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外线和百消净消毒液联合消毒动物实验室的效果观察

潘瑞辉;陈晓琴;谭建琪

关键词:紫外线照射, 消毒液, 联合消毒, 动物实验室, 微生物学质量, 实验动物, 细菌数, 现报告如下, 病原微生物, 消毒药品, 物体表面, 室内, 生存环境, 动物体内, 遗传学, 新方法, 无残留, 实验后, 病原体, 异味
摘要:实验动物的遗传学和微生物学质量是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在新建的屏障式动物实验室内,经清洗、消毒后几乎检查不出空气中细菌及物体表面附着细菌.但经动物实验后,细菌数就逐渐增多.如不严格控制,动物微生物学质量将不合标准.消毒可杀灭动物体内及其生存环境中各种病原体.对化学消毒药品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对病原微生物消毒力强,对实验动物无危害,无残留,不易散发异味,易溶于水,在消毒环境中比较稳定,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为此,我所动物实验室于2004年4月至2005年5月,采用紫外线照射和百消净消毒液喷雾联合消毒动物实验室,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为动物实验室内消毒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方法.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可塑型跟骨钛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目的总结应用可塑型跟骨钛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31足波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可塑型跟骨钛钢板内固定.结果21例26足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6个月(6~48个月),按Maryland足评分系统评价,22足术后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84.6%.结论可塑型跟骨钛钢板适合跟骨解剖形态,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中有明显优势.结合CPM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作者:劳晨登;赵劲民;杨志;苏伟;沙轲;阳富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气管内给药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33例

    新生儿重度窒息是新生儿生后24 h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又是婴儿致残的主要因素.故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寻求一种确切有效的途径及药物至关重要.本院儿科应用气管插管及气管内给药抢救重度新生儿3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六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及其疗效、安全性.方法对63例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其中33例紧急床边血液透析,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3例患者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19%,13例难治性心衰加用血液透析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进行血液透析且存活的32例患者,透析后血清K+、HCO3-、BUN、Cr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于急诊抢救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该紧急采取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措施控制心力衰竭,对于难治性心力衰竭或者合并严重高钾血症、酸中毒、尿素氮和肌酐滞留等患者,应该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注意预防及治疗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作者:谢文卓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病人的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的急救处理和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对90例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的诊断与急救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抢救过程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59例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恢复良好、生活自理14例,生活不能自理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8例;31例非手术治疗全部死亡.结论对此类患者应尽早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

    作者:张征军;蒋广元;梁新强;宋星志;廖毅超;覃颜;陈慧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广西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的现状及对策

    广西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是广西目前尚需进一步解决和完善的重大问题.因为药用植物资源也和其它生物资源一样,是在长期的进化、发展和对环境的不断适应中形成的.

    作者:蒲瑞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8 053例宫颈刮片复习与体会

    宫颈癌已成为危害我国妇女健康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成为我国医务工作者保护妇女健康的主要任务之一.回顾我院8 053例宫颈刮片,以了解我区妇女的健康现状,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录找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作者:刘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晚期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止痛药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癌痛是癌症患者一个常见的、主要的症状,晚期癌症患者中有60%~90%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而且70%以上的病人以疼痛为主要的症状[1].在我国,各期癌症患者中,有51.1%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疼痛[2].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及时地发现评估及治疗疼痛甚为重要.1998年12月至2004年12月我院运用阿片类(包括吗啡片、美菲康控释片)止痛药治疗晚期癌痛患者3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霞;黄玉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时机的选择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tative cholangitis,AOSC)是一种严重的胆道感染性疾病,病情凶险,而老年人AOSC因其自身特点尤为突出,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所在.我科1993年12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了60岁以上的AOSC患者88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庆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左肝管B超定位PTC临床应用(附67例报告)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是外科黄疸定性,定位诊断和黄疸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右肝管PTC因严重黄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原因,穿刺后常出现出血和/或胆漏,甚至因此而被迫急诊手术.因此,临床上将严重黄疸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列为PTC的禁忌证.有鉴于此,笔者改用左肝管B超定位PTC,试图避免右肝管PTC的不足,现将其方法及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学强;陈海生;万恒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PMT100型脉冲毫米波治疗仪在化疗期间的应用体会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目前的化疗药物对人体都有较明显毒性反应.特别是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导致血白细胞减少.传统的药物对骨髓的保护作用有限[1].本文通过化疗期间同步使用PMT100毫米波治疗仪,探讨PMT100毫米波治疗仪对骨髓造血功能的保护和刺激作用.2003年以来,我们将PMT100毫米波治疗仪用于80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劳永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胎儿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进行产前超声检查2万余例,共检出各种胎儿畸形与异常27例,其中肾脏疾病9例,占所有畸形的33.33%,现报告如下.

    作者:阮坚;潘永寿;王高兴;秦蕾;熊思;赵孟林;袁榕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阿昔洛韦治疗水痘56例疗效分析

    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诊治的门诊及住院病人,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在药用植物上的运用

    药用植物的生产是我国中药生产中一大重要的产业,是许多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一项传统的支柱产业.它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作者:闫志刚;蒙爱东;刘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9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据报道HIE后遗症发生率为25%~35%[1].我院从2003~2005年共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翠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巨大胎儿50例临床分析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孕期营养的加强,巨大胎儿的出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巨大胎儿可使难产率增加,如何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适时终止妊娠,降低母婴并发症,是产科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林红;覃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颈椎结核前路手术护理体会

    颈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临床治疗颈椎结核的主要方法,手术疗效与围手术期内正确而全面的护理密不可分.我科从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施行该项手术治疗颈椎结核共16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云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糖尿病病人合并胆道感染43例诊疗分析

    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而糖尿病导致的代谢紊乱和免疫抑制,使其易合并胆道结石、感染,治疗亦较复杂,危险性增加.本院1997~2005年共收治糖尿病病人合并胆道感染43例,现结合临床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作者:王维良;曾繁余;朱剑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用循证医学观点评价小儿哮喘治疗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一门临床医学专业,其核心思想是对患者诊疗做出决策时要使用新、佳证据.通过系统研究,将个人的经验与佳证据相结合,对患者诊疗作出决策时要诚实、尽责、明确、明智、果断的利用当前佳证据.针对儿科医生在诊疗小儿哮喘时关心的问题,基于随机对照研究(RCT)的系统评价或荟萃分析,我们将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讨论,作为指导小儿哮喘治疗的参考.

    作者:朱曦怡;谢庆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VEGF-C/Flt4系统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道转移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VEGF-C、Flt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癌旁组织VEGF-C、Flt4表达情况.结果4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VEGF-C、Flt4阳性率分别为65.9%(29/44)和61.4%(27/44),两者阳性率在淋巴道转移组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癌组织中Flt4阳性微脉管数在淋巴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C、Flt4的表达分别为50%(12/24)和45.8%(11/24);VEGF-C和Flt4表达情况一致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0.91%(40/44).结论VEGF-C/Flt4系统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道转移过程,测定肿瘤组织VEGF-C、Flt4表达及计数Flt4阳性微脉管有助于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否伴淋巴道转移;对于无淋巴结转移而VEGF-C和Flt4呈高表达的病例,必须密切随访观察;VEGF-C可诱导并提高Flt4的表达,共同促进肿瘤的淋巴道转移.

    作者:丁志敏;刘晓芳;莫祥兰;周祥祯;黄振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在广西南宁市流动建筑民工中开展性病艾滋病预防干预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索在流动建筑民工中实施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HIV)干预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评价干预效果,为预防控制STD/HIV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南宁市的施工期6个月以上的建筑工地中,随机抽取2个工地300人进行干预研究,干预内容包括:提供STD/AIDS的相关知识,提供并鼓励使用安全套,提供有关性健康的体检和有关性传播疾病的诊疗服务,提倡远离毒品,对嗜毒者提供注射器并进行安全静脉注射的行为教育等.结果承认曾患性病者的比率为5.51%,体检发现性病病征的阳性率为1.27%;干预之后,民工对STD/AIDS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由26.70%提高至46.18%;对待STD/HIV感染的态度,采取积极态度(如促其积极治疗)者由73.31%提高至88.54%,因恐惧心理而采取消极态度者由19.07%降低至7.99%;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由0.00%提高至17.36%.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D感染者对防治工作的要求,集中于下列各项:较有经验的接诊医师、价格低廉且保密的预防和医疗服务、方便的交通服务.结论在流动建筑民工群体中采取STD/HIV干预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李永振;唐桂林;李伟;黄秀云;唐中书;何康;张杰;陆云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