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汇涓;李泽信;朱绍辉
目的:探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3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常模对照分析研究.结果:在因子分析中,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
作者:马孟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抢救的成功率与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诊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33,恢复良好14例,中残9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结论:有效缩短患者伤后到手术室的时间,就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杨秋海;王树楼;王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旨在探讨血管病变检测系统在慢性心力衰竭 (CHF) 患者外周血管结构和功能评价 中的价值,并了解厄贝沙坦干预的效果.方法:运用血管病变检测系统对35例正常人和47例CHF患者外周血管功能进行测定,并将4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管功能指标[四肢血压SBP、DBP、PP、MAP、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和心脏射血分数(EF)改变的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四肢血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下降,厄贝沙坦组下降更为突出.两组BaPWV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731.63±263.20)cm/s比(1426.35±312.47)cm/s,P<0.05;(1716.50±320.40)cm/s比(1426.35±312.47)em/s,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分别为(1610.42±278.26)cm/s,(1482.70±306.21)cm/s,P均<0.05].两组ABI和EF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治疗后均明显升高,厄贝沙坦升高更显著.结论:血管病变检测系统对于CHF患者外周血管结构和功能评价很有价值.CHF患者外周血管功能早期明显异常,常规抗心衰治疗和厄贝沙坦治疗均能明显改善CHF患者外周血管功能.厄贝沙坦治疗效果更优.
作者:阮长武;陈锐;李志平;沈艳;李谨;蒋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并分析其脑梗死相关传统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测定162例急性脑梗死和48例对照组Hey水平,对脑梗死血浆Hey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血浆Hey水平(19.95±14.31)高于对照组(11.91±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Hey水平与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纤维蛋白原、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无相关性,回归系数均P>0.05.按Hcy水平分正常组、轻度增高组和中度增高组,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血症与脑梗死有关,但与脑梗死传统危险因素无关,是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志鸿;郭遂怀;郑凤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颅骨缺损常见于颅脑术后,尤其是严重的颅脑损伤引起的额颞叶对冲性脑挫裂伤,常因脑肿胀、恶性颅内高压需去骨瓣减压,使患者能度过脑水肿期而存活.
作者:云强;苏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心理护理是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运用科学的人际沟通方式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利患者康复.人际沟通方式主要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是信息在人际之间传递方式,它是通过眼睛、表情、手势、姿势、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将内心感受和情绪状态向外呈现的过程,以强化语言沟通的效果,弥补语言沟通不足.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处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我院1995年至2005年间共接诊此类骨折156例,其中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治疗108例,定期随访拍片.结果:98例一次手法复位成功,达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5例复诊时因肿胀消退有轻度再移位,1周内作了适当调整后达解剖复位;10例残留轻度前后移位,配合石膏矫形复位满意.本组108例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的门诊随访.患儿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5周,本组优87例,良18例,差3例.结论: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具有无创伤、治疗费用低廉、痛苦少等优点.
作者:张锡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经阴道超声观察197例子宫内膜病变的回声类型、内膜病变与肌层的状况,结果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内膜活检的病理分类有内膜癌、内膜息肉、内膜增生过长、内膜炎等,其超声表现以内膜增厚为主,多伴内膜回声增强、不均或宫腔内混合回声,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0%(179/197).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岩;张术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我市近年来精神残疾(含智力残疾)的残疾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本市2001年至2007年的精神科残疾资料730例,进行回顾统计.结果:精神分裂症292例,占40.00%;精神发育迟滞235例,占32.19%,癫痫伴精神障碍131例,占17.95%.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癫痫伴精神障碍是病残鉴定中的主要病种;是精神疾病中导致社会功能障碍的主要疾病,是精神病防治工作中的主要对象.
作者:高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类疾病,随着交通道路及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其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尤其重型颅脑损伤,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治愈率低、护理复杂.
作者:鲍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透明隔囊肿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透明隔囊肿的CT和临床表现,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眩晕、癫痫和精神异常等.结果:透明隔为两片神经胶质薄版,位于两侧室额角间,透明隔囊肿(SPC)可分为无症状性透明隔囊肿(ASPC)和症状件透明隔囊肿(SSPC).结论:透明隔囊肿临床表现取决于CT类型、与是否伴有颅内其他畸形密切相关.内镜手术治疗症状性透明隔囊肿方法具有微创、高效、损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柏林;李伟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肠瘘是腹部外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病程长、病死率高,55%~90%肠瘘患者合并营养不良[1].营养状态的急剧恶化成为近半数肠瘘患者的直接死因,因此营养支持是肠瘘治疗及护理措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耿汇涓;李泽信;朱绍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ICC在消化道出血危重患者静脉输液和抢救中的优势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总结86例消化道大出血应用PICC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在消化道出血危重患者输液治疗和抢救中的优势、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结果:PICC留置时间为1~137 d,静脉炎发生率5.8%,局部渗血43.1%,经护理干预后继续留置.结论:PICC解决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了护患纠纷及护理人员被感染的机会,PICC在消化道出血危重患者静脉输液和抢救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作者:李妍;张彬;曾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62例青少年焦虑症患者和印例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父亲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母亲在拒绝否认、惩罚严厉方面较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父亲表现为显著较低情感温暖和理解(P<0.05).结论: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李小静;李曙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的注射方法.方法:将31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8例,对照组13例.研究组采用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注射后按压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后按压的方法.结果:研究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后的注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对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及疼痛有积极作用.
作者:梁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是目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目前人们研究多的一种心身疾病[1].
作者:陈红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治腹部外伤中的价值.方法:经腹腔镜对38例腹部外伤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38例通过腹腔镜明确诊断,35例在腹腔镜下得到治疗,3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0 min,平均住院8.2 d.结论:腹腔镜对腹部外伤是一种安全且准确的诊断方法,还是良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任志忠;王志强;李焕文;雷鸣;张多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阴性症状与心理需求的关系,以制定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案.方法: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和自行设计的心理需求问卷,对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82例进行评定、调查.结果:84例心理需求中等水平以上,86例患者心理需求水平较低,12例患者无法进行交谈.两组在SANS总分及各因子上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按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诊断类型分组比较(P<0.01),而文化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阴性症状评定对确立心理护理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性;②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诊断类型对心理需求有影响;③应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制定多方位、多层次的心理护理方案.
作者:王素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几种相关因素对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影响.方法:对入选297例卒中患者,观察其卒中后抑郁发病率,并从性别、年龄、不同家庭背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SD发生率为38.05%,女性、家庭支持差、ADL积分低均有高PSD发生率.结论:性别、不同家庭背景及ADL积分均为影响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作者:高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再入院的原因.方法:对我院90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取资料完整的2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反复或加重,与出院后自行减药或停药有关,也是造成再次入院常见的原因,而家庭问题及人际关系的恶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另一个原因.结论:做好出院患者的维持服药,给予良好的社会支持是防止复发的关键因素.
作者:李翠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