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中心血液科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王晶石;崔华;熊梅;杨凌志;黄达永;付丽;王婷婷;魏娜;王旖旎;吴林;王昭

关键词:血液病, 细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科患者细菌感染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2008年7月-2011年7月住院患者临床分离出细菌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培养出细菌232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2.9%,革兰阳性球菌占37.1%.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来源:血29.4%,痰46.6%,尿10.3%;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来源:血14.0%,痰47.7%,尿10.4%.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达到9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9.0%,鲍曼不动杆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4.3%,而丁胺卡那霉素和妥布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敏感率为100.0%.革兰阳性球菌对克林霉素和各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均显示出很高的耐药性,但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较敏感.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只有71.4%,而对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0%.结论 血液病患者是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呼吸道是主要感染部位.对合并感染的血液病患者应及时留取标本寻找病原学证据,并依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以便有效地控制感染和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转化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莪术油配伍椒目仁油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莪术油配伍椒目仁油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的抑瘤作用,以及对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epG2和大肠癌细胞株SW480的体外抑瘤作用.方法 72只二级昆明小鼠采用肿瘤移植法建立小鼠荷瘤动物模型;椒莪软胶囊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0.3、0.6、1.2 ml/kg ;氟尿嘧啶22.5 mg/kg作为阳性对照药腹腔注射给药;连续给药15 d,观察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对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epG2和大肠癌细胞株SW480进行传代培养后,制备不同剂量(椒莪软胶囊0.015 625、0.031 25、0.062 5、0.125、0.25、0.5、1、2、4 mg/ml)含药血清、氟尿嘧啶阳性药血清和肿瘤移植模型不用药对照血清,作用于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epG2和大肠癌细胞株SW480,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观察血清对两种细胞的抑制作用.椒莪软胶囊0.0、6.25、12.5、25.0 μg/ml给药15 h后,经流式细胞仪测定对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①椒莪软胶囊0.3 、0.6 、1.2 ml/kg肿瘤抑制率分别为19.73%、32.22%和46.68%.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坏死的肿瘤细胞所占比例也相应增加,生长活跃的肿瘤细胞逐渐减少.②抑制作用随剂量升高而作用增强,对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低药物物浓度为0.062 5 mg/ml,对大肠癌细胞株SW480体外低药物浓度为0.125 mg/ml.③椒莪软胶囊可明显促进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epG2的细胞凋亡.结论 椒莪软胶囊对小鼠移植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epG2和大肠癌细胞株SW4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椒莪软胶囊在临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谢艳华;贺中民;杨倩;缪珊;毕琳琳;孙纪元;王四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表达对Ⅱ~Ⅲ期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铂类是肺癌化疗的基础药物,而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表达水平与铂类耐药和预后有关,本研究分析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表达与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它们与患者预后及与铂类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5年12月-2009年1月随访的95例Ⅱ ~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及术后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标本的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况、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低表达者预后好,化疗有效率高,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表达阴性和阳性的无病生存期分别为34.9个月和20.0个月(P=0.01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9.7个月和31.6个月;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表达阴性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8.4%、38.9%;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表达阳性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3.5%、18.3%(P= 0.011).结论 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延长了非小细胞肺癌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低表达患者的生存,术后可根据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的表达水平决定是否选用含铂化疗.

    作者:王伟;宋伟安;路平;胡艳正;李军;尚立群;李学昌;文锋;刘军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压氧治疗致陪舱人员脑空气栓塞2例

    目的 探讨常规高压氧治疗中陪舱人员出现脑空气栓塞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防治方案及预后.方法 总结我科救治的2例资料,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探讨常规高压氧治疗中陪舱人员出现脑空气栓塞独特的发病特点.结果 常规高压氧治疗中,陪舱人员减压时发病,多有屏气或咳嗽动作;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大泡;早期临床症状时轻时重,与活动及体位变化相关联;易误诊为减压病、脑型氧中毒或肺气压伤.加压治疗是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绝对压宜控制在4.0 ~ 6.0 ATA,加压治疗前需备好气胸救治器材.高压氧治疗次数依肺部病变而定,预后同发病至再加压治疗间隔时长相关.结论 脑空气栓塞属危重疾病,临床中须加强认识,早期诊断、尽早再加压治疗.常规高压氧治疗前需加强宣教,胸部影像学检查排查有助于减少脑空气栓塞的发生.

    作者:赵津京;潘树义;陈晓;张禹;杨晨;吕艳;胡慧军;刘澍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单中心血液科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科患者细菌感染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2008年7月-2011年7月住院患者临床分离出细菌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培养出细菌232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2.9%,革兰阳性球菌占37.1%.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来源:血29.4%,痰46.6%,尿10.3%;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来源:血14.0%,痰47.7%,尿10.4%.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达到9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9.0%,鲍曼不动杆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4.3%,而丁胺卡那霉素和妥布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敏感率为100.0%.革兰阳性球菌对克林霉素和各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均显示出很高的耐药性,但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较敏感.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只有71.4%,而对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0%.结论 血液病患者是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呼吸道是主要感染部位.对合并感染的血液病患者应及时留取标本寻找病原学证据,并依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以便有效地控制感染和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王晶石;崔华;熊梅;杨凌志;黄达永;付丽;王婷婷;魏娜;王旖旎;吴林;王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长航对人体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执行海上编队长航任务对舰员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抗体芯片化学发光法定量比较海上任务人员(实验组)和岸基人员(对照组)外周血120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 与岸基人员相比,执行海上长航任务舰员外周血34.17%(41/120)人体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改变,其中13种细胞因子表达升高,涉及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细胞信号通路,参与细胞趋化、免疫调节(尤其是细胞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物学过程.结论 执行海上编队长航任务124 d,部分舰员外周血多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改变,提示海上综合作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长远航任务人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熊鸣;赵晓航;朱智明;解鹏;乔媛媛;安怀杰;曲佳;何立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引导颈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的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CRAS-2型)引导颈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可行性.方法 3例成人颅-颈椎标本,以不同单一椎体作为独立目标分别进行1 mm的薄层扫描,不同的椎体图像序列分组在手术规划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对标本的颅颈和上位颈椎切开暴露,以完全暴露同一椎体表面突出的、细小的、唯一的(CT上能清晰显示的)骨性标志为准;在目标椎体的薄层CT图像上,选择突出的、容易在标本上识别的唯一性骨性标志作为空间位置注册点,用5个自由度的CRAS-2型无框架立体定向机械臂进行靶点的注册.将目标椎弓根和侧块作为一个容积块对待,在每一个断层平面上对其进行轮廓的逐层标记.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进行椎弓根的三维容积重建,确定钉头预达点为靶点后,将可能的路径显示在重建的三维模型上,并在容积块内调整选择合适的路径.利用机械臂对骨性注册点在手术空间和图像空间的测量结果,计算机辅助直接将手术空间中实物结构坐标映射变换到图像空间中去;在手术空间中移动机械臂末端的手术导引探针;当手术导引针图像的轴向与预先设计的轨迹重合时锁定机械臂;在机械臂末端的操作把持平台上,严格按照导引方向细钻钻孔后,插入导向钢针,后CT复查验证导向植入螺钉的准确性.结果 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植入25枚(部分标本因为下颈椎缺失,未行椎弓根钢钉植入),钢钉完全与规划路径吻合,准确率达到100%.结论 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引导的颈椎弓根螺钉植入具有精确度高、操作简便、图像引导直观清晰、经济实用等特点,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亚明;张剑宁;田增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以心脏标志物为代表的心血管领域之转化医学

    心血管疾病作为目前全球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早期诊断干预、准确评估风险和判断预后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证实了心脏标志物在心血管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转化医学在心血管领域实践具有代表性的标志之一.转化医学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它主张将临床需要引导实验研究,再将试验成果转化临床应用,从而推动医学进步,这给心血管医学实践及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作者:曹芳英;朱智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体输血脾切除治疗伴重度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脾淋巴瘤患者1例

    目的 探讨伴有重度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巨脾的脾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先给予激素治疗提升血红蛋白,而后在自体输血保障下行脾切除术,术后给予干扰素维持治疗.结果 患者溶血症状完全缓解,随访2年疾病无进展.结论 脾切除术为伴有血细胞减少和巨脾的脾淋巴瘤患者有效治疗手段,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在病情缓解时开展自体输血具有安全有效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毅;宫立众;蒋学兵;沈建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紫元益消丸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紫元益消丸对昆明小鼠和SD大鼠的急性毒性反应,为新药研发以及临床用药提供剂量依据.方法 采用灌胃给药途径,测定小鼠和大鼠分别给予紫元益消丸后的半数致死量和大耐受量,按公斤体质量计算.结果 紫元益消丸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受试药物毒性较低,实验动物全部存活故无法测出半数致死量;小鼠的大耐受量为24.0 g/kg,大鼠的大耐受量为16.0 g/kg;各组实验动物的体质量未见异常(P>0.05).结论 紫元益消丸按拟定临床剂量用药具有安全性.

    作者:赵晶;谢艳华;贺中民;洪流;王四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CT引导下髓核钳取技术制备犬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索CT引导下使用活检枪髓核钳取技术构建犬椎间盘退变模型可行性,比较不同型号活检枪制备犬椎间盘退变模型效力.方法 选取6只1岁龄雌性杂种犬.将犬腰1-2、腰3-4及腰5-6椎间盘纳入退变模型制备实验研究,并行随机分组.A组使用18号活检枪;B组使用20号活检枪;C组使用24号活检枪.行经皮椎间盘穿刺.术后4周及12周分别行核磁及数字平片检查,评估各组椎间盘高度变化及髓核含水量状态;术后12周处死动物,行组织学分析.结果 每组取出髓核组织量A组(3.0±0.53)mg、B组(2.01±0.34)mg和C组(3.0±0.53)mg.平均操作时间为1.4 h;出血量为5 ~ 10 ml.术前椎间盘高度数测量做为基线,3组间高度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3组椎间盘高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组内差异及同一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MRI相对信号强度均出现下降,与术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别(P>0.05).术后第12周,A组MRI相对信号强度出现明显下降,与B组和C组相比下降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2周A组和B组降低程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活检枪髓核钳取技术可用于犬椎间盘退变模型制备;20号活检枪制备的退变模型在12周观察期内显示出较为缓和、重复性高、可信性强的退变进程,适用于椎间盘退变生物治疗研究.

    作者:石志远;顾韬;张超;王德利;阮狄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外周血游离DNA甲基化检测:食管鳞癌早期诊疗的新机遇

    癌组织DNA甲基化作为一种典型的至关重要的表观遗传事件,已被证实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关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与配对癌组织进行的DNA甲基化研究已初步证明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且相比较手术或活检获得的肿瘤组织检测,外周血游离DNA甲基化检测有着无创以及可随时重复取材的优势,有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筛查诊断及治疗后动态预警复发、转移的有力手段.另外,研究显示外周血游离DNA甲基化是一类可预测肿瘤治疗敏感性的潜在标志物,为滞后的食管鳞状细胞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李宗泰;张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促进转化科学发展中心新临床和转化科学基金项目

    自200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设立临床和转化科学基金项目以来,已投入25亿美元资助建立了60家临床和转化科学中心,初步形成了美国临床和转化科学领域的基本架构和协作平台.进入2012年,随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改组国家研究资源中心,成立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促进临床和转化科学发展中心.近,在新的国家促进转化科学发展中心领导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重新颁布了临床和转化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本文通过解读新版临床和转化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指南,评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临床和转化科学这一前沿领域中的战略发展和导向,以飨关注转化科学领域发展的同仁们.

    作者:时占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吉兰-巴雷综合征颅神经受损的临床特点及启示意义

    目的 总结颅神经受累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及疗效.方法 收集2005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收治的25例伴有颅神经受损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5例中,颅神经单独受累者6例,脊神经和颅神经同时累及19例.脑脊液检查16例中,蛋白-细胞分离10例.电生理检查19例中,异常18例;其中运动神经潜伏期延长6例,波幅减低5例,神经传导速度减慢5例,运动单位电位减少或消失3例,F波减少或消失8例.急性期单独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11例,好转9例.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9例,好转6例;1例出现严重呼吸肌受累而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后行血浆置换好转.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好转2例.结论 吉兰-巴雷综合征颅神经受累以舌咽及迷走神经较为常见,其他如面神经、动眼神经和舌下神经也较易累及.颅神经可单独受累,也可与脊神经同时累及.确诊需依据临床、电生理及脑脊液检查.单独使用免疫球蛋白或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有一定疗效.

    作者:韩晓琛;戚晓昆;姚生;段枫;刘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吸烟人群戒烟后运动心肺功能变化跟踪研究

    目的 跟踪监测长期吸烟者戒烟后运动心肺功能变化情况,探讨戒烟对机体的心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应用运动心肺检查负荷递增方案,跟踪监测12名长期吸烟者在戒烟后运动心肺功能的变化情况,记录并比较其戒烟前、戒烟后6、12、18、24个月时心肺功能核心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戒烟后原吸烟者大心率、大耗氧量、无氧阈、大二氧化碳排出量、大每分通气量等主要心肺功能指标均有改善,戒烟12个月以后改善显著,18个月之后上述指标较12个月继续改善,至观察期结束各项指标保持稳定.结论 吸烟者戒烟后心肺功能逐渐改善,机体心肺功能储备得到部分恢复,运动能力提高.

    作者:孙海文;马贵喜;李靖;李鸣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转化中心——耶鲁大学附属耶鲁临床研究中心

    耶鲁大学附属耶鲁临床研究中心是首批获得美国国立卫生院临床和转化科学基金资助建立临床和转化科学中心的机构之一.该中心鲜明独特地定位于培养教育新一代转化研究的专业人才;突出临床科研和转化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优于临床诊疗水平;强调综合性资源的协作和共享.而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一系列临床和转化研究的重大成就,则是由于耶鲁临床研究中心完全是以企业化模式管理和实施临床和转化研究的合作,资源使用以及评估绩效产出.这些成功经验对于需要设计临床和转化研究中心是非常有借鉴意义.

    作者:时占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转化医学杂志

转化医学杂志

主管:海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海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