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脾破裂的B超诊断及漏诊分析

韦景秋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 明确诊断, 腹部闭合伤, 治疗方法, 临床诊治, 临床选择, 急腹症, 分辨率, 外科, 脾脏, 患者, 报告
摘要: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尤其在腹部闭合伤中,脾破裂居于首位.B超对脾脏具有高度分辨率,能对脾破裂类型作出明确诊断,为临床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现将我院近8年来经B超诊断并经临床诊治证实的105例脾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症状心肌缺血对心率变异指标影响的观察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是指临床检查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表现而缺乏与之相关的症状,SMI作为冠心病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现已受到临床医师极大的关注.心率变异性(HRV)作为无创评估心血管疾病预后的新指标,已逐步应用于临床研究.本文对我院2000年8月至2003年3月共32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54例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性测定

    随着抗结核药的更新和化疗方法的发展,虽然大部分肺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治愈,但仍有一些病人由于耐药等原因而形成了难治性肺结核.为了解复治结核病人的耐药情况,给难治性肺结核化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就我院临床资料完整的54例复治结核病人的药敏情况作一分析.

    作者:黄君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左心功能不全是AMI较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常见,病死率较高.我们于1999年元月~2002年12月在常规治疗中,加用前列地尔(PGE1)防治AMI并发左心功能不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阎卫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0例临床分析

    酒依赖患者产生的急性精神障碍在国外发病率高,欧美国家报告占首次住院人数的1.3%~1.74%,在心血管病、癌症之后,属第3位疾病[1].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竞争激烈,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也在上升.现对我院2001~2003年收治的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李德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腰椎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报告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大多数经保守治疗可治愈,约10%~20%需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是经后路髓核摘除术.我院自1998年元月至2003年元月采用后路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其中65例获得7个月至4年的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贵读;农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后囊环形撕囊制作起始瓣的新体会

    目的探讨后囊环形撕囊制作起始瓣对玻璃体前界膜完整性的影响.方法对42眼后囊膜增殖白内障手术于摘除白内障后在后囊膜旁中心处用破囊针头作表浅划痕,擦出起始瓣,再沿起始瓣边缘撕开一直径约3~4mm的圆孔,再植入人工晶体.结果全部术眼玻璃体前界膜均完整,后囊膜中央均有一透明类圆孔.结论经改良的后囊环形撕囊起始瓣的制作能安全有效地保持玻璃体前界膜的完整性,防止后囊环形撕囊术中玻璃体溢出.

    作者:陈文斌;梁瑜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麻醉处理

    自2000年我院泌尿外科开展微创手术以来,我们应用双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方法共实施输尿管镜气压弹碎石术23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远国;张旭;王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SARS病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体会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我国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其发病急、传染性强,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性.我国卫生部已将其列入<传染病防治法>,以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医护人员由于和SARS病人接触密切,感染比例高,属于高危人群[1].我院作为收治SARS患者的定点医院,在临床实践中,逐渐摸索,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护制度,并严格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医护人员及其他住院患者未发生感染.现将我院对SARS病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的做法总结如下.

    作者:韦彩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激光治疗男性生殖器疱疹36例观察

    生殖器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Ⅱ)引起的一种难治愈、易复发的性病.它一般1周至半年复发1次,给病人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1].近3年来,本人对36例HSVⅡ病人使用CO2激光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成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耳鼻咽喉科学新进展

    耳鼻咽喉科学与其他临床学科一样,随着新理论、新技术的进步,近年也取得了新的发展.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及鼻眼相关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喉癌下咽癌切除及功能性重建手术等,一改传统的根治性手术治疗,为既注重根治性效果,又强调保留功能的微创性手术,使耳鼻咽喉科学又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学科的发展,作为临床二级学科的耳鼻咽喉科,在大的医院开始进行三级学科分化,建立起耳科、鼻科、咽喉科以及头颈科,甚至在三级学科内进一步细分为亚科如耳显微外科、临床听力学等,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对学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唐安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严重闭合性胸部外伤32例诊治体会

    闭合性胸部外伤很容易造成胸部重要器官损伤,且常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故及早准确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从1994年至2001年共收治32例严重闭合性胸部外伤患者,现分析如下.

    作者:古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价值

    急诊胃镜作为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对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月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64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急诊胃镜的诊治价值.

    作者:马丽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83例临床分析

    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角膜内皮损伤、虹膜周边前或后粘连及并发性白内障、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后果.因此,正确查找术后浅前房原因,给予及时恰当的治疗,不但关系到青光眼手术的成功,而且对保护视功能极其重要.现将我院1999年6月~2001年12月住院施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83例(93眼),并就术后出现浅前房21例(24眼)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许运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乳腺癌术后静脉化疗患者的护理

    我科2001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乳腺癌病人63例,现将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俏荣;石秋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短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治疗AngleⅡ类Ⅰ分类高角病例

    目的研究短外弓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高角错(牙合)病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治疗的病人11例,均过生长发育高峰期,使用短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疗程15个月,拍摄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并对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上颌骨长度和高度没有明显变化,下颌平面角FMA变化在Ⅰ°以内,上切牙和下颌磨牙伸长.结论短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治疗AngleⅡ类Ⅰ分类高角错(牙合)病例能有效的控制垂直支抗.

    作者:欧联;宋一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造电子耳蜗植入者有患脑膜炎的危险

    Cochlear implants are electronic devices that allow sound perception in some people with profound sensorineural deafness.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recently identified a possible association between cochlear implants and bacterial meningitis in 52 people worldwide. The meningitis occurred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ged 21 months to 72 years and included 12 deaths.

    作者:Eric Wooltorton;农东晓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前降钙素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滥用抗生素或严重细菌感染时不能及时准确地应用抗生素,是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两个棘手的矛盾性问题,二者均会导致严重后果,前者是耐药菌株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可致二重感染;后者易引起病情恶化,失去抢救的佳时机.病原学检测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金指标,但可疑感染部位标本的细菌培养耗时长,加之国内病原学检测手段相对落后,病原诊断阳性率非常低,因此儿科医师期望一种可早期诊断细菌染感的快速而可靠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作者:温志红;杜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特重型颅脑损伤112例临床分析

    特重型颅脑损伤(GCS 3~5分)的病死率与病残率相当高.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经头颅CT确诊,治疗上取得满意效果的11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分析如下.

    作者:杨桂添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伽玛刀联合外照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伽玛刀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94例,伽玛刀应用组59例,先行鼻咽部癌肿伽玛刀治疗,1~2周后再对鼻咽部亚临床灶进行外照射,并根据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行颈部预防性或根治性放疗;对照组35例,单纯行常规放射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1~3年随访,两组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8.3%和94.2%(P>0.05).而伽玛刀应用组常见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伽玛刀联合外照射治疗鼻咽癌有助于减少放疗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志文;王仁生;刘庆龙;黄光武;马文生;黎国尖;王辉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8例先天性骨梅毒X线诊断分析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可在新生儿期、婴儿期、儿童前期发病,骨骼是梅毒常累及的组织之一,为评价骨骼X线片在诊断先天性骨梅毒中的价值,笔者作为中国援外医疗队队员在非洲某国工作时,搜集自2002年11月至2003年4月经临床证实的8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嗣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