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托咪酯乳剂伍用不同剂量芬太尼于人流术中的对比观察

冯梅;蓝雨雁;冼海燕

关键词:依托咪酯乳剂, 芬太尼, 人工流产术
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芬太尼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芬太尼的佳剂量.方法早孕妇女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麻醉用依托咪酯乳剂分别配伍下列剂量的芬太尼,A组1μg.kg-1、B组1.5μg.kg-1、C组2μg.kg-1.观察术前、入睡、扩宫、刮宫、术毕的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及麻醉效果.术毕统计用药、手术时间、清醒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麻醉不平稳,术中易出现体动,而且心血管反应强烈,血压高心率快(P<0.01).B、C两组效果满意,未见体动,B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指脉氧饱和度变化不显著,C组循环、呼吸抑制明显.结论依托咪酯乳剂配伍芬太尼1.5μg.kg-1、效果满意、安全性高,适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前瞻性随机研究

    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对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72例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组(同步组)和单纯放疗组(单放组),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均采用常规分割放疗,每次2.0Gy,每周5次,肿瘤灶总剂量为60~70 Cy,同步组在放疗同时给予足叶乙甙、顺铂化疗.结果同步组和单放组的有效率分别是77.8%和58.3%,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是27.8%和8.3%,同步组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同步组和单放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个月和9个月(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55.1%和30.1%,同步组优于单放组(P<0.05).同步组的远处转移率(52.8%)明显低于单放组(83.3%)(P<0.05).两组间毒副反应差异无明著性(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对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湛永滋;黄昌杰;黄剑峰;王湘萍;李冬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吞咽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与吞咽有关的神经损伤或吞咽器官损伤使吞咽的一个或多个阶段损伤而导致各种症状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我们使用吞咽训练及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患者45例,并与单纯针灸组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廖华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根除螺杆菌感染预防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预防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有HP感染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79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用地红霉素1 w、阿莫西林、奥美拉唑2w治疗,对照组36例,单用奥美拉唑2 w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追踪随访2年.结果治疗HP感染1个月后查HP根除率,治疗组根除率为95.3%,对照组根除率为75%,两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远期溃疡复发率及出血率为4.8%、2.3%,对照组溃疡复发和再出血率为26.8%、23.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消化溃疡再出血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谢昆华;张培东;巫米山;唐尚伟;邓达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丙泊酚氯胺酮曲马多静脉麻醉在宫外孕休克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氯胺酮曲马多静脉麻醉(PKTLA)用于宫外孕休克手术的可行性.方法以氯胺酮1 mg/kg、丙泊酚1 mg/kg、曲马多100mg静脉诱导,丙泊酚和氯胺酮以质量比2:1混合按丙泊酚7~5 mg.kg-1.h-1微泵维持,术中追加曲马多100mg,面罩吸氧,监测心率(HR)、血压(MAP)、呼吸(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所有病例麻醉均较满意,腹肌松弛满足手术要求,血压回升,无呼吸抑制及呕吐等.结论 PKTIA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手术时不失为一种快速、简便、安全满意的麻醉方法.

    作者:盛福庭;李朝举;孙玉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创伤与失血性休克161例早期液体复苏临床观察

    创伤与失血性休克是急诊医学常见严重急症,我院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共救治创伤与血性休克病人16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崇宽;罗宝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口底癌联合根治加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术的护理

    口底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可造成口底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并危及生命,且疼痛难忍.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对21例口底癌施行口底癌扩大切除,加带血管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底缺损组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赛刚;戴新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肺部病变CT导向穿刺活检临床体会(附55例报告)

    我院于1998年至2003年对55例肺部病变行CT导向下穿刺活检,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萍;陈江远;黄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支气管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支气管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名恶性肿瘤和2名良性肉芽肿患者进行纤支镜下微波组织凝固治疗,3~5日1次,每例进行3~4次.结果 3例肿瘤患者支气管肿瘤消失或大部分消失,临床症状缓解;2例良性肉芽肿经治疗后肉芽肿消失.结论经纤支镜进行微波组织凝固疗法安全、简便、实用,它是治疗支气管良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梁大华;黄文珊;覃安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6例体会

    当冠状动脉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冠脉完全阻塞或接近完全阻塞,其血液供应不足以维持所支配的心肌存活时即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AMI)[1].本文收集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2001年1月至2004年3月收治AMI住院病人共112例,其中56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与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收到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覃勇民;杨华樑;黄祖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Randall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上世纪30年代,Randall首先报告尸肾的肾乳头上皮组织下存在着一种钙化斑块,认为这些钙化斑出现在肾乳头上面本身对肾脏并无造成明显的损害,并称之为Randall斑.但现已证实,这实际上是肾乳头尖部或其周围的间质组织中出现结晶沉淀的现象.

    作者:邓耀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肺动脉栓塞的CT诊断(附8例报告)

    肺动脉栓塞是指周围静脉内血栓脱落入肺动脉引起的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的栓塞.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国内发病率有增多趋势,早期诊断及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死率[1,2].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4年3月收治该病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腹腔平滑肌肉瘤的超声诊断探讨

    腹腔平滑肌肉瘤比较少见,多见于子宫及胃肠,偶可见于腹膜后、肠系膜、大网膜及皮下软组织[1].本文就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腹腔平滑肌肉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征,以评价超声诊断腹腔平滑肌肉瘤的临床价值.

    作者:康利克;陈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低温低氧对心肌缺血家兔血浆丙二醛、内皮素和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低温低氧对健康家兔与心肌缺血家兔损害情况的比较.方法取家兔24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四组,常温常氧对照组(n=6),急性低温低氧组(n=6),常温常氧心肌缺血组(n=6),急性低温低氧心肌缺血组(n=6).各组置于设定的相应环境30min后取颈动脉血测ET、MDA、SOD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体内ET、MDA含量比其他各组的低,而SOD则高于其他各组.其中低温低氧心肌缺血组体内ET、MDA含量又明显高于其它两组,SOD活力则低于其它两组.结论:低温低氧和心肌缺血都会对动物的机体造成伤害,尤其是心肌缺血后再受到低温低氧的影响,心肌受到的损伤将更加严重.

    作者:梁祚仁;赵善民;何显教;黄俊杰;黄丽娟;晋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初步临床报告

    目的初步探讨1 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合适的白内障患者男1例1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1 CU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远、近视力,角膜地形图,视觉症状,主观调节近点,焦点深度及对比敏感度.结果术后非矫正远视力为1.0,非矫正近视力为0.8,佳矫正远视力为1.5,佳矫正近视力为1.0,术后1 m主观调节近点为43.7cm,焦点深度离焦法测得3.75D,动态检影法测得1.0 D,1%匹罗卡品眼液激发后前房变浅0.67mm,术后1 m对比敏感度正常,无眩光等视觉症状发生.结论 1 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远视力、近视力及对比敏感度,进一步的结论尚需大组病例的长期随访及对照组比较.

    作者:谭少健;潘春晖;唐彦慧;梁皓;李伟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男性血清睾酮、雌二醇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男性性激素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检测620例我国老年男性血清睾酮(T)、雌二醇(E2)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分析.结果低HDL-C组的T和E2均数均低于正常组,高TG组的T和E2均数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T与E2呈非常显著性正相关、与TG呈非常显著性负相关、与HDL-C呈非常显著性正相关;E2与TG呈显著性负相关,与HDL-C呈显著性正相关;校正T因素后E2与TG、HDL-C不再显示相关,却与TC、LDL-C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则仅显示T与HDL-C显著性正相关、与TG显著性负相关,而E与TG、HDL-C则无相关性.结论老年男性内源性睾酮和雌二醇均是脂质代谢的有益因子,雄激素水平降低可能加速脂代谢异常相关的动脉硬化.

    作者:杨华;胡肇衡;文发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丝裂霉素C及角膜缘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翼状胬肉是眼科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单纯切除手术极易复发,复发率可高达30%~69%[1],而第二次手术后的复发率在50%~80%[2].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作者采用同侧自体角膜缘移植术联合应用MMC(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39例44只眼,术后随访6~30个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木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糖尿病无症状性周围神经病变病程与神经传导速度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无症状性周围神经病变(亚临床病人)病程与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关系.方法选择DM伴典型周围神经病变病人(有症状组)57例(病程5年以下22例,5年以上35例)及DM无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病人(无症状组)153例(病程5年以下120例,5年以上33例),分别测定主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及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10例DM病人,126例NCV异常,异常率60%.有症状组异常49例,异常率85.96%.无症状组异常77例,异常率50.33%.有症状组病程5年以下与5年以上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症状组病程5年以上异常率高于病程5年以下(P<0.05).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病程5年以下异常率以前者为高(P<0.05).病程5年以上异常率二组相似(P>0.05).二组病例异常以SCV为多,尤以无症状组病程5年以下显著(P<0.01).结论 DM无症状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较高,随病程延长,NCV异常率也越高.为减少DM亚临床神经病变到出现临床症状的风险,及早发现DM,严格控制血糖,动态观察NCV非常重要.

    作者:卢卫;莫英绪;兰洁;王元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牵张成骨中多种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在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学者Ilizarov在用外固定装置延长膝关节以准备骨移植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到有自发的新骨形成,因此发现了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现象.

    作者:周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68例分析

    新生儿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易发生胃肠功能障碍,而胃肠功能障碍是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发生的始动环节,其一旦发生,提示病情严重,预后差.有关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报告较少,为探讨其发病原因,积极防治,现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住院新生儿发生胃肠功能障碍68例进行分析.

    作者:赵玉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团结奋斗,努力追赶泌尿科学的世界先进水平

    泌尿外科(Urology)是研究泌尿、男生殖系统和肾上腺疾病的临床学科,在某些医院也称为泌尿科.泌尿科学是外科学发展较早的一个分支,其研究范畴不仅包括上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包括它们的病因学、发病机理和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郭应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