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宏举;沈慧
艾滋病发现至今已有近30年,在全球范围广泛流行,在部分发展中国家成高流行趋势,艾滋病的流行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在部分地区已经显现。目前临床上尚未发现能够彻底治愈的药物,虽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在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药物毒副作用,经济成本高等原因,使HAART治疗受到许多因素制约,导致高达60%的患者抗病毒治疗失效,相比之下,中医药治疗 HIV/AIDS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赵斌;赵秀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18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23例(12.37%)。其中,误穿锁骨下动脉1例,术后起搏器囊袋血肿5例,起搏器囊袋破溃2例,电极脱位2例。结论:起搏器术后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主要问题,加强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术后观察随访,可将并发症减少到低限度,使之发挥佳治疗效益。
作者:胡宇宁;章锡林;汪靖;胡晓蔚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糖原累积病是一大类与糖原分解和合成障碍有关的先天代谢性疾病,目前至少可分为13型[1]。患者多为婴幼儿,常因此夭折。少数为成人发病,但多数无特异性症状,病情较隐匿,易误诊。我们报道1例出现神经系统、肾功能损害患者,经肌肉活检病理诊断明确的糖原累积病。
作者:刘怀瓒;徐琴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头位难产是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其对孕产妇及胎儿均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对于头位难产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依据其实际情况给予徒手旋转胎头术,确保孕产妇的顺利分娩,减少头位难产对孕产妇及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文将对徒手旋转胎头术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其在头位难产中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阐述,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作者:陆香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紫草油治疗肛门湿疹的疗效。方法:通过对11例肛门湿疹患者给予外涂紫草油配合红外线照射、氧气疗法。结果:11例肛门湿疹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讨论:肛门周围湿疹在去除诱因的基础上,外涂紫草油联合理疗取得明显的疗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林化菊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了解县级农村中小学生结核病知知识晓率现状和结核病知识获得途径,探讨农村中小学生结核病健康促进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桓仁县和西丰县抽取农村中小学各2所学校的4-6年级小学生和1-2年级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进行结核病知晓率和获得知识途径进行调查。结果:农村中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50.5%,农村小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46.8%,农村中小学生结核病获取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渠道主要来源于电视、学校、宣传折页海报等。结论:农村中小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不高,应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生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曹宏伟;丁红芳;何琳;王毳;孙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手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溃疡病人118例,男女比例为1:1,所有病人均出现疼痛、呕吐、恶心等消化道溃疡临床症状。将118名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5名,对照组53名,观察组通过泮托拉唑对病人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奥美拉唑展开治疗,实时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的治疗状况。结果:通过治疗,两组病人的病情都得到了一定控制和改善,观察组的65名病人中,有30名病人取得治愈效果,效果明显的有20人,有效的有10人,无效的有5人,总体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的53名病人中,有23名病人取得治愈效果,效果明显的有15人,有效的有5人,无效的有10人,总体有效率为81.1%。结论:通过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比通过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更显著,更能改善病人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提高卵巢癌肠造口患者病人生活质量。方法:卵巢癌肠造口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督促、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调整患者的情绪,鼓励患者重返社会角色。结果:家属干预后患者食欲、精神、睡眠、家庭理解与配合、自己对疾病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日常生活、面部表情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家属提供干预能有效提高卵巢癌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玲;肖娟;秦佼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与CT影像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2012年0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进行CT检查与临床诊断检查。结果:患者属于中度病症占例数较多,轻度患者例数较少,通过对其实施疼痛评价分析,其中轻度22例,中度45例,重度33例。结论:对此类疾病患者进行检查时,应结合多种方式检查,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有效数据,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寇立青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鲁南欣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1例,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给予鲁南欣康以及心络胶囊。观察组仅给予鲁南欣康治疗,对比观察并记录心电图ST -T变化、症状体征改善情况,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鲁南欣康单用和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鲁南欣康联合通心络胶囊口服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鲁南欣康使用。
作者:申丽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肋骨骨折是胸部创伤常见的形式,其中第4-9肋是骨折的好发部位,多发肋骨骨折常伴有连枷胸、血气胸、创伤性湿肺及严重疼痛。造成呼吸运动受限,严重时发生呼吸、循环衰竭。术后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促进病情好转,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我科自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对24例严重胸外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早期行胸腔镜探查、处理胸部损伤,同时在胸腔镜辅助下行肋骨骨折复位爪形接骨板内固定,取得良好效果,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治疗及护理措施到位,无严重肺部并发症出现。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文艳;何超;刘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研究鼻饲治痰醒脑汤通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 NSE、S-100b的影响起到脑保护作用以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重型颅脑外伤(GCS评分3-8分)约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治痰醒脑汤)、对照组,ELISA法检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NSE、S -100b的水平;评估两组的治疗后GCS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痰醒脑汤组血清中 NSE、S-100b的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预后的GCS评分总体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治痰醒脑汤可以通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 NSE、S-100b的影响,起到脑保护作用,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恢复效果。
作者:陈龙;王文华;朱胜强;金雪刚;谭卫国;张勇;阮敏;王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产科新生儿窒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56例新生儿窒息的病例,对不同程度的新生儿窒息在严格的抢救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新生儿均复苏率为100%;其中完全复苏的轻度窒息新生儿为92.3%,重度窒息新生儿为64.7%;复苏情况良好的轻度窒息新生儿为7.7%,重度窒息新生儿为35.3%,轻度窒息新生儿完全复苏的概率高于重度窒息新生儿,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疗,帮助新生儿恢复正常的呼吸,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素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在术前术中给予护理措施干预以预防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45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手术的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再实施优化护理措施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感染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感染的总发生率为1.04%,对照组感染的总发生率为3.5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切口类型直接影响着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两组出现感染的患者皆集中在Ⅱ、Ⅲ类切口,干预组分别为1.29%,1.80%,对照组分别为4.23%,4.7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优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前术中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并广泛推广。
作者:张西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放射性131碘治疗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护理干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甲亢性心脏病患者66例,采用放射性131碘治疗后分为2组,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12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甲亢功能好转时间(16.34±10.19)d ,心功能好转时间(43.62±22.64)d ,并发症8.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3.33%,甲亢功能好转时间(33.25±17.51)d ,心功能好转时间(73.36±32.11)d ,并发症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性131碘治疗甲亢性心脏病患者,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郝伟英;厉海霞;王兴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104例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人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给予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病人在此基础上实施卡提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之后,所有病人的临床症状均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而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人,予以实施卡提素治疗,治疗疗效相对较高,能提升病人整体治愈率,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美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4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入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西酞普兰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惊恐障碍的治疗,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1.9%和65.6%,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HAMA评分与西酞普兰组HAMA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西酞普兰组均有良好的药物耐受性。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管琳;李晓非;吴志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综合疼痛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疼痛护理(包括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及非药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综合护理干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患者,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减轻。结论:综合疼痛护理干预能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祝丽萍;卢如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后段玻璃体切割合并玻璃体腔填充术治疗的体位护理方法。方法:通过指导患者术前、术后采取正确的体位,提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合并玻璃体腔填充术后的成功率。结果:合理、正确的体位护理使视网膜下液明显减少,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大大减小,手术的并发症明显减少,成功率显著提高。结论:手术前后合理、正确的体位护理对挽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力、降低复发率、改善当前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黄紫燕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央政府为解决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缺失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其组织体系、筹资机制、基金管理和监管手段逐步完善。但在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问题突出。如何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新农合这一惠民政策的健康可持续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