40%,而每次再发都加重残疾,加大死亡危险.
作者:谭春梅;江文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Levi-Montalcini在小鼠瘤细胞内发现的第一个神经营养因子,通常称为7sNGF。NGF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生物效应是维持和促进交感神经及来自神经嵴的感觉神经细胞的存活、分化和成熟以及执行功能,是参与损伤神经再生和功能修复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家鑫;曾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3年3月到2006年3月我科用输尿管镜结合输尿管旁置F4输尿管导管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远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新生儿红臀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的皮肤损害性疾病,广泛使用一次性尿布纸,透气性及吸水性较差以及大小便刺激等是其诱因.其主要表现为皮肤与尿布接触部位发生边缘清楚的、不同程度的臀部皮肤发红,严重时可发生丘疹、水疱、脓疱、渗液、糜烂、脱屑等.
作者:杨春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营养干预对妊高征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400例<12孕周的孕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孕期监护和保健措施;实验组在常规孕期监护和保健措施基础上实施包括营养教育、制订膳食原则和配制食谱等营养干预措施.20周后,比较两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与膳食中主要营养素摄入量的差异,并随访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到分娩结束,比较两组孕妇妊高征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营养教育后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得分均高于教育前(P均<0.01),并且也高于对照组教育后的得分(P均<0.01).营养干预后,实验组孕妇热能、蛋白质、碳水化物、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平均每日摄入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妊高征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15.5%(P=0.0198).结论 营养干预可以提高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全面改善孕妇营养状况,降低孕妇妊高征的发生率.
作者:冯启明;李慕军;李敏清;杨莉;鲁力;黎燕宁;肖德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腹股沟斜疝若发生嵌顿则危害性极大,如果不在肠管发生绞窄、坏死之前将被嵌顿的肠管回复到腹腔,则后果相当严重.本文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58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儿童牙科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许多新技术、新材料得到应用和推广,同时一些传统材料的应用也得到扩展.氢氧化钙自从1920年被Hemann引入根管治疗以来,1930年又被用于盖髓.1960年Kaiser提出根尖诱导成形术时,氢氧化钙是早应用的根管诱导成形药物,也是目前常用的诱导剂.人们对此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并扩展了氢氧化钙在口腔内科及儿童牙科的应用,本文对氢氧化钙在儿童牙科的应用做用简要综述.
作者:邓汉辉;何克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四肢动脉疾病的重要手段 [1],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其快速、各向同性、任意重建的特点,使CT血管造影术(CTA)在临床上应用更加广泛.笔者对20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行CTA检查(分别进行固定延时法和监测法扫描),以探讨MSCT在下肢动脉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盛才;林创武;黄邻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前,世界上糖尿病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估计全世界现有近2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25年患者数量将达3亿.糖尿病的并发症目前在发达国家中已上升至死因的第5位.在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发达国家,高达10%.
作者:吴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根据WHO第二次脑卒中预防和治疗专题研讨会(1998)报告,脑卒中正在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死因.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大量脑卒中患者得以挽救生命,但生存者(大于6个月)中,48%有偏瘫,22%不能行走,24%~53%生活完全或部分不能自理,12%~18%有失语,32%有抑郁症,相应的功能障碍随之成为主要矛盾,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作者:吕泽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门诊中常见病症之一,其中与母乳喂养有关的母乳性黄疸占相当大比例.现将我院诊治的母乳性黄疸82例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探讨自动血沉仪的临床应用.方法 用传统魏氏手工法和自动血沉仪法对496份临床血液样品同步平行测定,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496份血液样品,两种方法红细胞沉降率(ESR)都升高211份,正常285份,两法符合率100%.但分析升高样品结果时发现传统魏氏手工法升高超过100 mm的34份样品,自动血沉仪检测结果均在100 mm以下,说明两种方法在这一检测段存在差异.结论 传统魏氏手工法和自动血沉仪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结果升高和正常的总符合率达100%,当血沉超过100 mm时两法结果有差异,造成差异原因可能与使用此型号自动血沉仪有关.
作者:韦祖兴;彭芬;王丽颖;刘行超;陈希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河池市孕产妇产后出血导致死亡的原因、死因构成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河池市2001~2005年监测的孕产妇产后出血死亡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导致孕产妇死亡83例,占产科出血死亡的76.85%.引起产后出血前三位原因是: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和软产道损伤.相关因素有文化、经济、保健服务、交通和计划生育等.结论 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乡镇以上医疗机构的产科质量,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秀姣;梁海燕;周芡;张素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