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陈震;李想;郁开朗
目的: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技术(MEIA)检测HBsAg弱阳性样本的结果符合率,以了解三种方法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方法:用三种方法平行检测收集的血清标本HBsAg,并相互比较.结果:三种方法检测HBsAg的结果符合率为74.3%,其中,ELISA与MEIA结果符合率为94.9%;GICA与MEIA结果符合率为76.9%.GICA检测HBsAg弱阳性样本的各项诊断指标都不甚理想.结论:①GIC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5%和81.5%,较ELISA和MEIA低,检测HBsAg弱阳性样本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检率和误诊率,只能起筛查作用.遇到HBsAg弱阳性的血清标本必须与ELISA法并用,实行双检.②ELISA较MEIA灵敏度和特异性略低,当测定标本的OD值在cutoff附近,即检测灰区时,建议用MEIA复检.
作者:王玉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诺和灵30R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的效果.方法:将3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观察组采用诺和灵30R控制血糖.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诺和灵30R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肯定.
作者:廖胜松;王小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1].介入治疗宫颈癌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冀会萍;赵远贵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急诊科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急诊科护士的风险意识和业务水平,减少了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应用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曾桂英;刘国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之相伴的是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摄食过多、体力劳动强度的减低,可使易感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显著提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糖尿病患者,开展护理研究尤为重要.
作者:乔元秀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医疗体操治疗胃下垂的效果.方法:采用推拿手法加医疗体操治疗胃下垂56例.结果:痊愈35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5例;治愈率62.5%,总有效率91.1%.结论:该法治疗胃下垂疗效可靠,无副作用.
作者:王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2006年6月~2008年11月我科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6例,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均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21~68岁,住院时间10~20天.病因:胆源性胰腺炎24例,酗酒8例,高脂血症3例,病因不明1例.本组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
作者:徐菊龙;李惠锋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应用吉西他滨1 000mg/m2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3例,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7例(21.2%);生活质量改善10例(30.3%),稳定20例,下降3例.结论:单药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延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3.6枚/例,淋巴结转移25例(37.31%),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7.59%),本组随访1~5年无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4例在随访期间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占5.06%.结论:原发灶根治+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是治疗Ⅰ、Ⅱ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有效术式.探索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式个体化的适应证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王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39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展性脑梗死组)、42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40例、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浆中Hcy水平.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为(18.76±4.32)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46±2.01)μmol/L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12.89±3.42)μmol/L(P<0.01);也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15.70±4.01)μmol/L(P<0.05).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升高,且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结论: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浆Hcy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维健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护理配合技术.方法:总结20例该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结果:优良率90.0%.无神经根损害、感染等并发症,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断裂等现象.结论:提高手术前后的各项护理质量对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全面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秦美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脑中风往往遗留有肢体瘫痪、肌肉萎缩、麻木(中医为痿证),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心理上影响较大.患者在心理上多产生焦虑情绪.根据传统医学方法,我院在脑中风护理中运用穴位按摩疗法、推拿患肢,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苏春艳;冷桂英;鞠歧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生存、竞争、发展的根本[1].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是引发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也是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2].在节假日期间,由于护士相对减少,工作任务重,加之部分精神病患者心理问题多,给护理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也容易发生医疗纠纷.所以,探讨与研究节假日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是摆在临床护理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
作者:张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35例分析其原因,采取系统化护理模式,预防和加强肺部感染的护理.结果:肺部感染治愈28例,好转4例,未愈3例.结论: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可减少和避免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翠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氯米帕明合并氯硝西泮治疗强迫症的效果.方法:将56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氯米帕明合并氯硝西泮或单用氯米帕明治疗,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氯米帕明合并氯硝西泮治疗组消极因素分明显降低、积极因素分明显增高,与单用氯米帕明组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氯米帕明合并氯硝西泮治疗强迫症可快速消除患者的焦虑症状,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依从性,从而使病情加快痊愈.
作者:杨静巧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总结保髋治疗围塌陷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微创减压植骨内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46例(60髋),从术前与术后X线片、疼痛和关节活动度3个方面对手术侧进行评价.所有病例经过1年以上的随访.结果:优39髋,占65.0%;良10髋,占16.7%;差11髋,占18.3%.结论:内支撑术能够减少股骨头的应力负荷,稳定股骨头的内环境,有利于坏死修复,有效预防股骨头坏死塌陷.
作者:乔义岭;卢国强;段琼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康复训练的组织与管理方法.方法: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丰富的工娱疗活动、制定激励机制、病情观察并配合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组织与管理.结果:患者的精神衰退得到明显改善,促进了社会功能的恢复.结论: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是保证康复训练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李宴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佳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科诊治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大出血组,使用妈富隆2~5d完全血止,一个疗程临床治愈率82%.阴道淋漓出血组,使用妈富隆1个疗程,临床治愈率92%.结论:使用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方法简便、疗效确实,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魏景霞;刘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CT后处理方法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CT 表现行平扫、增强及三维后处理.结果:所有病例可见肿块,14例密度不均,12例肿瘤内钙化,12例形态不规则,6例肿块边缘模糊不清,4例瘤内呈瘤结节,2例瘤周呈强化残圈,21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18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CT 后处理技术对甲状腺癌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陈彪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西妥昔单抗(爱必妥)于2006年7月22日在中国正式上市,是重组人鼠嵌合型IgG1单克隆抗体,高度特异性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FGFR)结合,抑制与受体相关激酶的磷酸化,从而抑制细胞周期性进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1,2].可单用也可与化疗、放疗合并使用.我院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并加强毒副反应观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青兆;邢影;闫泽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