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海;王树楼;王微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抢救的成功率与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诊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33,恢复良好14例,中残9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结论:有效缩短患者伤后到手术室的时间,就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杨秋海;王树楼;王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透明隔囊肿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透明隔囊肿的CT和临床表现,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眩晕、癫痫和精神异常等.结果:透明隔为两片神经胶质薄版,位于两侧室额角间,透明隔囊肿(SPC)可分为无症状性透明隔囊肿(ASPC)和症状件透明隔囊肿(SSPC).结论:透明隔囊肿临床表现取决于CT类型、与是否伴有颅内其他畸形密切相关.内镜手术治疗症状性透明隔囊肿方法具有微创、高效、损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柏林;李伟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假日心脏综合征是易被忽略的心脏病之一,因轻者有胸闷气短、胸痛症状,重者有头晕或晕厥表现,故极易被误诊为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高误诊率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作者:闵晓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应用保肾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低蛋白饮食,降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保肾康,疗程30 d.观察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TP/24 h)、肾小球滤过率(GF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TP/24h、GFR、TC、TG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保肾康既能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又能改善肾功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康辉;张秀丽;柴红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为即将行该手术的患者提供相关信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方法:严格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围手术期护理有效减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术后并发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养老机构痴呆患者激越行为发生、应对方法了解,从而找出应对痴呆激越行为技巧.方法:根据临床医生临床诊断为痴呆患者,全部采用CMAI量表评估发现痴呆患者存在激越行为.根据国内常用应对痴呆激越行为技巧和我院十多年应对痴呆激越行为经验,采用访谈、会议、问卷等方法了解照顾者对痴呆激越行为处理效果、遇到棘手问题以及对照顾痴呆患者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痴呆患者激越行为发生率高达77.65%,主要是身体非攻击行为(占激越行为65.96%),但使照顾者感剑苦恼的是身体攻击行为.照顾者处理痴呆激越行为76.6%是有效的,但100%照顾者希颦得到痴呆相关知识和应对痴呆激越行为技巧的培训.结论:痴呆激越行为发生率高,应对痴呆激越行为需要一定的技巧,技巧的灵活应用则需要掌握痴呆相关知识,环境和外界因素对痴呆激越行为有较大影响.
作者:邓永萍;陈智超;盘秀姣;宋汉聪;黄连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位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20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合理体位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随意体位配合常规治疗,观察住院时间及主要症状改善程度,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BNP浓度等指标.结果:合理的体位护理对疾病的恢复有重要作用,使住院时间缩短、主要症状改善时间加快,LVEF明显提高,BNP浓度明显降低.结论:护理人员要重视体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刘允霞;陈秀芹;侯彬;杨大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并分析其脑梗死相关传统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测定162例急性脑梗死和48例对照组Hey水平,对脑梗死血浆Hey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血浆Hey水平(19.95±14.31)高于对照组(11.91±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Hey水平与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纤维蛋白原、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无相关性,回归系数均P>0.05.按Hcy水平分正常组、轻度增高组和中度增高组,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血症与脑梗死有关,但与脑梗死传统危险因素无关,是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志鸿;郭遂怀;郑凤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肠瘘是腹部外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病程长、病死率高,55%~90%肠瘘患者合并营养不良[1].营养状态的急剧恶化成为近半数肠瘘患者的直接死因,因此营养支持是肠瘘治疗及护理措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耿汇涓;李泽信;朱绍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处理.结果:主要病因依次为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和(或)蜕膜炎,剖宫产术的子宫切口感染、裂开出血以及子宫复旧不良等.结论:治疗以清官为主,对急性出血者可行子宫切除术.
作者:王云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阴性症状与心理需求的关系,以制定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案.方法: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和自行设计的心理需求问卷,对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82例进行评定、调查.结果:84例心理需求中等水平以上,86例患者心理需求水平较低,12例患者无法进行交谈.两组在SANS总分及各因子上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按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诊断类型分组比较(P<0.01),而文化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阴性症状评定对确立心理护理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性;②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诊断类型对心理需求有影响;③应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制定多方位、多层次的心理护理方案.
作者:王素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过敏性紫癜系侵犯皮肤或其他器官的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的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临床除有瘀点、出血性斑丘疹等皮疹外,常累及胃肠、关节和肾脏.
作者:黄莉;段大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经阴道超声观察197例子宫内膜病变的回声类型、内膜病变与肌层的状况,结果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内膜活检的病理分类有内膜癌、内膜息肉、内膜增生过长、内膜炎等,其超声表现以内膜增厚为主,多伴内膜回声增强、不均或宫腔内混合回声,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0%(179/197).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岩;张术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症状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采取简易智能量表、临床痴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对入组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症状特点及护理难点分析.结果:①老年性痴呆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认知障碍、定向障碍、语言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等.②其护理难点包括沟通困难、日常照料及安全风险等.结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首发女性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方法:对50例首发女性精神病患者的家属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首发女性精神病患者家属SCL-90、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结论:首发女性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应对之提出干预对策.
作者:苏爱东;韩雪红;李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乙醇-伊红稀释液[1],手工计数方法对1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作嗜酸粒细胞计数和涂片作分类计数;同时,对25例重症心肌梗死患者和其中5例死亡病例跟踪进行嗜酸粒细胞计数和涂片进行分类计数;并对25例健康人进行嗜酸粒细胞计数和涂片作分类计数,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嗜酸粒细胞变化机理.结果:1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嗜酸粒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25例重症心肌梗死患者和其中5例死亡病例跟踪进行嗜酸粒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的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初期嗜酸粒细胞计数基本正常,随病情加重而减少(36×106/L或为0),随嗜酸粒细胞回升(≥46×106/L)而稳定或趋于恢复;心肌梗死死亡病例嗜酸粒细胞计数持续为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嗜酸粒细胞计数≥78×106/L.,分类计数≥10.02,预后良好;≤32×106/L或嗜酸粒细胞消失持续为0,病情加重或预后极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嗜酸粒细胞变化的机理,似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跟踪进行嗜酸粒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对其疗效观察及预后监测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佟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进行测试,并与国内常模对照.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所有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其中焦虑、抑郁、恐怖、躯体化、偏执和人际关系尤为显著.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同时,应对其配偶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作者:吴冬梅;杨九州;娄渊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62例青少年焦虑症患者和印例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父亲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母亲在拒绝否认、惩罚严厉方面较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父亲表现为显著较低情感温暖和理解(P<0.05).结论: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李小静;李曙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的注射方法.方法:将31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8例,对照组13例.研究组采用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注射后按压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后按压的方法.结果:研究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后的注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对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及疼痛有积极作用.
作者:梁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大脑功能衰退综合征,它严重地威胁到老年人的健康并影响生活质量.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每年老年人以3.3%的速度增长[1].
作者:严献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