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森;高枫;陈利生;唐宗江;梁君林;吴全;罗吉辉
目的探讨南宁市老年慢性肾脏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通过建立南宁市慢性肾脏病微机管理系统,对我院首诊南宁市老年慢性肾脏病人的流行情况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①受调查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3:1;②慢性肾脏病的病因排位依次为: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③慢性肾脏病患者首次就诊时合并高血压70.59%、贫血47.06%、肾功能不全73.53%;④首次就诊时住院医疗费用中位数为7 597.34元;⑤尿蛋白为影响南宁市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危险因素.结论南宁市老年慢性肾脏病有其自身的流行特点,需加强监控.
作者:黄莉;潘松球;廖蕴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髓内神经鞘瘤的早期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1~2005年收治的3例腰段髓内神经鞘瘤,结合文献报告的34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髓内神经鞘瘤发病有多种学说,其临床表现较为隐蔽,发病以脊髓神经损害为主,并发出血可加重神经损害,增加功能恢复困难,临床诊断首选MRI等影像检查,容易与髓内常见的胶质瘤混淆,术前对本病作出准确定性诊断仍有难度.结论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减少神经不可逆损害,降低致残率.
作者:林中平;李云辉;黄建龙;赖海标;赖伟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防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延期愈合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剖宫产术1 060例产妇采取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等早期干预措施;随机选择同期行剖宫产的1 060例产妇,以常规方法作对照.对切口已发生感染或脂肪液化的142例产妇,随机选71例根据药敏结果使用二至三联抗菌素,加强营养等措施;另71例常规处理作对照.结果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处理的剖宫产患者的腹壁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延期愈合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已发生腹壁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的产妇采取干预措施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治疗、严格无菌操作等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延期愈合,对腹壁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早发现以及正确的治疗能促进切口愈合.
作者:黄金霞;杜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组织缺损Ⅰ期修复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评价其疗效.方法对2000~2005年收治的134例口腔颌面组织缺损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4例口腔颌面组织缺损均行Ⅰ期修复,成功126例,有16例发生血管栓塞,抢救成功8例,坏死8例,血管栓塞发生率为11.94%,抢救成功率为50%,总成功率94.0%.其中游离前臂皮瓣修复53例,游离腹直肌皮瓣修复28例,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27例,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11例,带蒂斜方肌皮瓣修复13例.结论对颌面组织缺损Ⅰ期重建,保存性及功能性外科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游离肌(骨)皮瓣在颌面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安全可靠,制备简便,供区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旋平;周诺;蒙宁;巫家晓;王代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前言药用植物资源指在一切能够提供物质原料以满足人类治疗疾病所需的并被认识和利用的植物资源的总称.药用植物资源从广义上说,可以包括农林栽培和野生可利用的植物在内,但通常所指的是野生原料植物.
作者:缪剑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具有生长、发育、再生成完整植株的潜在功能.德国著名植物学家Haberlandt 1902年提出的细胞全能性假说,是当今高速发展的生物技术的理论基础.
作者:蒙爱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疾病,而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是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并发症多,预后不良,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肿瘤晚期、肿瘤放化疗期间、下腔静脉血栓滤器植入后合并的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增多,已经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
作者:易巍;吴丹明;孙雨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工栽培一点红的可行性,旨在实现规范化种植.方法用种子繁殖试种.结果一年能种植两造,以早造产量较高;可以大田直播,也可以育苗移栽;适宜的种植密度为行株距25 cm×20 cm.结论人工栽培一点红是可行的.
作者:吴庆华;吕惠珍;胡东南;韩世宇;韦飞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双目间接检眼镜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检查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8例68眼双目间接检眼镜下进行手术冷凝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结果出院治愈率为92.65%,随访0.5~2年的65例患者的视网膜均完全复位.与直接检眼镜下手术后80.5%的治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目间接检眼镜具有较高的照明强度、较宽的立体视野和较高的清晰度,提高了裂孔的检出率和手术成功率.显示出较传统的直接检眼镜加三面镜的方法有更多的优点.
作者:陈玉枝;崔龙江;李玉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药用植物的生产是我国中药生产中一大重要的产业,是许多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一项传统的支柱产业.它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作者:闫志刚;蒙爱东;刘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比较心理支持疗法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2例伴有情绪障碍的C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抗生素治疗对照组181例,综合治疗组(心理支持疗法和抗生素治疗相结合)181例,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每个症状改善程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抑郁症状缓解率综合治疗组分别为86.2%、78.4%,对照组分别为11.6%、1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支持疗法联合抗生素治疗CP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
作者:银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支持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与肿瘤发生存在相关性的结论越来越多,对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inding protein,IGFBP)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的蛋白酶(IGF-binding protein proteases,IGFBP Proteases)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有关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growth hormone-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s-1,GH-IGF-1)轴与乳腺癌的研究日趋深入.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朱恒梁;廖清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诊治的门诊及住院病人,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进行产前超声检查2万余例,共检出各种胎儿畸形与异常27例,其中肾脏疾病9例,占所有畸形的33.33%,现报告如下.
作者:阮坚;潘永寿;王高兴;秦蕾;熊思;赵孟林;袁榕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全球结核发病率近期呈明显回升趋势,其中包括好发于手腕部的腱鞘结核.腱鞘结核缺乏早期特异性诊断依据,如处理不当,易造成病程迁延及功能障碍.自2000年2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腱鞘结核患者15例,采用手术结合系统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强初;林树体;黄家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笔者对我院2000~2004年68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浩强;黄云旗;徐志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常因窒息或延误诊治而死亡.临床上使用的止血药种类较多,但部分药物副作用较大,疗程偏长,尤其是脑垂体后叶素,虽然疗效确切,但可引起头痛、心悸、面色苍白或腹部不适有排便感等不良反应.笔者用氨甲环酸与使用脑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8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能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蛤蚧常发性疾病--脚趾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试验1组首先用0.1%高锰酸钾消毒液给蛤蚧进行体表消毒,然后在脓肿处用酒精棉球消毒后,用手术刀切一个小口,将脓汁(或脓块)清除干净,用双氧水对创口进行防腐消毒处理,撒上磺胺结晶,口服复方新诺明,后注射抗生素.按以上方法连续使用7 d后,停药5 d(只外用),继续用药处理5 d,再外用3 d.试验2组试验方法和过程同试验1组,但不注射抗生素;对照组对患脚趾脓肿的蛤蚧只作体表消毒,不进行任何其他的药物处理.结果经20 d治疗,蛤蚧总治愈率为94%;试验2组的总治愈率为78%,明显低于试验1组(P<0.05);对照组患病蛤蚧5 d后全部死亡,其治愈率明显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试验1组的处理是治疗蛤蚧脚趾脓肿病的好方法.
作者:张月云;潘红平;赵成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957年在研究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的作用时发现,在动物体内注射GH后产生了一种血源性的物质,此物质介导了GH的促生长作用,遂提出了生长介素学说.
作者:潘革;韦香妮;罗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蔓性千斤拔种子试管萌发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不同的消毒处理方法、培养温度、发芽床和灭菌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和培养.结果在30℃和20℃两个温度条件下,以30℃培养为好;种子经0.1%HgCl2表面消毒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出现吸胀速度减慢、露白时间推迟、发芽所需天数延长、发芽高峰拖后的现象;二次消毒法比一次消毒法灭菌效果好,污染率仅为2.0%,但种子发芽率只有一次消毒法(45.9%)的近一半,为22.4%;水和滤纸做成纸桥为发芽床种子发芽率达68.3%;1/2 MS+BA 1.0+NAA0.1+3%蔗糖的培养基上种子发芽率仅为45.0%.结论种子萌发可不需外界提供营养成分;30℃培养种子萌发率高;0.1%HgCl2灭菌剂消毒种子和二次消毒法使种子萌发率下降,消毒剂对种子的毒害作用有待进一步继续研究.
作者:蒙爱东;董青松;闫志刚;柯芳;马小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