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牙列软(牙合)垫治疗夜磨牙症的临床运用

徐文珍

关键词:全牙列, 牙合, 治疗方法, 夜磨牙症, 临床效果, 塑胶片, 成型机, 加压, 改进
摘要:(牙合)垫是治疗夜磨牙症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加压成型机和透明塑胶片的使用,使治疗方法得以改进.本文采用全牙列软(牙合)垫,对严重的夜磨牙症进行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便秘的原因、发生几率、发生时间、严重程度,提出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疗效.方法:对2007年5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645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中,便秘的发生率为36.7%,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多在患者用药的初期发生便秘,与患者服用何种抗精神药物无关,与患者的年龄、活动量、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有关.结论:在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初期开展健康教育,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增加活动量,调整膳食结构,建立定时排便的生活习惯,预防和减少便秘的发生.

    作者:罗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CA125、端粒酶及细胞学联合诊断良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腹水脱落细胞CA125、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学检查,为临床鉴别诊断良、恶性腹水提供依据.方法:采集52例各种类型腹水患者腹水,用TRAP-PCR-ELISA银染法检测腹水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腹水CA125及病理科常规细胞涂片行细胞学检查.结果:联合检测恶性腹水阳性率58.82%,单检细胞学阳性率29.41%,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联合检测腹水脱落细胞CA125及端粒酶活性能提高癌性腹水检出率,是腹水良、恶性鉴别及诊断的良好方法.

    作者:吕永晨;黄维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大学生风疹患者41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大学生风疹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1例大学生风疹患者采取精心的临床护理和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结果:患者都在短期内治愈,且无并发症,未造成更多的大学生传染.结论:精心的临床护理和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极为重要.

    作者:王淑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浅谈卫生监督在学校食堂监管中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学校食堂社会化的发展,卫生监督在学校食堂中的监管对规范学校食堂的经营行为、有效控制食物中毒事故发生、保障师生食品安全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竹琴;张仁柱;王秀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骨性关节炎药物治疗与理疗综合运用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性关节炎(OA)为临床常见的风湿性疾病,病因大致可归为易感因素和机械因素.2005年以来,我科针对55例骨性关节炎患者,综合运用药物与物理治疗,考察物理疗法对药物治疗所起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浅谈老年心理健康

    从古至今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但是不一定人人都能健康长寿.有些人不免要经受疾病折磨,而有些人就不免要经受精神痛苦的折磨.

    作者:周琦;周淑琼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使用精神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使用精神药物现状,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至2006年2月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历进行调查.结果: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使用的精神药物以奋乃静、利培酮、地西泮为主,其起始剂量与有效剂量均较小.结论:应选副作用小的精神药物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异常行为和精神症状的治疗,以低剂量为宜.

    作者:黄淑燕;许之驹;柳惠香;徐小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辽源市近五年流行性出血热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加强流行性出血热护理的效果.方法:2003~2007年我市共有422例流行性出血热,给予相应护理.结果:我市流行性出血热无死亡病例,平稳渡过危险期.结论:加强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可以改善疾病的预后.

    作者:于亚军;王丽珍;赵志锋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全牙列软(牙合)垫治疗夜磨牙症的临床运用

    (牙合)垫是治疗夜磨牙症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加压成型机和透明塑胶片的使用,使治疗方法得以改进.本文采用全牙列软(牙合)垫,对严重的夜磨牙症进行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徐文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经尿道电汽化与电切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88例报告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UVP)联合治疗BPH患者88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0~115min,平均56min.28例(32%)术中输血200~800ml,均为Ⅲ度增生者.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8~119g,平均为31g.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3~7天拔除导尿管,排尿均通畅.术后随访43例,随访时间3个月~2年,IPSS评分6~17分,平均9分;生活质量评分0~5分,平均2分.B超复查43例,13例(30.7%)仍有残余尿10~30ml,平均18.1ml.术后继发出血4例(4.5%),术后尿道狭窄3例(3.4%),暂时性尿失禁2例(2.3%).结论:TUVP加TURP联合治疗BPH可综合两者的优点,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是治疗BPH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洪伟;权浩锡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对7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肢体功能和语言训练.结果: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信心;消除或减轻患者某些功能上的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刘淑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手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trans-scaphoid perilunar dislocation,TSPD)是腕部的一种严重损伤,临床较少见,易漏诊、误诊.我院于1994~2008年采用手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背侧型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小平;湛梅圣;王万垠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重症胰腺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密切观察45例重症胰腺炎的病情变化,防止休克、ARDS、肾功能衰竭,加强血糖的监测,给予正确的管道护理、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治愈24例,好转15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95.56%.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抢救重症胰腺炎成功的关键.

    作者:江琼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关于防控老年性疾病的几点思考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深化老年人卫生保障与健康促进工作,对于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玉莹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护理质量

    随着医疗改革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沟通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沟通也称为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包括意见、观点、情感、思考的交换过程,以此取得彼此间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者:李艳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静脉注射尼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尼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6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尼卡地平2mg,10分钟静脉推注(200μg/min),续以0.5~2.5μg/(kg·min)静脉滴注,记录给药前及静脉推注后即刻、5分钟、10分钟、30分钟、60分钟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尼卡地平起效较快,在静脉推注结束后5分钟SBP、MAP明显下降,DBP在静推结束后10分钟血压开始下降(均P<0.05).静推结束后继续予以尼卡地平静脉滴注,血压继续下降,在60分钟时SBP、DBP、MAP下降幅度分别达到治疗前的(24.90±12.32)%、(21.54±10.17)%、(23.20±11.19)%.心率在静推后即刻、5分钟、10分钟有所上升,但在30分钟时恢复到治疗前水平.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尼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有效、安全.

    作者:刘艳霞;刘艳芹;徐春秀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躁狂症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目的:分析躁狂症患者的护理问题,探讨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躁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躁狂症患者普遍存在心理、安全、营养、睡眠、药物副反应等方面的问题.结论:躁狂症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配合相应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宣教.

    作者:谈金莲;叶仕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联合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施慧达+贝那普利组和施慧达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施慧达+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施慧达组(80.0%)(P<0.05).结论:施慧达联合贝那普利对EH降压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少,是治疗EH的理想方案.

    作者:常淑玲;李菲;任珊;谭玲;闫小凡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程式化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

    目的:探讨程式化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训练组另加程式化技能训练12周.于入组时和治疗结束后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训练组SANS、IPRO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程式化技能训练可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自知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侯红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曲马多联合心理治疗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马多与心理治疗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方法:将产程进入活跃期的孕妇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单用曲马多组,B组为使用曲马多及心理治疗组,C组为对照组.采用疼痛分级法观察三组的镇痛效果,并观察镇痛对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A组、B组的镇痛效果、产程长短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A组与B组产后出血量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分娩方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程活跃期肌注曲马多与肌注曲马多联合心理干预在分娩镇痛中均具有方法简单、效果满意、能缩短产程的优点,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但曲马多联合心理干预法更优于单纯曲马多组.

    作者:郭俊风;姬文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