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研究进展

张婷

关键词:
摘要: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是起病于儿童时期的一种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的肌肉运动抽动或不自主的发生抽动为主要特征,病程持续时间长[1].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弱证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弱证的疗效.方法:58例分为两组各29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复发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弱证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廉向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化疗联合沙参麦冬汤及续命汤加减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沙参麦冬汤合古今录验续命汤加减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两组均用化疗,实验组加服沙参麦冬汤合古今录验续命汤加减.结果:痛灶稳定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重增加稳定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EA和CYFRA21-1等含量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联合沙参麦冬汤及续命汤加减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护理总结

    目的:总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护理的效果.方法:88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用中医辨证护理.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3.2%、对照组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护理有良好效果,可更好的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刘义娟;张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痔疮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予以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肛门下坠感、疼痛、创面出血及水肿等情况.结果:治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创面出血、肛门下坠感及创面水肿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痔疮能够改善肛门下坠感、术后疼痛、创面出血及水肿,提高治愈率.

    作者:詹树春;邱汉松;陈普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白藜芦醇抑制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研究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以BALB/c小鼠为供体,C57BL/6小鼠为受体,建立背-背皮肤移植模型.术后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50mg/kg)、环孢素A(10mg/kg)、白藜芦醇加亚剂量环孢素A组(白藜芦醇50mg/kg、环孢素A5mg/kg)各10只,腹腔注射给药10天.记录各只小鼠移植皮片的存活天数.结果:白藜芦醇组、环孢素A组、白藜芦醇加环孢素A组小鼠移植皮片存活时间分别延长为12.87、14.59、16.94天,与模型组(9.75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藜芦醇加环孢素A组小鼠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比白藜芦醇或环孢素A单用组长(P<0.05或P<0.01).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抑制皮肤移植小鼠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

    作者:史小四;高强;骞秀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压氧联合红景天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红景天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压氧联合红景天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昏迷时间、恢复意识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红景天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夏永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刺急脉穴治疗早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急脉穴治疗早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取急脉穴针刺,对照组20例用传统疏通经络法针刺,14次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治疗结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74%、对照组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急脉穴治疗早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的下肢发凉疗效显著.

    作者:邢会娟;王伟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玉郎活络膏口服,治疗6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评分(NIHSS)、中医证候评分、血脂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7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脂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NIHSS、中医证候评分,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有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梁焕英;陆筱颖;陈海峰;曹富宁;谭凯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用补肾活血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4%、对照组87.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较好.

    作者:容向宾;陈跃平;夏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研究进展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是起病于儿童时期的一种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的肌肉运动抽动或不自主的发生抽动为主要特征,病程持续时间长[1].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D)是有别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痴呆类型,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认为主要病因其一为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或脑静脉病变;其二为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在欧美地区是仅次于AD的第二大类型痴呆,而在亚洲地区,如中国、日本的VD发病率超过AD,成为第一大痴呆发病类型[2].主要临床表现为执行功能障碍、记忆功能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等,病情多呈现波动性,阶梯样发展.现将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韦志强;张庆萍;孙旭;曾时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近况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病理上表现以光镜下肾小球呈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和(或)系膜基质增多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1],约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穿刺病例24.7% ~ 30.3% [2].根据免疫病理分为IgA肾病及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两种类型.现将中医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周少婷;甘兰岚;谭海丽;黄国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玉屏风颗粒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玉屏风颗粒由玉屏风散精制而来,出自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功效.近年来,玉屏风制剂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取得较大进展.研究表明,玉屏风散可通过调节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增强红细胞能力、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抗细菌感染、抗变态反应、抗应激性、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等多途径,对机体进行多靶点调节[1-5].现将玉屏风颗粒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刘玉玲;汪受传;李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片,治疗组口服景芪扶正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30天.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临床症候评分、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临床症候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5.65%、对照组69.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0.00%、对照组1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景芪扶正通络汤结合西医能显著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郭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浮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休息、保暖、功能锻炼等,对照组加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推髌试验定位肌筋膜痛点,用浮针进行扇形扫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100%、对照组8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膝关节活动度评分(KMS)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浮针治疗KOA可以明显减轻膝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疗效好、见效快、疗程短、安全性高.

    作者:衡墩前;周卫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肩周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4%、对照组8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肩周炎效果较好.

    作者:谢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1例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亦名对称性进行性先天性红皮症或Gottron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我们用中药治疗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1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2017年4月10日就诊.手、足红斑角化20余年,可见双手、足部对称性弥漫性暗红色斑片,手、足背部皮肤肥厚掌指纹变淡,伴有脱屑,无痒感,皮疹冬重夏轻.曾于当地医院外用维甲酸治疗无明显改善.堂兄有类似皮肤损害,其余堂兄妹手部季节性脱皮.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治以养血活血,兼以养阴柔肝.药用生地15g,当归10g,白芍15g,丹参15g,姜黄10g,花粉15g,郁金10g,珍珠母20g,首乌藤20g,柏子仁20g,沙参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黄精15g,佛手10g,甘草10g.

    作者:申进馨;张池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阳明经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阳明经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9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用阳明经针法治疗,研究组47例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阳明经针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精神面貌、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阳明经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效果较好.

    作者:付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12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给予化疗,观察组加用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结果:生活质量改善率观察组49.18%、对照组2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及缓解期KPS评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以及缓解期QO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量和ALB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上升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程度.

    作者:李金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补肾祛瘀通痹方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祛瘀通痹方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结合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中西结合组加用补肾祛瘀通痹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中西结合组和西药组分别为90.00%和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quesne评分中西结合组和西药组分别(3.46±0.86)分和(4.72±1.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中西结合组和西药组分别为(1.94±1.05)分和(3.43±0.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MP-3中西结合组和西药组分别为(7.32±1.21) μg/mL和(13.54±1.67)μ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 β中西结合组和西药组分别为(67.48±19.84) pg/mL和(135.45±20.21)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中西结合组和西药组分别为(10.64±3.75)pg/mL和(21.58±4.18)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西结合组和西药组分别为5.0%和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瘀通痹方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作者:黄霄汉;赵娟;张延杰;李继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